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2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6 13:42
一、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只有把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全部销售出去,预付资本的价值得到补偿,才有可能去重新购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只有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全部买到,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它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两个方面。
所谓价值补偿,就是社会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如何出卖,实现其价值的问题。所谓实物替换,就是资本家如何购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和工人如何购买到所需要的消费资料。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经济含义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经济结构调整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理论上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则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
由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其最终产品,主要是提供消费资料的,而工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因此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要使得经济运行平稳高效就应该协调好三大部类产业结构。
结构性问题也正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体现在对投资品供给巨大和由此引起的消费品供给的连动扩大。
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造成第一部类的内部失衡;而通过投资品供给巨大带动的相关消费品的供给扩大,又使得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
表明,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投资的结构要进行较大的调整,也就是说,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实现。对一些出现过热势头的行业,应压缩投资规模。
比如近年来表现在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投资,投机买房者的炒房行为和房地产商大兴商品房建设不仅刺激了住房需求非理性增长还使得房价由于哄抬而不断飙升。
因此,随后*出台的各项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的*以及银行金融体系对于房贷市场的压制*,都是出于压缩热势,使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化。
第二部类内的结构失衡还表现在消费品结构失衡上。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上是远高于高科技产业。虽然改革后这一现状有所扭转,但仍不容乐观。
消费品结构失衡使消费品供给出现扭曲:一方面,传统产品如纺织品、普通家电等大量积压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高科技产品,多附加值产品如电子信息产品等发展较弱。由此看来,消费资料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与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息息相关的。
传统产业的发展,应当注重在关键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开发能力。
改进传统重工业的增长方式、生产方式,推动产业发展的节能、节材、低污染,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在高技术产业中,要加速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加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加速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开发、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
在基础产业中,尤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总之,是要实现以信息产业为带动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升级。
扩展资料: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作用与意义
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是先完成货币资本积累,然后运用这些资本去购买相应的经济资源,使之变成生产要素,进而组织生产。
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初期至今,资金问题仍然是全国各个地区以及各个部门发展经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在发挥作用。
另外,完成了货币资本的积累还需要货币资本的大量集中必须运用于购买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要素,这才会使货币成为再生产的起点。同时,又要合理安排货币资本的结构,否则就是对货币资本积累的浪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资本再生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6 13:43
【答案要点】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追加资本,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就是扩大再生产。理解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问题,不仅要理解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含义,而且要知道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1)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含义。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有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在物质形式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要说明一定时期内已经消耗的资本价值如何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要说明一定时期内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如何替换。具体地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要说明两方面问题:①社会总产品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实现价值补偿。②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实现后,再如何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也就是资本家如何重新获得生产资料,工人和资本家如何获得消费资料,以实现实物的补偿。
(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首先,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式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Ⅱ)。其次,为了进行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①Ⅰ(v+m)>Ⅱc。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②Ⅱ(c+m-mx)>Ⅰ(v+mx)。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与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也就是说,只有当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在满足两大部类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的消费资料后还有剩余时,才能提供扩大再生产所需要追加的消费资料。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首先要了解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即社会总产品是通过三方面的交换来实现的:①第一部类所需的生产资料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得以实现。②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通过第二部类内部交换也得以实现。③第一部类所需的消费资料和第二部类所需的生产资料相交换,各自从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上得到补偿。通过这三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全部在价值和实物上得到了补偿。在此基础上,把握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①第一部类原有可变资本的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来表示:Ⅰ(v+Δv+mx)=Ⅱ(c+Δc)。②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等于两大部类用来补偿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Ⅰ(c+v+m)=Ⅰ(c+Δc)+Ⅱ(c+Δc)。③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等于两大部类用来补偿已经消费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Ⅱ(c+v+m)=Ⅰ(v+Δv+mx)+Ⅱ(v+Δv+mx)。在这三个实现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基本条件,它集中反映了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市场、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二和第三个条件则是由第一个条件派生而来的,其中第二个实现条件反映了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三个条件则反映了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社会对消费资料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共同表明了保持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适当比例关系的重要性。
(4)意义:
第一,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着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
第二,第Ⅰ部类生产为第Ⅱ部类产生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规定着第Ⅱ部类的积累规模和积累率。反之,第Ⅱ部类生产为第Ⅰ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又规定着第Ⅰ部类的积累规模。
第三,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规模,归根结底要受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的物质资料数量的制约。
第四,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6 13:44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Ⅰ(v+m)=Ⅱc。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 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之和,即Ⅰ(c+v+m)=Ⅰc+Ⅱc。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二是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Ⅰ(v+m)+Ⅱ(v+m)。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3) 以上三个条件客观要求的比例关系如果遭到破坏,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经济内容: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则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简单再生产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的一切财富都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非法占有的,从而为解释为什么无产阶级可以用暴力*,把剥夺者的财产剥夺过来提供了理论上、法律上的依据。这就是简单再生产分析的目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其中的“形式”就是“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这三种形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6 13:44
1、只有把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全部销售出去,预付资本的价值得到补偿,才有可能去重新购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只有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全部买到,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它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两个方面。所谓价值补偿,就是社会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如何出卖,实现其价值的问题。所谓实物替换,就是资本家如何购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和工人如何购买到所需要的消费资料。
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经济含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经济结构调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理论上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则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
拓展资料: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条件:
1、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2、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Δv+m/x)=Ⅱ(c+Δc)。这里,Δ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Δ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这个条件表明,在扩大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
4、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也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一是Ⅰ(c+v+m)=Ⅰ(c+Δc)+Ⅱ(c+Δc)。这个条件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二是Ⅱ(c+v+m)=Ⅰ(v+Δv+m/x)+Ⅱ(v+Δv+m/x)。这个条件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5、马克思关于资本运动和再生产的理论,虽然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做具体分析,但却包含着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共同规律,撇开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和管理也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