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2:04
一念,刹那,霎那,须臾,弹指,瞬间各表示如下:
一、刹那(chà nà)释义:白居易《和梦游春》“愁恨僧祇长,欢荣刹那促”。佛教经典《仁王经》中提到:“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算得事相的生成消灭率为每秒216,000次,或说每次生灭约4.6微秒;和目前科技所能达的飞秒时间尺度相比,或者和物理理论上真空涨落的时间尺度相比,也算是相当大的。关于刹那的长度,佛经中有多种解释:
1、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
2、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又有九百生灭;
3、刹那是算数譬喻所不能表达的短暂时间。
据佛经具体记载,一弹指为二十瞬,一瞬为二十念,一念为二十息,一息为六十刹那,一刹那为九百生灭.传入中国后,口语中具体长度逐渐淡化,仅用来说明短暂时间,犹“一瞬间”。
二、霎那(shà nà)释义:意思是片刻。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霎那 shànà很短暂的一段时间极短的时间;瞬间人生只是在永恒中的一霎那而已。宋 洪迈《夷坚乙志·九华天仙》:“高名显位瞬息尔,泛水轻沤霎那间,难久立。”
三、须臾(xū yú)释义:衡量时间的词语,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与倏然、倏忽、忽然为同义词。根据印度《僧只律》中记载与现代时间单位的换算如下:
1、根据印度《僧只律》中记载:
刹那者为一念, 二十念为一瞬, 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 二十罗预为一须臾, 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2、据此可推算出:1日夜=1天=24小时=1440分钟=800秒;1须臾(30倍数)= 0.033333333天=0.8小时=48分钟=2880秒;1罗预(20倍数)=0.001666667天=0.04小时= 2.4分钟=144秒; 1弹指(20 倍数)=8.33333E-05天=0.002小时=0.12分钟=7.2秒;1瞬(20倍数)=4.16667E-06天=0.0001小时=0.006分钟=0.36秒;1念(1 倍数)=2.08333E-07天 = 0.000005小时=0.0003分钟=0.018秒;1刹那(1 倍数)=2.08333E-07天=0.000005小时 = 0.0003分钟=0.018秒。
四、弹指(tán zhǐ)释义:比喻极短的一瞬间。一弹指的工夫。这里的“指”就是手指,“弹指”就是捻弹手指作声的动作。这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招唤、敬礼、祝咒等。如智文句:“弹指者,随喜也。”《吉藏义疏》则说:“弹指者,表觉悟众生。”这个手势后来也被中华文化所吸收。难怪武侠小说里也有“弹指神功”的武林绝学,现在看来,这门功夫还颇有些禅意。
“弹指”也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的梵语,佛家常用来比喻时光的短暂。
1、捻弹手指作声。佛家多以喻时间短暂。
①唐 王维 《六祖能禅师碑铭》:“饭食讫而敷坐,沐浴毕而*,弹指不流,水流灯焰,金身永谢,薪尽火灭。”
②《翻译名义集·时分》:“《僧祇》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
③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二折:“年光弹指过,世事转头空。”
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吾弹指可得南郡,落得虚做人情。
⑤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一转瞬而即灭,一弹指而倏生。”
⑥ 郭沫若 《北上纪行》诗之五:“弹指人将老,回头憾苦多。”
2、捻弹手指作声。原为 印度 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许诺、警告等含义。
①《法华经·神力品》:“一时謦欬,俱共弹指。” 智顗 文句:“弹指者,随喜也。” 吉藏 义疏:“弹指者,表觉悟众生。”
②《南史·王敬则传》:“ 顺帝 泣而弹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
3、表示情绪激越。
①《新唐书·敬晖传》:“ 晖 每椎坐怅恨,弹指流血。”
②《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四》:“(宇文)招恨不时发,弹指出血。”
③宋 文天祥 《与湖南大帅江丞相论秦寇事宜札子》:“凡怀忠愤,无不弹指。”
④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弇州山人四部稿》:“先人闻报,弹指唾骂,亦为所詗。”
4、换算:一日一夜=30须臾=600罗预=1.2万弹指=24万瞬间=480万刹那/念;一日一夜为800秒,一“须臾”为2880秒,合48分钟;一“弹指”为7.2秒;一“眨眼”为0.43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念”为0.018秒;皆为佛教用语,多为音译。
五、瞬间(shùn jiān)释义:一眨眼的工夫,转瞬之间。形容刹那间,须臾,一眨眼的工夫。也可以作为文学描写中形容时间流逝迅速的单位。
1、近义词:刹时、倏然、霎时、突然、刹那、短暂、倏得、须臾。
2、反义词:漫长、永远、永恒、长期。
六、一念(yī niàn)释义:指极短促的时间。一念,乃指极短之时间单位,或作瞬间,或指某一事甫成就之片刻。‘百一生灭名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或谓‘二十念名为一瞬,二十瞬名为一弹指。’皆泛指极短促之时间。又发起一个意念之间,称为一念顷或一发意顷。指一次之念。梵语eka-citta。念为思念之意,一般有‘心念’、‘观念’、‘称念’等名词。净土宗将‘念’解为‘称念’,故以一念配合一声佛号,称名一句即谓一念。一动念间;一个念头。佛家语。
据摩诃僧祇律卷十七载,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豫(腊缚),二十罗豫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一念约今之零点零一八秒。
据佛经具体记载,一弹指为二十瞬,一瞬为二十念,一念为二十息,一息为六十刹那,一刹那为九百生灭。
总之,“一念,刹那,霎那,须臾,弹指,瞬间”均来自佛经记载。既是佛经里的计量单位,又可以用于文学创作用词。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