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4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35
贝多芬小步舞曲是民间舞蹈音乐体裁。
“小步舞曲”原是流行于法国农村中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后来逐渐进入宫廷,成为贵族舞曲。
自从《小步舞曲》脱离了宫廷舞蹈关系之后,往往常用于奏鸣曲、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成性作品。一般采用三段式写成。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具有鲜明的规格性,乐曲结构完整、排列规范、具有古典舞曲应有的特征。也是长笛演奏家所钟爱的众多小品之一。
扩展资料:
乐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小段构成,第二乐段(中间部分)同样规整地排列着两个小段,充满活泼轻快的情趣。同第一段形成对比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反复。演奏是小段就不再重复了。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是音乐会保留曲目之一。
贝多芬是公认的伟大作曲家,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创作手笔都是那些诸如九大交响曲那样的大手笔,但贝多芬一生也创作了一些短小精悍的音乐小品,其中包括十几首小步舞曲,而《G大调小步舞曲》是其中最通俗、流传最广的一首,成为外国通俗名曲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36
小步舞曲(Minuet)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十九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
法国古老的民间舞曲,17、18世纪流入宫廷,并逐渐盛行于贵族社会。三拍子、中庸速度、风格典雅优美。可以写成的器乐曲,也常用于古组曲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通常为带"三声部中段"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扩展资料
小步舞曲的历史也比较久远,在欧洲流行了差不多有两百年之久。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原先是一种优雅的三拍子民间舞曲,大概是跳舞时舞步跨得很小,所以称为小步舞曲。到165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一个跳舞迷,他很喜欢跳小步舞,于是在宫廷里大肆提倡,没有多久就传遍了欧洲各国。
小步舞曲除了作为伴舞音乐之外,还有专门用来欣赏的,常常用在一些大型乐曲里,作为一个乐章。到了19世纪,欧洲的作曲家们仍然热衷于创作小步舞曲,例如法国作曲家比才在他的《阿莱城姑娘》的配戏音乐里,就有一首很有名的小步舞曲,后来编入《第一组曲》里,原来是在都德的同名话剧第三幕里演奏的,那是一个富有的农家热闹喜庆的场面,所以在优雅之中带有一种朴实的风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36
贝多芬小步舞曲是西欧舞曲的一种。
小步舞曲(Minuet)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十九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
法国古老的民间舞曲,17、18世纪流入宫廷,并逐渐盛行于贵族社会。三拍子、中庸速度、风格典雅优美。可以写成的器乐曲,也常用于古组曲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通常为带"三声部中段"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扩展资料:
特色
小步舞曲既有巴洛克时期那种古雅的风格,又有鲍凯里尼、莫扎特古典时期富有活力而又保持高度优雅的气质。贝多芬是一个创新者,他也有很温柔雅致的小步舞曲,但在交响乐里,他又把小步舞曲写成一种符合他强力性格的、戏剧性的篇章。
19世纪作曲家柏辽兹 · 比才又赋予小步舞曲新的格调,可见光就是小步舞曲就有各种不同的气质和姿态。再从它们的乐器编配来说,主旋律是非常清晰的,低音声部也不难分辨,至于中间的和声声部,只要你留心,多听,也很容易发现它们的踪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37
“小步舞曲”原是流行于法国农村中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后来逐渐进入宫廷,成为贵族舞曲。小步舞曲大多采用3/4拍子,中速,节奏平稳,风格典雅、明快、轻巧。《小步舞曲》脱离了宫廷舞蹈关系之后,往往常用于奏鸣曲、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成性作品。一般采用三段式写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37
出差手边没有乐谱,印象当中应该是复三部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