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这句话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35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52

”色不自色,因心故色“:一切外在的事物不会自已标定自己"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是因为人们的内心里有了"那个什么"的意识种子,进而,给那些外在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加以人为的定义、定性。举例说明:一个年轻人对着一个20年未出山的阿嬷吹了半天关于他的新手机,阿嬷不解地问:孩子呀,我只知道拖拉机、收音机,还有公鸡、母鸡,你说的“ShouJi"是什么机(鸡)?手机就在眼前,阿嬷却看不到手机,那是因为她没有被植入一个”手机“的种子。而今天的年轻人,一看就知道那个是手机,是某品牌、某型号的手机,其实是在这个现象认知之前,来自报纸、书本、电视、网络宣传广告,来自父母、老师、同学、同事的说教,人们已经被植入了一系列关于手机的若干种子,于是,人们才看得出”那是个手机“,离开了这些种子,手机只是一个眼睛所捕捉到的影像,什么也不是。
”心不自心,因色故心“:心念的生灭、来去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她总是伴随着外境而起的。独头意识(如梦)虽然无须眼耳鼻舌身缘境,然而,她也未离开第八意识里的见分与相分,我们的任何一个念头,一定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境缘,比如:当我们说”红色的西红杮“时,我们的意识中立即现起那个曾经被我们命名为”红色的西红杮“的影像。中国人说到”泰山“就会联想到五岳之一,而一个不了解中国的法国人,却无从联想“泰山”是什么。
上述两句结合起来,第三句就很好理解了:离开了我们的心意识对外境的定义,也就无从生起”泰山“这么一个事物。离开了”泰山“的呈现,人们的心意识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植入一个”泰山”的影像和与这对应的名词、概念(名言种子)。所以,人们的心和心所认知的外境,她们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心意识是无常生灭的,被心意识所认知的外境也是随心而生灭的呀!当我们专注在电脑屏幕上的内容时,窗外的风雨声、车马声常常被我们给屏蔽了。不是声音不存在,不是耳朵失聪,实乃心与境不相应。
更进一步的认知这句话所表达的境界,可以学习佛教典籍《成唯识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52

yuyv16,这部片子,我在不卡网上面看到有啊,你搜索一下 不卡网 或 bukaw 上网站找找吧追问不是

参考资料:不卡网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