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2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1:59
养壶不是一件单独的工作,使用紫砂壶的过程也就是养壶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而不是相反。养壶的过程漫长,养壶如养性,需要耐心和细心。
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润泽之色,光泽内敛,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温文含蓄。养壶的方法五花八门,究其宗旨,基本原则不外乎以下几点:
①每次泡茶完毕需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
②切忌油污接触紫砂壶。
③趁紫砂壶温度高时,用茶汁滋润壶表。
④适度擦刷壶身(如壶表面有泥绘、雕刻等工艺的壶要特别小心)。
⑤用毕晾干。
⑥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⑦最好专壶专用,一把壶泡一类茶甚至是一种茶。
这其中,洁净是第一要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3:17
新买的紫砂壶可以放在无油、无异味的锅中加茶叶煮沸,再把大火变为中火煮1小时,关火后使其自然冷却,便可使用了。这样作的用意是,一、去除紫砂壶的土腥味;二、对紫砂壶彻底消毒。煮壶时不用怕长时间的沸煮会对紫砂壶有什么伤害,因为烧制紫砂壶时,窑温最低也在1180度。
紫砂壶的日常养护在于沸煮;浇淋;擦拭;摩挲;轮替五个方面。
一、沸煮。一把新壶到手,别先忙着泡茶,可将其放入水中煮沸,煮上七八十分钟,可除去土腥味,然后再用浓烈的茶汤煎煮,这里要注意红茶、绿茶不要混淆,这样可以使新壶得到滋养。
二、浇淋。每次沏茶前先把壶杯洗干净,合上壶盖,然后对着壶盖直淋而浇,泡出来的头汤茶用来浇润壶身,品茶过程中可以反复不断以茶浇淋。长年累月的浇淋,可以让茶汁慢慢地渗透到紫砂壶细小的孔隙里去。
三、擦拭。准备一块干净的茶巾和棉布,在饮茶的过程中来回擦拭壶体,因为这时的紫砂壶是热的,所以茶汁可以均匀地渗入壶体。
四、摩挲。就是经常将壶捧在手中,用手指、掌砥摩挲不已,尤其是在冬天,一壶于手中,边饮边摩,其中快意只由心会。
五、轮替。意思就是将已经“养活”(所谓“养活”就是茶汁渗入到孔隙中之后,在壶表面形成茶锈,也称“茶山”,又称“包浆”。经反复擦拭、摩挲,紫砂壶出现自然的光泽,此时称壶已“养活”。)的茶壶,用棉布包好存放在通风之处,隔一段时间再取出来,重新使用,这样反复为之,能使紫砂壶愈光愈润。
此时此壶已是人见人爱之物了,而在养者目内其以非一器,实若如亲朋致友矣!
再多说一句,使紫砂壶拥有光泽的方法很多,但,凡指日可成的办法都对紫砂壶有害无益。“养活”之道在于自然,自然则可得天成之果;强求难免做作之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4:52
日常保养宜注意以下几点:1 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存放在空气流通处.2 放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热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3 勿放近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4 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密。 5 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6 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7 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否则会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8 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接着倒出壶内三分之二的茶叶,留下约三分之一,冲进沸水,两三次,冲过的水留用,然后清理干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6:43
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鉴赏性三方面获得极高的肯定。壶艺爱好者在选购紫砂壶时,不妨就这三个重点加以考量。 1.实用性 茶壶的天职就是要能拿来泡茶,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换言之,选择茶壶时便不应违背「实用」的基本原则。所以,选购时不妨先就其实用的功能加以考量。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的恰当,壶把的便于端拿,壶嘴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以得心应手。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考量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一把实用的贴心好壶至少应具备下列几点: 1).容量大小需合己用。茶壶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数升,小者仅纳一杯之量。同样的,有的人交游广泛,天天高朋满座,一周泡掉三斤茶,此时如果选用朱泥小壶来泡,那光是来回地倾茶注水便够他手忙脚乱,满头大汗了。反之,若三两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选用容水近升的大汉方壶,那岂不强迫人人非要牛饮一番不可,果真如此,那保证不出三个月,你的朋友会三个变两个,两个变孤支,到头来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份了! 2).口盖设计合理,茶叶进出方便。国人爱喝的鸟龙茶系,在冲泡前呈干燥紧缩状态,借着茶则置入壶中并不太难,但经热水冲泡数巡之后,叶片逐一伸展膨胀开来,会将整个壶身塞得饱饱紧紧的(尤其置茶量过多时),此时如果壶口太小或设计不当时,就得费一番工夫才能将茶渣掏出。若一时疏忽,未清除干净,甚易在壶身内壁形成茶垢,甚至发霉,这就有碍健康了。 3).重心要稳,端拿要顺手。有些茶壶端拿之际十分沉重,这如果不是壶把设计不当,不符合人体功学,便是壶壁过厚(用土太多)。新手买壶时,不妨先在壶内盛装四分之三的水,单手提起,临摹倒水姿势。此举,一则试其量感是否过重。二则可趁此感觉执壶间,手指与壶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适。端拿是否顺手相当重要,否则不但累了自己,更容易发生失手破壶的惨剧,不可不慎。况且,勉力为之,不免手上青筋暴露,脸上龇牙咧嘴,让客人未尝其甘,先见其苦,果真有够失礼。 4).出水要顺畅,断水要果快。此点是大部分茶壶不易顾及的。好壶出水刚劲有力,弧线流畅,水束圆润不打麻花。断水时,即倾即止,简洁俐落,不流口水,并且倾壶之后,壶内不留残水。 宜兴紫砂壶,长久以来,即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紫砂壶优良的实用功能,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即有所记载。明清两代人们认为茶壶之所以“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关于“越宿不馊”的说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紫砂壶之所以具有上述实用功能,主要是由于紫砂泥料的特性所决定的。紫砂壶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具有较强的附吸力。它能吸收茶之香味,且保持较长的时间,而施釉的陶瓷茶壶,这种功能比较欠缺。紫砂壶与施釉的陶瓷茶壶相比,茶汤确实不易变质发馊。这种功能由茶壶本身精密合理的造型所决定。紫砂壶的嘴小(嘴流出口成一定的斜角)壶口壶盖配合密切,位移公差0.5mm,口盖形式都成压盖结构。而施釉茶壶,壶嘴大都口朝上,口与盖的位移公差达1.5mm 左右,且口盖形式都成嵌盖结构。由于紫砂壶制作的精密度高,比施釉的瓷壶,减少了混有黄曲霉等霉菌的空气流向壶内的渠道。因此,相对地推进了茶汁变质发馊的时间。 紫泥确实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备了制陶所必须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从显微观察发现,紫泥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云母和赤铁矿。同时这些矿物的颗粒组成(自然形成的颗粒的大小尺寸),适中的紫泥的矿物组成,具有类似中国*南方制瓷原料的特点,即其矿物组成属于粘土。合理的化学、矿物、颗粒组成,使紫泥俱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紫泥粉碎的细度,以过60目筛为宜。泥料过粗制作时费功;泥料过细制作时粘手,坯体表面会引起皱纹,同时还会引起干燥,烧成收缩增大,降低烧成温度,则发生气泡缺陷。过60目筛的泥料,大的颗粒尚粗,在成型过程中系用精加工这道关键工,把器形周身理光,形成一层致密的表皮层。由于表皮层的存在,产品烧成的温度范围扩大了,不论在正常烧成温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层容易烧结,而壶身内壁仍能形成气孔。因此,成形时的精加工工艺,俱有把泥料、成型、烧成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作用,赋予紫砂表面光洁,虽不挂釉而富有光泽,虽有一定的气孔率而不渗漏等特点。紫泥经过1150℃烧成后,形成了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矿、双重气孔等物相。双重气孔使产品俱有较高的气孔密度,一定的气孔率。此外,紫泥试样中的结晶相较多,玻璃相较少。所有这些特点都促成紫砂壶俱备有良好的实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