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5:45
可燃冰不是冰,而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微观结构为笼型的化合物。可燃冰是其俗称,其外观结构看起来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烧,因此,这种天然气水合物又被称为“固体瓦斯”或“气冰”。
可燃冰作为世界公认的清洁高效的能源,吸引了各国*的关注和资金投入。2017 年 5 月 18 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将会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可燃冰的特点与形成条件可燃冰是由甲烷和水在高压(30 MPa 以上)、低温(0~10 ℃) 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白色固体燃料,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可燃冰燃烧热值高,其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相同质量普通化石燃料的数十倍。1 m3 可燃冰分解后在标准状况下可以生成 1~180 m3 天然气。因可燃冰燃烧值高、使用方便,若其能够实现大规模开采,居民家用灶台、热水器可以用可燃冰替代天然气,甚至还可以用可燃冰替代汽油、柴油、天然气,为汽车等提供动力能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燃冰可以直接使用。
可燃冰最早是由英国化学家普得斯特里于1778 年首次发现,其形成条件是,在至少为 600 ~800 m 深的海床上,大量细菌吞食动植物等有机物残留遗体时分泌释放出甲烷气,且深海下水温较低,压力较高,导致释放出的甲烷气体被水分子包裹,并与沙土混杂物等混掺在一起,形成甲烷冰冻水合物。综上所述,可燃冰的形成必须满足3 个基本条件: 首先温度不能太高; 第二,压力要足够大; 第三,地底要有气源。
可燃冰已经稳定存在上百万年,其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层,少量分布于陆地永久冻土带。若在 0 ℃条件下,压力增至 10 MPa及以上时,一旦水和小分子烃类混合在一起,则会形成一种新的水合物,而深海海底提供了这种天然气水合物产生的必要条件。
正因为可燃冰的形成条件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比较大,结构也比较独特,关于其形成的机理仍在摸索中。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可燃冰将会发生融化,基于可燃冰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结构特性,其有效的开采存在着巨大的难度,因此如何将可燃冰内的甲烷气体提取出来并加以利用成为了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