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2:0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6:49
1、在原先工艺基础上增加压面次数,辊距尽量使用由大到小压延。
2、减少和面加水量。
3、在原先醒面时间上适当延长。
4、适当减少面扑的用量。
5、使用适当的食品添加剂。
饺子历史起源
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明代称为"扁食";清代则称为"饺子"。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邓州人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6:49
水饺皮起泡问题原因汇总
在使用合适的水饺粉后,仍有气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其原因可归结到工艺上,因此,就面粉粉质情况良好的条件下,将速冻水饺起泡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种原因,如厂家能在可能实现的条件下,适当调整工艺条件,即可抑制速冻水饺起泡。
1. 压面不充分:压面次数少,在工厂操作间,因一次和面量大,部分面粉厂在
面团形成后并不是使用连续辊式压面机,而是醒面分割成小块后只过两到三次辊距很宽压面机,压面次数远远不够,并且上到饺子机时从面带到入馅的形成距离短,因而面皮面筋没有得到充分压延,导致大量气泡。
2. 加水量过大:面粉加水量大时,因此在速冻过程中面筋中间也有更多的冰晶
形成,即导致煮后的水饺皮表面十分不光滑(类似皱纹),也增加了气泡的产生。
3. 由于必须使用面扑,在过压面机时混入面皮中的面扑量也会变大,在面筋行
程中易形成。
4. 醒面时间:在工厂生产过程中,醒面时间随生产线安排一般在30 min以上较
为合适,但这不是一定的。
5. 冷冻环境的改变:速冻隧道的环境有时会影响到水饺皮的质量,调节起来需
要专业技术人员。
6. 水质酸碱度:偏酸性水质比碱性水质易影响起泡多。
因此,根据以上,若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遭遇较棘手的面皮起泡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 在原先工艺基础上增加压面次数,辊距尽量使用由大到小压延。 2. 减少和面加水量。
3. 在原先醒面时间上适当延长。 4. 适当减少面扑的用量。 5. 使用适当的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