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判官”是干什么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50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21:41

1、官名。隋使府始置判官。唐制,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可自选中级*奏请充任判官,以资佐理。睿宗以后,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皆有判官辅助处理事务,亦由本使选充,非正官而为僚佐。五代州府亦置判官,权位渐重。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省称“签判”;各路经略、宣抚、转运和*的三央、群牧等使府及州。元各路总管府、散府及州皆有判官。明府州有通州,清代改为州判。 2、、古代传说中的阴间官名。长的凶神恶煞、阴险狡诈,但绝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决大部分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 判官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 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阎罗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现在有人把阴律司视为催命判官崔畔,是把原来在阴阳界的崔畔搬到这里来了,最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为职位名,不可考。但最后一位崔判官,却是十分的出名。在《西游记》及各地的传说中,均有出现。相传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间人。唐贞观七年(633)入仕,为潞州长子县令。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民间有许多崔珏断案的传说,其中以“明断恶虎伤人案”的故事流传最广。故事说:长子县西南与沁水交界处有一大山,名叫雕黄岭,旧时常有猛兽出没。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珏即刻发牌,差衙役孟宪持符牒上山拘虎。宪在山神庙前将符牒诵读后供在神案,随即有一虎从庙后窜出,衔符至宪前,任其用铁链绑缚。恶虎被拘至县衙,珏立刻升堂讯。堂上,珏历数恶虎伤人之罪,恶虎连连点头。最后判决:“啖食人命,罪当不赦。”虎便触阶而死。崔珏死后,百姓在多处立庙祭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22:59

神仙之说,本来属于虚妄无稽之事,所自何来,做了何事,又向何去,大多数无法考证无法深究。然而,形诸史料流于传说,偏偏却言之凿凿,令人不敢生疑。在晋东南一带曾广受崇拜的崔府君就是极明显的一例。虽然,其人存与不存尚有争论,雍正年间《长子县志》记述崔府君庙时,就说这个县令“唐史不载”,对其真实性有所怀疑,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王颋更撰文称,今天的崔府君,来源有三,东汉的汲县县令崔瑗(字子玉)、唐朝轶失姓名的滏阳县令崔某以及传说的长子县令崔珏,香火崇奉各有地域,到元朝三者才混淆起来,到明朝时,其传说大致固定,成为与三者都有联系,但决然不同的神仙———可见纯为虚构了。 崔县令的神奇本领 虽是虚构,但崔府君的确是一个极有影响的神灵。府君,是一地长官的尊称。崔府君,名珏,字子玉,号元靖,是乐平(今昔阳县)人,父崔让,母刘氏,生于隋开皇五年(585年)六月初六,唐贞观七年(633年)入仕,做过长子、滏阳县令等,有善政,贞观二十三年(9年)卒,年六十四。 这份简历,综合多种说法而来,还有些说法说崔珏是祁县人的,说他贞观元年入仕的等等,好在大致相同,似乎可以看作些许细节出入,在其余历史人物身上多有发生,实属寻常。而不寻常的,是这份简历背后的事迹———说是神迹可能更恰当一些。 崔珏的出生就大不普通。相传,其父崔让50岁尚未生子,乃祷于北岳,夜梦神人持双玉命其妻吞食,遂生崔珏。这还只是生前的神异,做官后更令人惊讶。 长子县至今还有崔珏为县令时的传说。说境内有虎伤一老妪子,老妪孤苦无依,就告到了县衙。崔珏即命人持公文诉于山神庙,老虎便乖乖出来跟着公人到了县衙,崔珏以啖食人命判它的罪,老虎当场触阶而死。据说,长子县发鸠山上,至今还有“伏虎处”、“拴虎石”和“黑虎庙”等遗迹。不过,触阶而死也许并不能令听者满意,传说慢慢被改编,富有人情味儿的细节被充实进来,成为崔珏判老虎奉养老妪,老虎乃不断地将野物叼至老妪门前,以为生计,一直到老妪死去。 河北省滏阳是崔珏的另一个任所,传说当时县内有河泛滥,崔珏就设祭坛祷告上帝,不久一条巨蛇浮出水面而死,河水也退去了。也就是在滏阳任上,有一天,崔珏正与人下棋,忽然从天上下来几个持节的黄衣人,说奉上帝的命令,召崔珏为磁州(滏阳县为该州管辖)都土地。旋而去世。 这些事迹都记载在明朝王世贞所撰的《列仙全传》中,称道崔珏“昼理阳间,夜断阴府……发摘人鬼,无异神明”。传说中,宋朝的包拯也有这样的本领,死后被封为阎罗王。如此看来,崔珏被封为土地,官还嫌小了点。所以,在民间,崔珏是地府判官的说法更为流行。 崔府君的上层路线 传说中,地府有四大判官。除了崔判官外,还有一位陆判官赖蒲松龄《聊斋志异》而为人所知,其余两位姓名事迹皆不存。而崔判官之所以香火鼎盛,千年不坠,若深究起来,可能是崔珏善于走上层路线。 明朝的《西游记》中有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也许来自一篇名为《唐太宗游冥记》的变文,专家分析,这篇变文最早有可能产生于武则天天授时期,上世纪初它被发现于敦煌藏经洞。故事说,唐太宗被他的兄弟建成、元吉告到地府,崔判官竭力为其脱罪,并擅改书册,为唐太宗添寿十年。变文中崔判官见了唐太宗一副谦恭惶恐之貌,乃至猥琐卑下乞求官职,先不用说削了地府的体面,徇私枉法更令人不齿———然而,一直到明朝被引自《西游记》,故事模式并无改变,也可见古时中国人对法制的淡漠,以及在正义的幌子下对强权的妥协了。但也因此,崔判官被封为“蒲州刺史兼河北廿四州采访使,官至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 也许读者会有疑问,为什么死于贞观二十三年的崔珏,之前就在地府任判官,这还是前面所说的,崔珏能昼断阳间,夜理阴府。到了死后,崔珏自可一心一意当神仙了。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唐玄宗惊恐万分,一直往南跑。这时,崔珏又出场了。有天,他给唐玄宗托梦说:“陛下勿恐,贼当自灭。”果不其然,安史之乱平息了。唐玄宗念他报信有功,封为灵圣护国侯。 报信封侯,令崔珏尝到了甜头,为皇帝奔走起来更不遗余力。北宋末,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康王赵构(即宋高宗)要北上媾和,途次于崔府君庙,掷珓占卜吉凶,崔珏显灵,阻止了其北上,遂得偏安百余年(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其次,还有“泥马渡康王”的传说,赵构要逃回南方,后有追兵,前边又被滏阳河所阻,彷徨无计之时,一老人为其准备好了马匹,渡过了河,问老人姓名,说是崔府君,再看马,俨然是泥马。有了这样护驾的功劳,崔珏自然恩遇非常,淳熙年间,宋孝宗秉宋高宗命,封其为“护国显应兴圣普佑真君”(《南渡记》记载)。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这宋孝宗的降生,据说也是崔珏的安排。孝宗本是宗室子,非高宗亲生。一日,其母梦见绛衣神人自称崔府君者,抱一只羊给了他,并说“以此为识”,然后就怀孕了。高宗听说后,认为此子必非寻常,就接到宫中抚养,这才有了以后孝宗的继位(熊克《中兴小纪》记载)。 以上几件事情,仅仅是举其大者,其实北宋太宗时,就因为一个公主“祈之有应”,而被赐名“护国”。后来不断加封,宋仁宗封为护国显应公,宋神宗封为护国显应王,宋徽宗时又加封为护国显应昭惠王。即使与宋为敌国的金朝,也未曾冷待,命崔珏摄享南岳(金与南宋隔淮河而治,不能祭祀南岳,就以崔珏代享南岳之祭)。元朝时,还被封为“灵惠齐圣广佑王”。(民间还有“西齐王”的封号,但无法考证出处。) 由侯而至公,由公而至王、真君,历代君王莫不崇奉的原因,大概都是看中了崔珏有一颗乐于为皇家效命的心吧? 对于崔珏的崇奉,屡赐封号是一种,为之兴建庙宇、广为祭祀是另一种。据现存一些资料可知,北宋初期,崔府君庙的修建,已经由崔珏任官的磁州、长子拓展开,北宋的首都开封就有很壮观的庙宇。因为崔珏对宋高宗、孝宗功劳最大,所以南宋首都杭州的显应观更是华丽无比。《中兴显应观记》中说,它建在西湖边上,能饱览湖山之秀,殿名是御笔题写,“祠宇宏丽,像设森严,长廊靓深,采绘工致。”不仅如此,高宗、孝宗还常常临幸,有次还以“丹垩故暗,赐金藻饰一新”。 皇帝如此重视,地方上自然不敢怠慢,崔府君庙遍及全国。仅就山西而论,晋东南及周边几乎无县不祀,甚至一县有庙宇三四座者,如雍正年间《泽州府志》中记载,陵川一县,当时曾有三崔府君庙。 只是,到了今天,崔府君庙却不为人所知了。网上查询,除磁州、陵川和长子尚有崔府君庙,竟然查不到别的信息———西湖边上那矗立的宏伟建筑群又去了哪里呢? 崔神仙的遭遇 陵川县的崔府君庙最早修建于唐朝,金代重修,后世屡有营建。它得以保存,并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赖于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因为“建于高台上的寺庙以及平台两侧的石阶对峙建筑形制,仅见于唐朝的敦煌壁画之中”(《寻踪太行古寺庙》),是国内仅存的孤例。 4月25日,我来到陵川县礼义镇这座连一个游客都没有的庙前。进入厚重的大门,穿过陈旧的古戏台,就是庙的正殿,虽还完整,但已经破败得多了。正殿殿门紧锁,透过窗棂往进看去,大殿里空荡荡的,神像早已不见,更不用说香火了。大殿旁是侧殿,门楣上写着“崔府君殿”,进去一看,有崔府君与夫人并坐的塑像。崔府君白面短须,夫人秀丽娴静,神像座下,还有几个小孩,初时不晓其义,看到下方的一块镜子,才恍然大悟———镜子上写着“赠礼义奶奶:送子有功”。原来,殿虽然是府君殿,里面的主神却成了那位连名字也不知晓的“奶奶”。 这不能怪乡民无知,弄混了主次,这崔府君成神前,倒还为百姓做过点好事,成神后却只为皇帝操劳,虽然挣得了无数的封号,却失去了民众的信仰,这样的神仙,对百姓有何裨益?曾经遍布全国的庙宇寥落无几,仅剩的几个也香火冷清,不能不说是自己漠视百姓的缘故。 也许,我说的不完全对。庙里有通碑上记载,明朝洪武二年,陵川大旱,里人祷于祠下,翌日便“澎雨沾足”,乡人感德,“因新庙貌,以答灵(贝兄)”。只是,这场大旱,人们同时还到同处一城的乐氏二仙庙去祈祷,下雨的功劳,究竟属于谁,实在很难说。要我,还是宁肯相信那两位出身贫寒、命运悲苦的神仙。 二仙事迹请看下期,《乐氏二仙:神仙也有苦命人》。
求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00:34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判官》主要讲述了花里胡哨的“菜鸡”x住着豪宅的穷比相爱相杀的故事。

在书中,判官一脉有过一位祖师爷,声名显赫现在却无人敢提,提就是他不得好死。主角闻时,活了有一千多年了,但是也不是不死,就是每隔个几十年,都会回到“无相门”中“重生”,然后再入红尘。

温时复活的闻时有一个徒弟,叫沈桥,上一次送闻时去“无相门”的时候,他还是青年,再回首,已经快入土了,结果闻时还是那个英俊的青年,沈桥怕自己走了没人照顾闻时,就找了个人叫夏樵来陪着闻时。这位判 官生活有点无聊,就喜欢逗弄他的小鬼差。

3、人性。包括沈桥的马甲掉了等诸多事情都有体现。

有问题还可以追问喔~我将竭诚为您解疑答惑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