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4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30
1、采用外推法,把图线外推与纵坐标相交,估算出纵标截距的大小,因为纵坐标可以准确读数23456。。。,说明误差出现在下一位,所以估算时要读x.x(小数点后保留一位);而I1是指G电流表的读数,所以I1*(GR+R)就是路端电压,所以这个数值就是电源电动势。同理内阻就是斜率,就I1*(GR+R)/I2
2、因为小灯泡是非线性关系,所以无法直接求出实际功率,要求出实际功率就必须知道在这个电源下灯泡的实际电压与实际功率,根据电源电动势的U-I图象与外电阻的关系,就必须得画出电源电动势的U-I图象,与外阻的交点的物理意义就是这个外阻的实际电压与实际电流,根据这个思路可先写出电源的U-I图象,即E=U+Ir,接下来就是内阻r 是个难点了,本来这个测量电路是个分压式电路,但因为第三小题若某次连接时,把AB间的导线误接在AC之间,那就是无形中就把电阻器分成两个并联的电阻了,再与电灯串联了,当全电路的电阻最大时,总电流最小,灯泡的功率最小,要让总电流最小,当然这并联部分的电阻要最大,即滑头要滑到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的中间,即并联后的电阻为5Ω,这时再把这5Ω看成是电源的内阻(5Ω+1Ω),故电源的U-I表达式为:3=U+6I并在图象中画出红线,即与曲线的交点就是灯泡的实际电压与实际电流,相乘就是小灯泡可能获得的最小功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31
根据(E-U) / r = I ;当I1=8mA的时候,U=8mA * (990+10)= 8v, I= I1+ I2=108mA
当I1=4mA的时候,U=4mA * (990+10)= 4v, I= I1+ I2=504mA
两者都代入(E-U) / r = I ;可以解得结果为E=9V,r=10欧,(楼主可以自己算一下,我是根据你的答案直接带进去验证的,是符合的)
第二:这个图像很简单,使用滑动变阻器分压,使得灯泡在不同电压的时候得到不同的U-I曲线,你可以自己理解的,我就不多说了。具体做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先画出原理图,再对照实物连线即可。
1)电阻是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的,具体可以选取一点,以次点做水平线和垂直线及连接远点,电阻值就等于U/I , 也就是tan a, tan a 在90度区间内是递增的,所以电阻会增大,这个也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所以不多讲了,有问题可以追问。
3)没找到C点在什么地方,追问C点在电源负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