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6: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21:12
野间宏, 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生于神户市东池尻。10岁丧父。1932年人第三高校习文,在学期间发表诗作,受象征主义影响,高校毕业前后,接近马克思主义,并对*运动甚为关心。1938年于京都大学毕业,在大阪市*社会部供职,积极参加部落民的运动。1941年应征入伍,被派住中国华北、菲律宾。1943年夏以违反《治安络持法》的罪名,由陆军军事法庭下令逮捕,关进大阪陆军监狱。同年11月开除军籍。这一时期的亲身体验,为《真空地带》的创作作了准备。1944年进军需工厂工作。
1946年发表短篇小说《阴暗的图画》,采用意识流手法,以主人公回忆的形式,描写“七七事变”前后京都大学几个学生参加进步活动被捕惨死狱中的故事,表现了对军国主义的愤恨。这篇小说以1931年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前后为时代背景,细腻描述了学生们参加绝望的左翼运动的心理状态。学生们明明知道毫无成功的可能,但他们追求的是心理的自我完成。这部作品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日本评论家本多秋五说:“这是一篇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角度描写人的综合小说。”1946年加入日本*党和新日本文学会。1947年发表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反映侵略战争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上所造成的创伤。1952年发表短篇小说《志津子的去向》,写一个女学生的堕落。他擅长人物内心活动的分析和刻画。最初几篇作品受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和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影响。长篇小说《真空地带》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一个普通士兵遭到诬陷*,暴露了法西斯军队的腐朽黑暗,引起很大的反响,成为日本战后派文学的杰作之一,曾获每日出版文化奖。野间宏还写有许多中、短篇小说,如《崩溃的感觉》(1948)、《骰子的天空》(1958)以及《我的塔矗立在那里》(1960)。1966年完成的《青年之环》(1947~1971)是作者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小说,获谷崎润一郎奖。《真空地带》、《脸上的红月亮》和《志津子的去向》均已有中译本。
在创作方法上,可以说他交错使用了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野间宏在文学的国际交流工作中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58年出席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第二届亚非作家会者,作了题为《国际紧张局势对作家的影响》的报告。1960年5月作为日本文学代表团团长率团来中国访问。1961年出席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理事国会议。1962年又应苏联作家同盟的邀请访问了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