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1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11:50
在中国灯的历史十分久远,如图,这是灯文化博物馆收藏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凿灯。
在这一时期,无论古人是否有条件大量使用灯,都可以看出对灯(油灯)的基本需求有了硬性要求。该石凿灯三面环高,一面低矮,且可以看出惟这处敲凿痕迹最多,应为刻意完成的。如不是为了让灯芯有个可以放置的地方,那这种设计无疑是很不实用的,因为最低的这点直接影响了容积。
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曾出土过陶灯,如图:
美观。与上图中的石灯相比,这盏陶灯的最大特点无疑就是美观。不仅有匀称的外表,而且还出现了刻痕或为搁置灯芯使用,宽大外凸的灯沿也可能是防止脱手和便于搁置。但可以肯定在设计实用功能的同时,设计者刻意着重了美观的附加需求,这直接证明在当时就已经有了实用审美的基本概念了。
历经夏商周之后,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可见人们开始大量的对灯尝试文字性的记载,甚至专门将其命名。比如《楚辞·招魂》中的“兰膏明烛,华镫错些。”说的‘华镫’并非指华丽的马镫,而是说灯。因为:
《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镫,锭也。从金,登声。——《说文》。按,即登也。古用瓦,后世范金为之,又制此字。”
这种瓦变金的广泛普及,在西汉的《急就篇》(类如千字文的启蒙文)中也有记述‘锻铸铅锡镫锭鐎。’而且,通过《礼记·祭统》附注的:“镫,豆下跗也。” 可以判定,在古时灯的主体仍然被认为是火,而作为其盛具的灯,无论是石陶金哪一种,都是附加的存在。所以我们今日可见文字描述如‘一豆烛光’里,‘豆’或许也代表了对火光的计数,而非等同于盏这种灯具的量词单位。
不过无论是战国时膏镫陶豆又或是汉以后始见的‘锭’,这时的灯具外观发展更多的出现了实用审美以外的艺术需求,且因材质的不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图:
可以看出,比较周时的青铜灯,战国青铜灯有了更高的铸造水准,但两者的大致外观和美观表现上如出一辙,而这盏战国时的玉灯,也可以看出因为在我国至建国前为止,玉器的打磨更多依赖手工,所以其形状天然受到约束,更多以简约大方的外表为基础,古朴雅致是最明显的特征。但无论如何,青铜和玉石的出现,都意味着古人们对灯的追求因其为生活必需品而产生了更多对附加价值的要求。
而到了汉晋时期,由于青铜的大量普及,以及工艺水平的显著提高,我们能看到如长信宫灯、仙人骑兽灯这种在美观以外,出现了虹管吸烟装置的技术性革新。这可以侧证,灯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是经历了‘技术革新>实用审美>艺术创新’这样一个蜕变过程后,再综合完善体现的,它在此时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高科技产物。
前者立灯,后者座灯。并因为其座灯的需求,不仅有虹管吸烟,且还能存储清水进行滤烟,与今日常见的水烟袋是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技术性的设计,在当时也十分普遍,涉及了最粗浅的工业造型设计理念,是最原始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边缘文化,且更多的是由匠人们自行设计,所以我们才会多以‘别具匠心’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它们。
至隋唐时期,人们大力发展各种不同材质(竹木金石陶瓷)的灯具时也有了更多对对地方文化、地区风俗、大众审美和表现*。如唐人韦述《两京新记》记载的:“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以观灯。”
这里的灯,不再是基于实用角度出发的灯,而是花灯,掺杂了上述人们对美需求的艺术作品。代表性的灯具就是‘无骨花灯’,如图:
这种花灯可谓极尽华美,处处皆以奇淫巧技为尊,完全放弃了实用仅仅是为了好看。可作为日常生活用的灯具,却保留了相对朴素的外观,并且应该说放弃了技术革新的追求,只满足了最基本的照明考虑。如图,隋唐时大运河出土文物。
自此以后,日常生活上的灯具虽然历经朝代更迭、审美需求变化,但灯具的技术性发展却可谓极少,大概这也是灯具逐渐从神话中走向世俗,从宫廷中步入人间的切实表现。常见的一些装饰,也不过仅仅是在釉面上画一些飞禽走兽、吉祥图案,但对于特异造型却日益减少。往往每一次造型的变化,更多的是基于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即便是此时的宫灯,也多受民间影响为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11:51
总的讲:从火光-----电转化成光。具体:火把---油灯--蜡烛---汽灯---白炽灯(钨丝的电灯)---日光灯---卤素灯----节能灯----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