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1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8:26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6、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8、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9、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扩展资料:
各类水用途规定:
Ⅰ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Ⅱ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Ⅲ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9:44
1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应超过下表所规定的限量。
项 目 标 准
感 官 性 状 和 一 般 化 学 指 标
色 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度) 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
嗅和味 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
pH 6.5-8.5
总硬度 (以CzCO3,计)(mg/L)450
铁(Fe)(mg/L) 0.3
锰(Mn)(mg/L) 0.1
铜(Cu)(mg/L) 1.0
锌(Zn)(mg/L) 1.0
挥发性酚类 (以苯酚计)(mg/L) 0.002
硫酸盐(mg/L) 250
氯化物(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 (mg/L)1000
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mg/L)1.0
氰化物(mg/L) 0.05
砷(As)(mg/L) 0.05
硒(Se)(mg/L) 00.01
汞(Hg)(mg/L) 0.001
镉(Cd)(mg/L) 0.01
铬(六价)(Cr6+)(mg/L)0.05
铅(Pb)(mg/L) 0.05
银 0.05
*盐(以N计)(mg/L) 20
氯仿*(μg/L) 60
四氯化碳*(μg/L) 3
苯并(a)芘*(μg/L) 0.01
滴滴滴*(μg/L) >1.0
六六六*(μg/L) >5.0
细 菌 学 指 标
细菌总数(个/mL) 100
总大肠菌群(个/L)3
游离余氯 在与水接触30min后应不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
放 射 性 指 标
总σ放射性(Bq/L) 0.1
总β放射性(Bq/L) 1.0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1:18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你好
水质的标准在于水中含的溶解氧,每升不可超过6毫克;水的硬度介于50~200毫克每升,以碳酸钙来计量,如果超过了50~200毫克每升的碳酸钙,那么水质算是超标的;标准质量的水源应呈现的是弱碱性,并且ph值要控制为8~9。
中国水管理处规定,家用自来水的TDS值范围应在300PPM以下;纯水的TDS值范围应在5PPM以下;矿泉水的TDS值范围应在100-200PPM之间。所以自来水水质TDS值范围应在300PPM以下才算合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3:10
水质标准是国家、部门或地区规定的各种用水或排放水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它是在水质基准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法令,是判断水质是否适用的尺度,是水质规划的目标和水质管理的技术基础,对于不同用途的水质,有不同的要求,从而根据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经济水平、损益分析,制定出不同的水质标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5:18
为贯彻《环境保*》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强地表水环境管理,防治水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现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2002年6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颁布。标准名称、编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中国地面水分五大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