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09 22:20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只要各方达成合意,劳动合同就可解除。因此,用人单位常常利用“协商解除”达到辞退劳动者的目的。
正因为协商解除的自主性强,很多用人单位不会严格按照法定标准计算经济补偿金。事后劳动者反悔的情况下,会通过仲裁等手段要求企业补足经济补偿金的差额。那么,在双方协议中的经济补偿金低于法定标准的情况下,协议是否有效呢?
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规定: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
但是,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标准”是否属于“强制性规定”,在实践中仍有争议。
实践观点
在“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如单位和劳动者自行约定的经济补偿金额低于上述标准的,劳动者反悔主张补差时,司法实践中有两类处理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补偿金标准是强制性规定,双方不可以约定低于标准的数额,否则就是排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从严认定。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双方协商一致就代表合意优先,协议签订后,劳动者无权反悔要求补齐差额,否则将会导致司法资源的不当利用,会打击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积极性。
案例观点
案例1
(2016)粤03民终3441号:
“本院认为,周与胜确认该协议书上的签名系其本人所签,本院对该协议书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因该协议书中对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约定的数额低于法定标准,且周与胜并未明确表示放弃对不足额部分追索的权利,故宝迪公司仍应按法定标准补足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的差额部分。原审*判决宝迪公司向周与胜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差额2750元并无不当,本院依法予以维持。”
上述案例体现了*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从严审核约定条款,并倾向作出有利于劳动者解释的的态度。
案例2
(2014)杭西民初字第2065号:
“原告以该协议显失公平为由,要求撤销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原告自述与被告协商两天后方签订上述协议,可见签订上述协议系原告充分考虑的结果,协议内容也不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故本院对原告主张撤销上述协议,并要求被告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不足部分45000元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案例3
(2009)沪一中民一(民)终字第1387号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协商确定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数额时,用人单位不仅可以高于法定标准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也可低于法定标准接受经济补偿金直至放弃全部经济补偿金,此属当事人处分权的范畴。”
律师建议
根据律师查找的司法判例大数据显示,大部分*还是认可“约定经济补偿可以低于法定标准”的观点,但部分地区*存在从严审判的倾向。因此律师建议:
(1)在协议文本中避免出现“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之类的表述。
(2)在协议中,除应明确约定补偿金额外,还应设置无争议条款,表明劳动者工作期间所有事项再无争议,劳动者不再以任何理由要求用人单位给予其他补偿或赔偿。
(3)协议中注明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