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4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2:42
其实在纠结选择CIMA还是选择CPA的时候,得先理清楚二者的方向和侧重点。
CIMA是管理会计,而CPA更多是审计和财务会计,两者在方向上就很不一样。
不过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也许对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理解不是那么透彻。
那我们就简单点,从“有没有用”来分析。其实“有没有用”,无外乎两个方面,1,薪资;2,职位。
先来看CIMA。
CIMA学习的是管理会计,所以跟一般的财务会计学习内容不太一样,它并不局限于会计内容,它涵盖了管理、战略、市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方面面的商业知识和技能。既能聚焦于企业战略管理上的竞争,同时也能立足于战略管理会计。
如果以上你不太理解的话,我说得直白一点,你想做高级决策管理人员吗?你想成为国际商界精英吗?
看这份资料:据著名的财经猎头Robert Half 调查,CIMA 绝大多数会员在大型企业担任董事、经理、 CFO 、 CEO 等中高级管理职位。
下面再附一张2017年CIMA的新大纲,了解一下具体的科目内容,应该会更加清楚。
在中国,CIMA拥有400多家合作雇主企业,包括可口可乐,IBM,联合利华,麦当劳,腾讯,中兴,中海油,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国企、民企。什么叫合作雇主企业,就是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仅会优先录用CIMA会员及学员,部分企业还会将CIMA认证体系嵌入其管理培训生培养方案中。
说完能力培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再来说说薪资。
据2016年7月的数据,CIMA中国会员的人均年薪达到833,828人民币,学员平均年薪高达450,857人民币。
接下来说CPA
CPA,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审计的专业人士,CPA为中国唯一官方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质,唯一拥有签字权的执业资质。
说到这里,那么问题来了,你已经决定了要进入审计行业吗?已经想好了毕业以后就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吗?
很多人选择CPA最重要的原因是CPA有签字权,可实际上会计师事务所里根本不需要很多注册会计师,有几个就可以了,一年的时间能审计多少会计报表?而且就算签字,连senior都没权力签字,想签字还是多熬上几年吧。
其实这两年已经有点CPA泛滥了,据资料现实有约一半的CPA持有人并没有投入到一线的审计岗位中。
而另一方面国内CPA,为了控制通过率,一味的把题出偏,而不在该考察能力的题目上多花心思,我认为这实在不可取。
另外,题主提到CIMA是不是出国方便一些。答案是肯定的。
CIMA拥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了,在世界各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世界银行将CIMA列为管理会计的全球权威机构,并把CIMA作为世界银行内部的财务与会计人员的推荐资格。
而且2012年,CIMA联合AICPA推出了一个新头衔CGMA,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只要你考过了CIMA,再提交相关资料,申请成为了CIMA会员,就可以同时获得CGMA头衔。
至于说具体有哪些好处,我就说两点:
CGMA资质可以与澳洲注册会计师、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协会等资质进行考试科目互免。
英国负责移民资格的*机构将CGMA职业资格评定为硕士学历,在申请“高技术移民计划”时,可获35分评分。
其他的你可以上CIMA官网去查。
说了那么多,其实题主应该先想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当你想清楚自己要主攻哪个方向,选择考取哪个证,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最近才看到这个问题,可能题主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了。
不过,对于那些刚步入大学的年轻人,也许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2:42
你好,我是HUST大四的财务学生,现在已经过了CFA2级和4门CPA,拿到了Princeton的offer,我不是想说我有多牛,只是增加一点可信度。首先,作为大一的你,也许还不太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规划,CIMA是管理会计师,其职业定位,应该是外企中的财务分析师或者会计,而CPA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国内如果不是特别大的企业,财务人员和会计的区分不大,如果你真的想走会计这个方向,那么基本上有公务员,即在审计厅工作,或者去会计师事务所做咨询,或者去审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如果你不了解,自己问老师这几个职业的差别。如果你以后回国内,CPA的认证度的确更高,国内财务最看重两个证书,一是CFA北美注册金融分析师,二是CPA注册会计师。CPA你在本科期间一样可以考,和CIMA不冲突,如果你够牛,一年之内过4门CPA也是可以的。所以不用迷茫,先规划好,你要出国保研考研还是工作,然后规定好大学四年每一年的基本目标。你所学的专业不影响你细微的工作方向,比如财务和会计是两个系,我一样同时拿了CFA和CPA.不懂会计的人怎么可能做财务?不懂财务的会计,只是记账员而已。大一大二最有精力的期间我每天基本只睡4个小时,参加CIMA,小挑,全球学生创新创业挑战赛,做记者,学生会,拼命好好上课考试,成天累成狗,也觉得痛苦迷茫,但是只要方向对了,只要你理解的道理对了,比拼的就是谁坚持的更久,谁执行的更好。要成为一个牛*的人,打游戏什么的是最可怕的,玩物丧志,如果你有一周时间想不出自己在干什么,那你就该醒醒了。
好吧,我不是想说教,只是提醒,我个人觉得,人生只会更累,更难,更有挑战性,什么高考完了大学很爽的话是用来骗小孩子的,一个人成不成熟的标准就是他是否有能力有意识去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责任,做人要对自己负责,做男人要对女人负责,做儿子,要对父母负责。这些都不是说说的,大学如果混了4年,毕业出去拿个四五千块就欢天喜地,我们拿什么负责,没能力很可怕,没眼光更可怕。经济举步维艰的年代马上要来了,这个时代能够存活下去屹立不倒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出国归来,具有新鲜思维的海龟,一种是在本地土生土长,但是具有国际化眼光的土鳖。中国传承的归纳式逻辑思维方式有好有坏,努力学习思辨性思维以及发散的直推的逻辑思维方式会对你帮助很大。
如果迷茫,找一个方向,奋斗,去做,去学,就不会错,切勿玩物丧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2:43
楼上的说的很诚恳,还是要走国际路线,我经常也这么给别人说,但是太多人不认可,很多人局限在自己的小宇宙里了,别的好的东西都接受不了。他们会说CPA有签字权,CIMA没有之类的话。这样就太局限了。其实CIMA的势头是非常迅猛的,再和AICPA合作以后,更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们知道美国的三个非常吸金的证书:CMA,AICPA,CFA。你如果一直走CIMA路线,后期就会身兼AICPA的资格,如果再对数字敏感一些,考过CFA的话,就很全方位了。
再说说出国的事,我昨天刚考完雅思,其实感觉是有帮助的,当然雅思主要考的还是语言能力,专业方面涉及很少,因为你考出国留学资格考试,都是生活大众化的问题,但是在雅思写作的过程中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这次考试是关于工作满意度和稳定度哪个更重要的讨论。我就很快想到了日本,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终身在一个企业里工作的,有着很高的忠诚度,整个企业就像一个family一样。然后对比到了中国人,很普遍的现象是this hill see that mountain is higher.
所以还是应该有一个宏观的意识:再过十几年,会计就会像十几年前的司机一样普及,而不再是一个专业的job,更多的是一个细分市场,而CIMA作为一个有着管理,分析,公司营运等等方面培训的全球化组织,渐渐的会形成了一个standard,而天朝也渐渐的意识到要走国际化,故而CIMA的潜力是不可小觑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2:43
我是CIMA的学生。我觉得有用,但是最好先拿下CPA。CIMA慢慢考,而且等你拿下CPA,会对学习CIMA也有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2:44
我比你更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