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39
共9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8:33
考拉大体归属为夜行性动物,在夜间及晨昏时活动旺盛,因为这比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活动更能节省水分与能量消耗。
白天通常将身子蜷作一团栖息在桉树上,晚间才外出活动,沿着树枝爬上爬下,寻找桉叶充饥。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桉树上,但偶尔也会因为更换栖息树木或吞食帮助消化的砾石下到地面。
考拉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不对其他动物构成威胁。考拉反应极慢,这个动物反射弧好像特别的长。曾经有人尝试,用手捏考拉一下,考拉经过很久的时间才惊叫出声。
扩展资料
就算考拉长大了,也是跟小时候一样每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不变的作息习惯贯穿了考拉整整一生。
1930年,公开猎杀考拉的暴行迫使*宣布,考拉在所有的州均成为被保护动物。然而,除了新南威尔士颁布了相关的法律之外,却没有法律来保护那些考拉赖以生存和隐蔽的桉树林。
2012年4月,澳大利亚环境*托尼·伯克30日宣布,*将把栖居在东部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和首都直辖区的考拉列入濒危保护动物之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9:51
考拉指树袋熊,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当处于安全的家域树上的时候,考拉会自然地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坐姿和睡姿,同时也会因为躲避太阳或享受微风向而不停地在树上移动位置。
天气炎热时,考拉会摊开四肢并微微摇摆,以保持凉爽,而天气变冷时,则会将身体缩成一团以保持体温。考拉能游泳,但只是偶尔为之。
考拉会发出多种声音与其它考拉进行联系和沟通,雄性考拉主要通过吼叫来表明它的统治与支配地位,从而尽量避免打斗消耗能量,并向其它动物表明它的位置。
雌性考拉的寿命会比雄性考拉更长,因为,雄性考拉常会在争夺配偶的打斗中受伤,也因为需要维护更大的领域不得不移动更大的距离而冒着风险,占用更大的贫瘠土壤、桉树林。
使考拉的平均年龄数据较易令人产生误解,因为有些考拉的寿命长不过几星期或几个月,而有些考拉则能终老一生。生活在安静环境中的考拉寿命会比生活在城市郊区的更长。
由于树袋熊数量骤减,历史上存在遗传多样性的丢失,可以追溯到更新世的后期的巨型树袋熊走向了灭绝,由此,树袋熊的繁殖存在一定的近亲繁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21:26
1、考拉为夜行性动物,在夜间及晨昏时活动旺盛,因为这比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活动更能节省水分与能量消耗。白天通常将身子蜷作一团栖息在桉树上,晚间才外出活动,沿着树枝爬上爬下,寻找桉叶充饥。
2、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桉树上,但偶尔也会因为更换栖息树木或吞食帮助消化的砾石下到地面。以桉树叶和嫩枝为食,桉树叶是他们唯一的食物。他们几乎从不下地饮水,因为从桉树叶中能得到足够的水分。
3、它们的肝脏十分奇特,能分离桉树叶中的有毒物质,因此考拉的睡眠时间很长以消化有毒物质,每日需睡眠17~20小时,仅剩余4个小时用来采食、活动、个人卫生清洁及与其它考拉进行交流。
考拉一眼就能看出某棵树是属于自己还是属于别的树袋熊。会在树基部留下自己小球状的排泄物;甚至一只考拉死后一年之久,别的考拉都不会搬进这块空的家域。
因为这段时间,前一只考拉身体留下的香味标记和爪刮擦树皮标记尚未自然风化消失。一只年轻的考拉性成熟时,它必须离开其母亲的家域范围,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域。
它的目标是发现并加入另一繁殖种群,这比发现适于居住的栖息环境更重要。总是有一些暂时游荡于稳定群体之外的雄性树袋熊,常常观望于繁殖群体边缘,等待加入其中并成为永久性居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23:17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1、独居性格极强,过着单独自在的生活。
2、一生,大部分是在尤加利树(又称为桉树)上度过的,诸如睡眠、吃东西、生育等。
3、吃了睡,睡了吃,一天可睡上18、9个小时。
4、只要吃尤加利树的树叶,就可供给所需要的养分及水分。
5、是一种夜行性动物,通常都是在白天天气热时睡觉,大多在晚上才开始活动,只有为了寻找食物或是有相当不错的树荫遮敝时,才会破例在白天行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1:25
一,以桉树叶为食
考拉以食桉树叶为生,偶尔也吃些嫩草和树皮。它从桉树叶里摄取脂肪和体内所需水分,所以它很少下树找水喝,每只成年考拉一天能吃一公斤以上的桉树叶。
考拉鼻子特别发达,能轻易地分辨出不同种类的桉树叶,并发觉哪些可以采食,哪些有毒而不能采食,也能嗅出别的考拉所遗留标记的警告性气味。
二,贪睡
它除了很少喝水以外,另一特点是特别贪睡,每天平均至少要在15~19个小时。但它的平衡能力很强,即使在树上睡着了,也可以保持着一个平衡的姿势,不会轻易掉下来。
三,繁殖
雌性考拉一般3-4岁时开始繁殖,通常一年只繁殖一只小仔。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野生雌性考拉每年都会繁殖。
四,性情
考拉胆子很小,一受到惊吓就连哭带叫,声音很像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不对其他动物构成威胁。考拉反应极慢, 反射弧特别长。
扩展资料:
考拉一般体长约60~120厘米,体重在15~30公斤左右。皮毛厚而长,背上的毛呈棕灰色,腹部的毛为淡*。生有两只大而圆的耳朵,一对黑黑的小眼睛和长而黑亮的鼻子。它的前肢较长,后肢较短,行走缓慢,不适合在地上生活。
但它的前爪锋利,爬树很快。前爪中的拇指与其他相连的几个拇指相互配合,可以抓拿东西。无尾树袋熊用它的第二、第三趾梳理毛发,没有尾巴,臀部的皮毛厚而密,便于它坐在树上。这种动物的嗅觉和听力都很敏锐,平衡能力很强,非常适应树上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树袋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3:50
树袋熊又叫考拉、无尾熊、可拉熊,学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 英文: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而它们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树袋熊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
习性:
考拉的妊娠期为35天,通常情况下每胎只产一仔,刚生出来的树袋熊不足一寸,体重仅5.0-5.5克重,在母亲腹部的育儿袋中生活6个月后爬到母亲的背上生活,当幼崽长到1岁时便会离开母亲生活。到3-4岁性成熟,寿命为10-15年左右。
考拉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桉树上,但偶尔也会因为更换栖息树木或吞食帮助消化的砾石下到地面.它们的肝脏十分奇特,能分离桉树叶中的有毒物质。桉树叶是他们唯一的食物。正是因为考拉的主要食物——桉树叶含有毒物质,考拉的睡眠时间很长以消化有毒物质。
考拉通过发出的嗡嗡声和呼噜声交流,也会通过散发的气味发出信号。
白天,考拉通常将身子蜷作一团栖息在桉树上,晚间才外出活动,沿着树枝爬上爬下,寻找桉叶充饥。它胃口虽大,却很挑食。600多种桉树中,只吃其中12种。它特别喜欢吃玫瑰桉树、甘露桉树和斑桉树上的叶子。一只成年树袋熊每天能吃掉1千克左右的桉树叶。桉叶汁多味香,含有桉树脑和水茴香萜,因此,树袋熊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馥郁清香的桉叶香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6:31
考拉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不对其他动物构成威胁。它的长相滑稽、娇憨,是一种惹人喜爱的观赏动物。最多不理你,不会攻击你的。
考拉前肢较长,后肢较短,行走缓慢,不适合在地上生活。但它的前爪锋利,爬树很快。
考拉是树栖动物,它喜欢独居,也没有固定的窝,大部分时间是在树上度过的。这种动物属夜行动物,白天睡觉,到晚上才出来觅食。它很少下地活动,下地也是为了从一棵树移到另一棵树上去。无尾树熊以食桉树叶为生,偶尔也吃些嫩草和树皮。它从桉树叶里摄取脂肪和体内所需水分,所以它很少下树找水喝,每只成年无尾熊一天能吃一公斤以上的桉树叶。它除了很少喝水外,另一大特点是非常贪睡,每天平均至少要在树上睡15-19个小时。但它的平衡能力很强,即使在树上睡着了,也可以使终保持着一个平衡的姿势,绝不会轻易掉下来。
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09:29
考拉是澳大利亚特有的珍稀动物,17世纪欧洲人踏上这片土地之后,这种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曾经遭遇了灭顶之灾。上个世纪20年代,澳大利亚人开始建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设法恢复考拉种群。如今80多年过去了,考拉在澳大利亚南部的“袋鼠岛 ”上繁衍生息;不过这座岛上的许多珍稀植物却因此而遭了殃,这也使得那里考拉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袋鼠岛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岛,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与澳洲*隔海相望,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世外桃源。不过,考拉并不是这座岛屿的原著民,而是由人类送到这里“安居乐业”的。虽然考拉的繁殖能力不高,但由于岛上气候适宜,植被茂盛,而且没有食肉动物,因此袋鼠岛上的考拉种群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壮大。这引起了众多生态学家的关注。 由于考拉相当挑食,喜食热量极低的桉树和胶树的嫩叶,这使得它们必须大量觅食才能维持生存,因此专家评估,袋鼠岛上的植被最多只能养活一万只考拉。这样植被才能在考拉的狼吞虎咽中有所喘息,进行再生和繁殖,从而维持小岛上脆弱的生态平衡。然而事实是,袋鼠岛上很多被考拉看上的植被已经消失,比如世界珍稀物种吗哪胶树。专家们认为,袋鼠岛目前的情况十分危急,要不了多久,就可能出现树林成片死亡的局面,而那时,考拉等野生动物也难逃饿死的命运。而要想恢复那里的生态平衡,没有个几百年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避免一场已经被预见的生态灾难,自然保护区成立了考拉数量控制工作组,他们的任务就是捕捉考拉,帮它们搬家。 捕捉考拉并不是一件困难的工作,因为这种笨拙的小动物总是趴在树上呼呼大睡,人们很容易发现它,而且这些头脑不太灵活,四肢又欠发达的家伙也不懂得逃跑,工作人员只需用挂着绳结的长杆套住它的头,然后摇晃彩旗把它从树上赶下来,抓考拉的工作就大功告成了。接着,兽医会给考拉做体检,同时进行各种必要的免疫注射。此时,这些小家伙会被详细登记在册,做上识别标记。所有的工作完成后,考拉将被送往澳大利亚*放生,在那里它们将开始新的生活。目前,已经有 4000多只考拉顺利搬家,它们的离去使袋鼠岛的植被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而考拉种群自身也躲过了一场灾难。 以桉树叶为食的考拉一身粗硬的短毛,性情温和,行动笨拙,憨态可掬;整日里除了吃便是睡,即使醒着也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十分惹人喜爱。曾有一篇介绍考拉生活习性的文章说,醒了就饿,吃饱就困的考拉练就了一身“开源节流”的本领,因为桉叶并无多少营养成分,为维持体能所需,考拉每日必须大量嚼食,其余时间便减少活动抱着树干打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2 12:44
考拉大体归属为夜行性动物,在夜间及晨昏时活动旺盛,因为这比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活动更能节省水分与能量消耗。
白天通常将身子蜷作一团栖息在桉树上,晚间才外出活动,沿着树枝爬上爬下,寻找桉叶充饥。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桉树上,但偶尔也会因为更换栖息树木或吞食帮助消化的砾石下到地面。
考拉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不对其他动物构成威胁。考拉反应极慢,这个动物反射弧好像特别的长。曾经有人尝试,用手捏考拉一下,考拉经过很久的时间才惊叫出声。
扩展资料
就算考拉长大了,也是跟小时候一样每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不变的作息习惯贯穿了考拉整整一生。
1930年,公开猎杀考拉的暴行迫使*宣布,考拉在所有的州均成为被保护动物。然而,除了新南威尔士颁布了相关的法律之外,却没有法律来保护那些考拉赖以生存和隐蔽的桉树林。
2012年4月,澳大利亚环境*托尼·伯克30日宣布,*将把栖居在东部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和首都直辖区的考拉列入濒危保护动物之列。
参考资料来源:树袋熊/136111?fromtitle=考拉&fromid=546986#3" target="_blank" title="百度百科-考拉">百度百科-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