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5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23:33
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染。一般不化脓,很少有组织坏死。中医也称丹毒,根据发病的部位不同又有多种名称:发于头面者称抱头火丹;发于胸腹腰胯者称内发丹毒;发于下肢者称流火;新生儿患丹毒称赤游丹毒。
诊断要点: 根据本病起病突然,发烧怕冷,皮肤灼热肿胀变红,如涂丹脂,边缘清楚,不化脓等特点,可以诊断。
西药治疗: 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口服红霉素0.375克,每天3~4次,或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每12小时1次。发热者可口服解热止痛片1~2片。
中药治疗:
表现:发病急,初起即见全身不适,恶寒发热,继则皮肤红,肿胀,色如涂丹,压之退色,红斑稍高于正常皮肤,形状不规则,但界线分明,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灼热疼痛。本病一般不化脓,少数在红斑上有水疱。在红斑向四周扩散的同时,*部分由红变暗或棕黄,发生脱屑而渐痊愈。常有患处附近的淋巴结肿大疼痛。若见壮热烦热,谵语神昏,恶心呕吐,为毒邪内攻的险证。
中成药: 活血消炎丸,每次6~9克,日服2~3次。
食疗: ①板蓝根30克,绿茶适量。将板蓝根水煎后泡茶频服。 ②大青叶、生甘草各10克,大黄3克,泡茶频服。
家庭自疗:
1.敷贴:外治:用鲜公英、野菊花、仙人掌、马齿苋、地丁各适量,任选一二味捣烂外敷;或用三黄汤待冷湿敷;或用玉露膏、青黛膏外敷均可。
2.刺血疗法:取患病局部、阴陵泉、阳交、委中、三阴交;或患病局部、曲池、合谷、曲泽、大椎、委中穴,刺血。
生活提示: 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对皮肤粘膜的损伤要及时治疗;患有脚气病者,须注意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对局部损伤的处理,敷料器械要注意消毒;新生儿穿衣要柔软宽松,注意皮肤抓搔伤。 本病有以下情况者,应及早送医院检查治疗:①新生儿患丹毒。②出现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恶心呕吐。③出现全身水肿、少尿者。④下肢流火反复发作,导致*肿大或象皮腿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23:34
丹毒是感染引起,一般静脉点滴消炎药物有效。Z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23:34
你好!
丹毒的治疗原则: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一、全身治疗: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 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二、积极治疗局部病灶如足癣、鼻炎等,下肢应抬高患肢。
三、支持疗法,对症处理。
四、局部治疗:呋喃西林液或硫酸镁湿敷.
五、物理疗法:紫外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23:35
丹毒
是真菌
但是
就是伴随发烧
外用就是
百多邦
之类的
用起来效果不错
内用就是打抗生素之类的
一般一个星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