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3:0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00:53
1、概念不同
短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也指货币市场上的利率。
长期利率是一年期以上的市场利率。亦称资本市场利率。资本市场大体可分为长期证券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长期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在长期证券市场上,长期利率即1年期以上证券的利率。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长期利率通常指1年期以上贷款利率。长期利率期限较长,因此不确定性较大。
2、特点不同
长期利率不同于短期利率的重要特点是由于期限长,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
短期利率走势变化。收益率出现跃升。比如,在一级市场,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0月16日发行了100亿的金融债券,固定利率,期限九个月,发行利率3.71%,达到招标利率区间的上限,较二级市场收益率3.45%高出26个基点,招标倍数仅为1.03,认购踊跃程度跌至近期市场低点。
3、利率的确定不同
对未来短期利率的完全预期是形成长期利率的基础,如果预期未来短期利率趋于上升,则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反之亦反。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投资者和借款者都有期限偏好,不同的期限需求将金融市场分割,各自有不同的供给与需求条件,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是由各自的市场条件所决定,即不同期限证券的替代是有局限性的,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实际上,长期利率水平一般是高于短期利率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00:53
长期利率是短期利率的对称。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如各种中长期债券利率、各种中长期贷款利率等,是资本市场的利率。
长期利率不同于短期利率的重要特点是由于期限长,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投资者和借款者都有期限偏好,不同的期限需求将金融市场分割,各自有不同的供给与需求条件。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是由各自的市场条件所决定,即不同期限证券的替代是有局限性的,不是完全替代关系。流动贴水理论则认为长期利率水平高于短期利率,其原因在于必须对流动性和风险加以补偿。实际上,长期利率水平一般是高于短期利率的。
扩展资料:
短期利率变化原因:
1、央行回笼力度加大。国庆过后,央行开始迅速回笼9月被动投放的流动性:于10月11日发行定向央票1520亿元;10月13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缴款日期定在10月25日。
央行将推出创新型流动性回笼手段,对中小银行和信用社等机构推出特种存款,期限为3个月和1年,利率与央票利率相同,由此增加央行回笼资金的机构覆盖范围。
2、9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货币1877.4亿元,10月由央票和回购到期释放的货币3600亿元,二者相加,总量5477.4亿元;因此,即便有上述回笼资金的举措,仍未能对冲掉存量流动性的增加,而因新增外汇占款放出的增量流动性,尚未考虑。
3、谈到央行回笼资金对短期利率的影响,追溯历史,央行加大力度收缩流动性的情况,比如今年的3月就在本币公开市场净回笼57.3亿元,但短期利率并未出现大幅攀升。
4、加息预期再度升温。中国人民银行刚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9月M1、M2同比分别增长22.07%和18.45%,人民币贷款增长17.13%,增速仍然较快;同时,市场预计物价及其他数据也将高位运行,上述因素综合,再次加息很难避免。
加息预期较强时,出于谨慎考虑,投资者往往缩短久期,将资金投向短期产品,规避利率风险,导致短期利率波动很小;此次情况不同,短期利率上升,浮动利差扩大,而长期利率反相对稳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00:54
长期利率是短期利率的对称。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如各种中长期债券利率、各种中长期贷款利率等,是资本市场的利率。
资本市场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期证券市场,其利率就是长期证券利率;另一种是实际长期资本市场,即直接投资形成实际资本,其利率即长期贷款利率。长期资本的划分各国各地区标准不一,一般指1年以上的资产与负债。
关于长期利率的确定有着不同的解释:完全预期理论认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完全预期是形成长期利率的基础,如果预期未来短期利率趋于上升,则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反之亦反。完全预期理论最重要的假设前提是不同期限证券的完全替代性,这一点引起很大争议。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投资者和借款者都有期限偏好,不同的期限需求将金融市场分割,各自有不同的供给与需求条件,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是由各自的市场条件所决定,即不同期限证券的替代是有局限性的,不是完全替代关系。流动贴水理论则认为长期利率水平高于短期利率,其原因在于必须对流动性和风险加以补偿。实际上,长期利率水平一般是高于短期利率的。
长期利率不同于短期利率的特点
长期利率不同于短期利率的重要特点是由于期限长,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00:55
利率的变化,在短期内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也会在短期内恢复均衡状态,下面一个例子,也许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帮助. 假如A货币利率为10%,B货币利率20%(虽然这里利率差较为夸张,但事实上每种货币的利率都不一样,有利率差的存在) 即期汇率A=2B(这里不考虑买入与卖出价,为简便起见) 就有一种可能:借1A货币(借期一年,存与贷利率一样),即期兑换成2B货币,存款(存期一样,利率20%),一年以后连本带利取出,再兑换成A货币,以偿还借1A的本利,如果一年取出的汇率不变,不计交易费用,在这过程中,就可赚取: 2*(1+20%)/2-1*(1+10%)=1*10%=0.1A(如果是1亿,赚取1000万A) (公式一) 由于货币利差的事实存在,但都没有这么做,因为当一年后(远期)B本利取出时,兑换成A的汇率改变了,市场处于均衡,理论上可以计算出均衡汇率R 2*(1+20%)/R=1*(1+10%) ,R=2.1818 显然R增大了,也就是说B货币贬值(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利率平价理论主要意思就是即期利率高的货币远期贬值) 理论上,当远期(在这里是一年)汇率小于2.1818时,低息货币兑换成高息货币存款有利可图(套取了利差) 赚取:2*(1+20%)/R-1*(1+10%)>0 当远期(在这里是一年)汇率小于2.1818时,则是高利率货币兑换成低利率货币有利可图 赚取:1*(1+10%)-2*(1+20%)/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