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秋千节还是什么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4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5 16:38

古代秋千节这天还是什么节日 古时候秋千节又叫什么

清明节 。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别称,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清明则秋千节也。带杨枝于髩, 坤宁宫 后,及各宫皆安秋千一架。” 清 陈维崧《天门谣·汲县道中作》词:“已过秋千节,看汲冢苔钱铺缬。”,现在山东莒县也有这种活动。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秋千的起源: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中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a”,均以“革”字为偏旁。

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秋千高手,有时还要举行表演比赛。荡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乡邻的赞扬。荡秋千的这些日子里,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

少数民族风俗:

哈尼族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

朝鲜族

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民间游戏,每逢节日聚会,人们便会看到成群结队的朝鲜族妇女,聚集在参天的大树下,或高耸的秋千架旁。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妇女,在人们的欢呼、叫好声中荡起了秋千,她们一会腾空而起,一会俯冲而下,尽情地欢乐,长长的裙子随风飘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朝鲜族妇女荡的秋千,不仅高,而且还很飘,有的秋千几乎都荡平了,真可谓是触目惊心。荡秋千比赛分为单人和双人两种。比赛优胜者的评比方法,有的是以树梢或树花为目标,看谁能咬到或踢到;有的是在高处挂一个铜铃,看谁能碰响。具体的比赛方法各地也不尽相同,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以高度作为决定胜负的标准。有些地方在秋千蹬板下系一个标有尺寸的绳子,以此来测量高度,决定胜负。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5 16:58

秋千节还是什么节 秋千节又指哪一个节日

清明节。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1991年,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将“荡秋千”列为表演项目,后来吊秋又被列为比赛项目。

秋千这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俗活动,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活跃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蕴涵丰富内容的标本。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草案),同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到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秋千已发展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项目。

秋千比赛规定,只限女子参加,分设单人、双人和团体赛,项目分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高度比赛以在规定的试荡次数内荡达的最高点来计算成绩,触铃比赛是以在规定的高度上和时间内运动员触铃的次数来计算成绩。比赛场地为20米×8米的长方形平坦地面,秋千架高12米,起荡台高1.3米。在高度比赛中,选手均有6次试荡机会,而在触铃比赛中则只限1次。

秋千运动不仅是一项精彩的竞赛运动,更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勇敢精神。同时,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荡秋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锻炼身体和意志,培养勇敢精神,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常见于幼儿园、小学的操场旁,或公园、游乐园中。

2012年5月12日,在韩国丽水世博会的能源公园里,园内的“能源秋千”能将荡秋千的行动转换成能源,游客一边荡秋千一边休息的同时,能使秋千顶端的八音盒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荡秋千技巧:

人在荡秋千,越荡越高,说明机械能是不守恒的而且是不断的增加。那么这个机械能的增量是来自何处的呢?

我们在荡秋千时,如果人站在秋千上不动,荡秋千的运动类似于单摆的运动。当秋千从最低点荡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系统的动能转化为系统的势能,当秋千从最高点荡回到最低点时,系统的势能又转化为系统的动能,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秋千将做等幅摆动。如果要让秋千越荡越高,就必须借助外力,自己荡秋千,就没办法借助外力了,系统也就无法从外界获得能量。只有通过荡秋千的人自己与绳子的内力做功将自己的内能转化为系统的机械能,而人的内力做功又只能靠人在秋千上站起或蹲下来实现。但当人荡到平衡位置时,双手用力拉绳,则绳以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拉人。此力克服人的重力做功使人突然起立,人在此时重心将上移。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此时切向速度未变即动能未变,系统的机械能增加。当秋千从最低点荡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慢慢下蹲,相比于站着,重力对重心的做功会少一些,减少势能的消耗。当人升至最高点时在迅速站起。使重力势能增大。当秋千由最高点荡回到最低点时慢慢下蹲,使其重心下降,此时重心的位置下降,此过程重力仍然做正功。则在一个周期中重力始终做正功。这样,荡秋千的人就可以将自身的内能转化为秋千的机械能。

总之,荡秋千的人应在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迅速站起,然后慢慢下蹲,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再猛然站起,过了最高点后再慢慢下蹲,到了最低点时再猛地站起,以后重复上面的动作,即秋千越荡越高。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5 17:11

古代秋千节又是什么节 秋千节又称什么节日

清明节。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需要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

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定了《秋千竞争规则》(起草),同年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2019年5月11日,世界横梁最长的秋千在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完工。100名当地小学生参与并见证了新世界纪录的诞生。

不同民族的秋千:

荡秋千流变花样最多的是我国的民族地区。

朝鲜族最喜爱荡秋千这一传统竞技游艺活动了,这一活动常在节日举行,有时还进行比赛。节日里,姑娘们身穿色调艳丽的彩裙,围在秋千旁,争试高低,只有挑选出来的能手,才能参加运动会的比赛。比赛时,在高空的彩带上悬挂一串金黄色的铜铃,比赛选手荡起秋千,看谁能碰响铜铃,碰到的次数越多,成绩越高。飘逸的长裙,叮当悦耳的铃声,惊险的摆荡,令人叹为观止。

高山族人称荡秋千为“渺绵”,是“飞天”的意思,这与汉族人对秋千的传统认识是相同的。

云南西北及川南纳西族的荡秋千习俗俗称“秋千会”。纳西族东部的秋千会多在每年夏历正月初一至初四举行,西部则于正月初六开始,历时4——5天不等。清代《盐源竹枝词》云:“高悬彩架接云天,共庆新年胜旧年;姊妹艳装争奇丽,倩郎抛索送秋千。”丽江白沙村一带,当年结婚的新娘常以红绳系秋千扶手,用点心、瓜子等招待荡秋千者,以此讨得平安吉利。永宁等地于“秋千会”的最后一天由女青年备办酒席款待前来赛秋千的男青年。席间男子用锅烟抹女子脸,互相追逐嬉戏,以抹黑为吉。传说古时“秋千会”期间有魔鬼来捉拿美女,后因以此法遮颜,防遭鬼害,成为会中的又一习俗。

变种

除了最为常见的吊秋之外,一些民族还有许多秋千的变种。

柯尔克孜族的荡秋千游艺,当地人称“阿拉提巴坎谢里钦吉克”。在空地上选一点,用3根木头搭一座三角架,在3——5米外的另一点也搭一座同样的架子,然后在两个三角架中间架一横梁,离地大约3米,横梁上悬挂6根“U”形的牛毛绳,构成秋千。玩时一男一女面对面,两人皆双脚交错蹬在较长的两根牛毛绳上,伸开双臂各抓两根牛毛绳,背部靠在绳上,双脚蹬动,越荡越高。

青海土族荡秋千用的是轮子秋。土族称轮子秋为“卜日热”,意为“旋转、转轮”。轮子秋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制作。如拆下大板车柱轮,将车柱竖起,下轮压重物固定重心;上轮绑一架梯,在梯两端拴上等长皮绳(似秋千)即成,故谓之“轮子秋”。

维吾尔族玩的秋千更为奇特,叫“沙哈尔地”,意为“空中转轮”,每逢春秋季节和举办婚礼时荡玩。在场地上牢固竖起一根高约10米的圆木作轴,轴顶装一木轮,轮上装两根横木,各拴上绳索,如秋千状。竖轴底部另装一根横木,以绳与顶部木轮相连接。游戏时,绳索秋千上各站一人,然后底部横木两边,各有数人相向而立,双方等速推动横木,带动顶部木轮旋转。站在绳索上的游戏者即随着转轮的加速慢慢升上高空,转速越快,游戏者飞得越高。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5 17:12

秋千节是重阳节还是清明节

秋千节是清明节,不是重阳节。“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另一种称呼。而在清明节时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另一种古老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起源于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来在春秋时期传入了我国中原。

秋千节为何又是清明节

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别称,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秋千节的来历是什么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 ,春秋时期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中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 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在中国北方就有了。

“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a”,均以革”字为偏旁。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a”,均以革“字为偏旁。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等。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秋千手,有时还要举行表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等。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秋千手,有时还要举行表演比赛。荡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乡邻的赞扬。荡秋千的这些日子里,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演比赛。荡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乡邻的赞扬。荡秋千的这些日子里,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触的好机会。

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荡秋千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秋千。

不同年龄的孩子,所适合的秋千也不一样,专家表示,像0到2岁的幼儿,应选择马鞍式的荡秋千,让孩子坐上去像包尿布一样;2到5岁的孩子,应选择轮胎压缩后的块状座位,因为一片式的秋千容易晃前晃后,这时的孩子控制能力还不足;5到12岁的孩子才可以选用在秋千的材质上,家长不可选择铁的椅子,以避免打伤孩子,轮胎皮制成的秋千椅敲到比较不痛,妈咪可以此为优先考量。

2、注意科学的荡秋千方法。

荡秋千的人应在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迅速站起,然后慢慢下蹲,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再猛然站起,过了最高点后再慢慢下蹲,到了最低点时再猛地站起,以后重复上面的动作,即秋千越荡越高。

3、为避免受到伤害,荡秋千时候注意最基本的常识。

双手一定要紧握秋千上的两根长绳;不要从秋千上面跳下来;不要把秋千荡得太高。安全地玩秋千,能增进友谊,就像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妇女,在人们的欢呼、叫好声中荡起了秋千,她们一会腾空而起,一会俯冲而下,尽情地欢乐,长长的裙子随风飘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具体的比赛方法各地也不尽相同,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以高度作为决定胜负的标准。现在有些地方在秋千蹬板下系一个标有尺寸的绳子,以此来测量高度,决定胜负。以荡秋千来增进友谊。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5 17:53

秋千节是清明节吗 秋千节是不是清明节

秋千节是清明节。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另一种称呼,在清明节时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另一种古老习俗,秋千节的历史很古老,起源于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来在春秋时期传入了我国中原。

清明这天有禁火、踏青、插柳、蹴鞠等一系列习俗。

清明节荡秋千习俗的由来

荡秋千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伴随荡秋千的是踏青。每年仲春,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旧时富裕、悠闲者多于此日携酒食到野外游玩赏春,称为“踏青”,祈求一年不生脚疾。此俗沿袭至今。

荡秋千是清明时节时古老的游戏娱乐活动。

关于秋千的起源,一说是由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项习武活动衍变而来。《古今艺术图》说:“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趟者。齐桓公伐山戎,流传中国。”“山戎”也叫“北戎”,春秋时代居住在河北东部,与齐、郑、燕等国境界相接。另一说法源于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在后院祈祷千秋之寿,令宫女耍绳戏为乐,本为千秋,是祝寿之词,后世倒语称为“秋千”。与此说相关,明人陈卧子有诗句:“禁苑起山名万岁,复宫新戏号千秋。”

古时候,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荆楚岁时记》记载,每年的春天,人们把长绳拴于高大的树叉上,女子穿着五彩缤纷的艳丽服装坐在上面,前后摆动,在空中起飞荡漾。唐宋时,荡秋千被称为“半仙之戏”,深受广大妇女的——喜爱,清明荡秋千极为盛行。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宋、明直至清朝,清明荡秋千已十分盛行。

山东胶东一带除了有与其他地区相同的普通式秋千外,还有另外两种。一种是“旋转式秋千”:先在地上栽一木桩,桩上放一转盘,绕转盘系麻绳四对,搁置木板,戏者坐于木板上,用脚蹬地产生动力使之旋转起来,停飞自动。另外一种是“纺车式秋千”:此种秋千因形似纺车而得名。秋千两人戏荡,两端各坐一人,旁边有人助动,旋转如风车一般。

据民俗专家介绍说,“荡秋千”源于民间劳作,唐宋时期盛行。清明节荡秋千,古时女人最爱。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在劳动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民间最早的秋千活动,人们称为“千秋”。传说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时只是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

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汉武帝时因为它与“千秋万寿”这个祝寿词冲突,而改为“秋千”,后来就改为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荡秋千逐渐成为女子嬉戏玩耍的游戏,女子们衣衫裙裾随风飘动,摇曳多姿,甚是好看。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5 17:53

秋千节是清明节吗 秋千节是不是清明节

秋千节是清明节。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另一种称呼,在清明节时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另一种古老习俗,秋千节的历史很古老,起源于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来在春秋时期传入了我国中原。

清明这天有禁火、踏青、插柳、蹴鞠等一系列习俗。

清明节荡秋千习俗的由来

荡秋千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伴随荡秋千的是踏青。每年仲春,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旧时富裕、悠闲者多于此日携酒食到野外游玩赏春,称为“踏青”,祈求一年不生脚疾。此俗沿袭至今。

荡秋千是清明时节时古老的游戏娱乐活动。

关于秋千的起源,一说是由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项习武活动衍变而来。《古今艺术图》说:“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趟者。齐桓公伐山戎,流传中国。”“山戎”也叫“北戎”,春秋时代居住在河北东部,与齐、郑、燕等国境界相接。另一说法源于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在后院祈祷千秋之寿,令宫女耍绳戏为乐,本为千秋,是祝寿之词,后世倒语称为“秋千”。与此说相关,明人陈卧子有诗句:“禁苑起山名万岁,复宫新戏号千秋。”

古时候,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荆楚岁时记》记载,每年的春天,人们把长绳拴于高大的树叉上,女子穿着五彩缤纷的艳丽服装坐在上面,前后摆动,在空中起飞荡漾。唐宋时,荡秋千被称为“半仙之戏”,深受广大妇女的——喜爱,清明荡秋千极为盛行。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宋、明直至清朝,清明荡秋千已十分盛行。

山东胶东一带除了有与其他地区相同的普通式秋千外,还有另外两种。一种是“旋转式秋千”:先在地上栽一木桩,桩上放一转盘,绕转盘系麻绳四对,搁置木板,戏者坐于木板上,用脚蹬地产生动力使之旋转起来,停飞自动。另外一种是“纺车式秋千”:此种秋千因形似纺车而得名。秋千两人戏荡,两端各坐一人,旁边有人助动,旋转如风车一般。

据民俗专家介绍说,“荡秋千”源于民间劳作,唐宋时期盛行。清明节荡秋千,古时女人最爱。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在劳动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民间最早的秋千活动,人们称为“千秋”。传说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时只是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

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汉武帝时因为它与“千秋万寿”这个祝寿词冲突,而改为“秋千”,后来就改为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荡秋千逐渐成为女子嬉戏玩耍的游戏,女子们衣衫裙裾随风飘动,摇曳多姿,甚是好看。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9 13:40

秋千节还是什么节 秋千节又指哪一个节日

清明节。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1991年,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将“荡秋千”列为表演项目,后来吊秋又被列为比赛项目。

秋千这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俗活动,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活跃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蕴涵丰富内容的标本。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草案),同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到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秋千已发展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项目。

秋千比赛规定,只限女子参加,分设单人、双人和团体赛,项目分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高度比赛以在规定的试荡次数内荡达的最高点来计算成绩,触铃比赛是以在规定的高度上和时间内运动员触铃的次数来计算成绩。比赛场地为20米×8米的长方形平坦地面,秋千架高12米,起荡台高1.3米。在高度比赛中,选手均有6次试荡机会,而在触铃比赛中则只限1次。

秋千运动不仅是一项精彩的竞赛运动,更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勇敢精神。同时,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荡秋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锻炼身体和意志,培养勇敢精神,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常见于幼儿园、小学的操场旁,或公园、游乐园中。

2012年5月12日,在韩国丽水世博会的能源公园里,园内的“能源秋千”能将荡秋千的行动转换成能源,游客一边荡秋千一边休息的同时,能使秋千顶端的八音盒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荡秋千技巧:

人在荡秋千,越荡越高,说明机械能是不守恒的而且是不断的增加。那么这个机械能的增量是来自何处的呢?

我们在荡秋千时,如果人站在秋千上不动,荡秋千的运动类似于单摆的运动。当秋千从最低点荡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系统的动能转化为系统的势能,当秋千从最高点荡回到最低点时,系统的势能又转化为系统的动能,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秋千将做等幅摆动。如果要让秋千越荡越高,就必须借助外力,自己荡秋千,就没办法借助外力了,系统也就无法从外界获得能量。只有通过荡秋千的人自己与绳子的内力做功将自己的内能转化为系统的机械能,而人的内力做功又只能靠人在秋千上站起或蹲下来实现。但当人荡到平衡位置时,双手用力拉绳,则绳以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拉人。此力克服人的重力做功使人突然起立,人在此时重心将上移。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此时切向速度未变即动能未变,系统的机械能增加。当秋千从最低点荡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慢慢下蹲,相比于站着,重力对重心的做功会少一些,减少势能的消耗。当人升至最高点时在迅速站起。使重力势能增大。当秋千由最高点荡回到最低点时慢慢下蹲,使其重心下降,此时重心的位置下降,此过程重力仍然做正功。则在一个周期中重力始终做正功。这样,荡秋千的人就可以将自身的内能转化为秋千的机械能。

总之,荡秋千的人应在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迅速站起,然后慢慢下蹲,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再猛然站起,过了最高点后再慢慢下蹲,到了最低点时再猛地站起,以后重复上面的动作,即秋千越荡越高。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9 13:45

秋千节是重阳节还是清明节

秋千节是清明节,不是重阳节。“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另一种称呼。而在清明节时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另一种古老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起源于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来在春秋时期传入了我国中原。

秋千节为何又是清明节

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别称,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秋千节的来历是什么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 ,春秋时期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中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 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在中国北方就有了。

“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a”,均以革”字为偏旁。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a”,均以革“字为偏旁。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等。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秋千手,有时还要举行表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等。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秋千手,有时还要举行表演比赛。荡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乡邻的赞扬。荡秋千的这些日子里,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演比赛。荡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乡邻的赞扬。荡秋千的这些日子里,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触的好机会。

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荡秋千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秋千。

不同年龄的孩子,所适合的秋千也不一样,专家表示,像0到2岁的幼儿,应选择马鞍式的荡秋千,让孩子坐上去像包尿布一样;2到5岁的孩子,应选择轮胎压缩后的块状座位,因为一片式的秋千容易晃前晃后,这时的孩子控制能力还不足;5到12岁的孩子才可以选用在秋千的材质上,家长不可选择铁的椅子,以避免打伤孩子,轮胎皮制成的秋千椅敲到比较不痛,妈咪可以此为优先考量。

2、注意科学的荡秋千方法。

荡秋千的人应在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迅速站起,然后慢慢下蹲,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再猛然站起,过了最高点后再慢慢下蹲,到了最低点时再猛地站起,以后重复上面的动作,即秋千越荡越高。

3、为避免受到伤害,荡秋千时候注意最基本的常识。

双手一定要紧握秋千上的两根长绳;不要从秋千上面跳下来;不要把秋千荡得太高。安全地玩秋千,能增进友谊,就像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妇女,在人们的欢呼、叫好声中荡起了秋千,她们一会腾空而起,一会俯冲而下,尽情地欢乐,长长的裙子随风飘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具体的比赛方法各地也不尽相同,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以高度作为决定胜负的标准。现在有些地方在秋千蹬板下系一个标有尺寸的绳子,以此来测量高度,决定胜负。以荡秋千来增进友谊。

懂视网 时间:2022-11-12 06:24

1、秋千节这天还是清明节。唐代时,荡秋千这个活动已经盛行,并且已经成为了清明节习俗的重要一环。而后来,元明清三代将清明节定为了秋千节,它的这个称呼,因此得来。

2、古时候的秋千大多都是利用强壮的树枝,在它的枝干上分别套下两根粗绳,在粗绳的下端系上一块木板。由于制作十分简易,还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它也深受老百姓们,甚至是皇宫里嫔妃公主们的喜爱。

3、秋千节这天还是清明节。在清明节时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另一种古老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起源于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来在春秋时期传入了我国中原。时间走到唐代时,荡秋千这个活动已经盛行,并且已经成为了清明节习俗的重要一环。而后来,元明清三代将清明节定为了秋千节,它的这个称呼,因此得来。

懂视网 时间:2023-01-20 08:31

1、我国古代有秋千节这天还是清明节。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别称,出自于明代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起源于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来在春秋时期传入了我国中原。

2、古时候的秋千大多都是利用强壮的树枝,在它的枝干上分别套下两根粗绳,在粗绳的下端系上一块木板。由于制作十分简易,还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它也深受老百姓们,甚至是皇宫里嫔妃公主们的喜爱。

3、时间走到唐代时,荡秋千这个活动已经盛行,并且已经成为了清明节习俗的重要一环。而后来,元明清三代将清明节定为了秋千节,它的这个称呼,因此得来。

懂视网 时间:2023-01-20 12:32

1、古代的秋千节还是清明节。

2、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另一种称呼,在清明节时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另一种古老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起源于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来在春秋时期传入了我国中原。

3、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丫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7:45

古代的秋千节还是清明节。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另一种称呼,在清明节时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另一种古老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起源于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来在春秋时期传入了我国中原。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丫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古人荡秋千最初只是在清明、寒食节前后才有所见,而且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儿女游戏之用,直到南北朝时期,荡秋千才流行并盛行于大江南北,荡秋千发展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所以,古代清明节也称“秋千节”。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