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4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23:34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1:09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也为了补气养生。
相传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就搭起医棚施医施药,并给大家吃一种叫“祛寒娇耳汤”的食物,人们吃下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逐渐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每到冬至,人们都仿照张仲景制作“娇耳”,慢慢演化成现在的饺子。
吃饺子的好处多多,吃饺子最宜于冬至养生。同时,饺子被赋予了许多吉祥寓意:饺子是一种将谷类、菜果、肉食合理搭配,营养丰富的美食。煮饺子是一种最健康的烹饪方式。饺子五味调和符合中国人“和于术数”、“食饮有节”的养生之道。吃饺子要剁馅儿,剁得越响生活越红火,饺子形似元宝,寓意发财和吉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3:00
进补,数九补一冬,来年能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