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3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2:06
盛夏骄阳似火,中暑发病最多。中暑俗称“发痧”,轻者感到头昏无力,口干汗多;重者可见高热,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盛夏在烈日下劳动或高温环境下劳作的工人,要特别注意中暑的预防。首先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过度疲劳,年老体弱、病后产后的人更应如此。在烈日下劳动应穿浅色或白色的衣服,要戴上草帽或安全帽
防中暑不要忘记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人丹、十滴水及清凉油等。人丹可每隔3~4小时服4~8粒。清凉油可每隔1~2小时在额部或太阳穴搽一次。如有头晕、头痛、恶心、胃肠不适,可服十滴水半瓶至1瓶。应注意孕妇不可服十滴水,小儿每次不得超过半瓶。 许多单方验方有预防中暑作用。如:
(1)菊花20g,沸水冲泡,当茶饮;或银花20g、薄荷5g、甘草5g,泡茶饮用。
(2)牡荆叶揉制成茶,开水冲泡代茶饮。
(3)夏枯草花穗15~30g,冲泡代茶常饮。
(4)石膏粥:取生石膏120g,加水2000ml,煎至1500ml,滤去渣后,加白米100g,煮成粥后加少许冰糖服食,每日1次。此外,绿豆粥、荷叶粥等也都有良好的防暑功效。
如果防护措施不当,中暑了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正确识别中暑先兆。若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或体温略有升高者,应及时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处休息一段时间;也可口服半瓶或1瓶十滴水。一般在短时间内症状可消失。
遇到突然昏倒的重症中暑病人,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法。第一,尽快把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把上身稍垫高,然后先用温水敷头部及擦全身,再用冰水或井水敷病人头部,或用50%酒精遍擦全身。同时给病人扇凉,按摩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散热效果。如病人神志已清醒,可予饮服大量冷茶(慎饮冰水)或糖水、盐水、苏打水、西瓜汁等。第二,可配合针刺疗法。主穴为十宣、人中、涌泉,配穴可选百会、曲池、大椎。治疗时先刺十宣出血,再刺人中、涌泉,均以中、强度刺激;高热则急针曲池、大椎等穴。第三,配合刮痧疗法效果良好。第四,就地取材选用单方验方治疗。如:
(1)鲜丝瓜叶适量,捣烂加水,取汁内服;
(2)青蒿10g、白茅根15g、葛根6g、淡竹叶6g、生石膏15g,水煎服;
(3)大蒜适量捣汁,取汁滴鼻,可促使中暑昏迷病人苏醒;
(4)对高热、抽搐、昏迷者,家里如备有紫雪丹、至宝丹者,可迅速灌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2:06
中暑重在预防。在露天或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必须采取减少直接受热辐射的防护措施,加强通风,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合理调整工休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疲劳。同时,夏季要注意营养,多吃些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品,备足备好冷开水、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和人丹、十滴水、清凉油或风油精等解暑药物,一旦出现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症状时,宜及时服用。避开烈日。1.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解开衣扣、平卧休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绿豆汤等。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宜穴或即送医院。2.多喝水。3.喝稀释的电解质饮料。4.避免以盐锭剂补充盐分。5.避免酒精。6.避免咖啡因。7.勿抽烟。8.慢慢适应气温的转变。9.从事户外活动应放慢速度。10.过于炎热时可以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当水分蒸散时可帮助散热。11.中暑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12.戴帽子可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逐渐秃头的人。13.勿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汗衫反而有消暑的作用。14.选择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15.一旦中暑,请为患者泼水,将患者移到有冷气的地方,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则给予补充水分,再以冷毛巾湿敷患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2:07
多喝水,吃点十滴水,人丹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2:07
吃好吃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2:08
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