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0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09:02

莱菔子临床上多炒用,也有生用的,“生升熟降”,用时需捣碎,炒莱菔子,要炒黄。莱菔子性味辛、苦,无毒。为健胃、祛痰剂。功能:下气、化痰、消食。主治胃炎、支气管炎、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等。
降压:血随气动,莱菔子降气的同时并能降压。用莱菔子、决明子各15克,泡水代茶频频饮服,服药3天,症状便可减轻。
理气:气积郁结在肝,尤其是生气之后,导致肝气郁结,肚子两肋下胀痛,则需疏肝,可用生莱菔子把气顺开。将炒黄莱菔子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另取10克研为细末,糊成药饼贴脐部,包扎好,一天换药一次,用药两天后即可减轻。
排尿:取莱菔子10克,炒熟一次服,治疗排尿困难,服药后约20分钟小便便自排而愈。
便秘:如小儿便秘,莱菔子适量,文火炒熟(以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为度),研成极细末,贮于瓶中,严盖。每次取5~10克,加白糖适量,开水冲泡,待温度适合,频频喂服。亦可拌奶粉或稀饭食用,每日2次,连用3~4日。对婴幼儿便秘有佳效。老年习惯性便秘,用炒莱菔子30克煎服,每日一剂。
退乳:将莱菔子30克打碎,水煎,分上、下午两次温服,此为一日量,效果不明显时可重复应用。
崩漏:历来认为其药理没有止血作用,从其性味归经来看,辛主发散、行气,甘味滋补润养,和中,脾主升清、主运化;脾气健则统摄血液使之循行于经脉之中而不外溢。若脾虚衰、失其统摄功能,则出现各种出血病症。根据这一原理,用莱菔子120克~150克,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血止后改服归脾丸巩固疗效。用药3~5剂即可止,归脾丸巩固治疗二周即可。
湿疹:莱菔子放在熟砂锅拌炒30分钟,冷却后研末,用棉籽油调成糊状,敷在患处,可治急性湿疹。
胸肋膜炎:大枣有滋养补血之效,莱菔子有健胃消食、顺气止咳化痰、利尿清热解毒功能。二者合用,治胸肋膜炎有效。大枣15克(去核)莱菔子5克,焙干后分别研成细面。服法:用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约一汤匙。平时也可食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10:20

药材学名 Semen Raphani 英文名 Radish Seed 别名 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 功能主治: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临床习用于治疗实(食、湿、积滞)证。然而,本品并非仅仅是消食除胀,对虚证用之,获效亦佳,因其性和平,其气味又不峻,无偏胜之弊,不可囿于“冲墙倒壁”之说,有破气之嫌(实则是平气之有余),而弃之不用。 用法用量:煎服,6-10g 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但是服人参引起的脘腹胀满是,服莱菔子则可使之缓解。 莱菔子功善消食行气消涨,主治食积气滞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11:54

莱菔子;用作健胃祛痰药,功能吐风痰,散风寒,定痰喘咳嗽。主下气化积滞。解酒毒,止内痛、调下痢后重。制面毒。 三七;散淤血,定痛要药。功能散一切恶血,保一切新血。治血瘀成肿成痛。外敷能消肿止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