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5:1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07:43
1、紫苏籽油(紫苏油)是一种高不饱和度的天然油脂,对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血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持久作用。
2、α-亚麻酸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二十碳5烯酸(EPA)和二十二碳6烯酸(DHA),它就是深海鱼油的主要成份,因此又叫植物深海鱼油,比深海鱼油更好的是它不含胆固醇,EPA和DHA具有降血脂和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3、国外研究表明,α-亚麻酸还有抗过敏和在逆境中提高适应能力及抑制某些癌细胞的作用。它在人体内不能自主合成,需由食物供给。
扩展资料:
紫苏籽油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高温烹饪,以防止α-亚麻酸被破坏。
2、紫苏粘油是食用油,不能吃完后又喝生水。
3、刚开始先从每天5ml少量服用,等适应后再增加到*每天10-15ml的正常量。也可以每天15ml的正常量,分几次食用。
4、为防止紫苏籽油接触空气而被氧化,开盖后请及时盖好。
5、开瓶后请放冰箱冷藏,开盖后30天内吃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苏籽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07:44
紫苏又名桂荏、赤苏、白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 [紫苏的药用价值] 紫苏以嫩叶供食用,营养丰富,除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类较高外,还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有机化学物质,据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根、茎、叶、花萼、及果实均可入药,有散寒、理气、解鱼蟹毒的作用。用紫苏业煮鱼蟹,可增加香气和美味。还有健胃、发汗、镇咳去痰、利尿、净血、镇定作用,可治疗风寒感冒、头疼、胸闷等症。紫苏汁液可供糕点、梅酱等食品染色之用,是天然色素原料。嫩叶还可生食、炒食、做汤、制酱,植株可腌渍,可以出口,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外销蔬菜。 [紫苏大叶的营养成分] 紫苏大叶中促蛋白含量高达22%以上,脂肪5%,粗纤维14.4%,钙1.1%,磷0.27%,氨基酸种类齐全,既含有*必需的8种氨基酸,又含有儿童必需的10种氨基酸。 科学家对紫苏的近百种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紫苏籽中的à--亚麻酸是维持大脑神经系统功能所必需的因子,具有抗血栓、降低血压、减肥、降血脂的作用,预防癌变和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提高学习记忆力和视力功能、改变过敏体质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07:44
紫苏油主要功效有:预防及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清除自由基、健脑,促智,提高思维能力。 紫苏油由于含α-亚麻酸特别高,属于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降低血压、抗凝溶栓,改善心脑血管疾病。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合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须的而又无法合成的脂肪酸。紫苏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达90%以上,其中α-亚麻酸是ω-3能显著降低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而EPA是脂肪酸合成酶的抑制剂,能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减少TG和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脏的合成,从而隆低血浆中的甘油三脂水平。ω-3还可以减少食物中的胆固醇吸收,与胆固醇结合形成胆固醇脂并分解成胆酸,使胆固醇由粪便中排出。 α-亚麻酸的降压作用:因α-亚麻酸在代谢中形成ω-3,并经去饱和酶作用形成EPA(20.5ω-3)和前列腺素。 抗血栓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血液流动性。紫苏油含有维生素E,黄酮物质、类胡萝卜素,可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功能。 抑制过敏,紫苏油对过敏和炎症有抑制效果,还可抗衰老、抗自由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07:45
紫苏 开放分类: 植物、中草药、香料、幽城幻剑录、野菜 紫苏zǐsū 是一种可药用的植物的名称,也是一位小说作者的名字 药用植物紫苏 别名: 赤苏、红苏、黑苏、红紫苏、皱紫苏等。 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ltt.var.arguta Benth.Hand.-Mazz.」的带叶嫩枝。以茎、叶及子实入药。紫苏属于综合交叉商品即可药用,是临床常用药,又能食用,入药形式以茎称紫梗,叶又称苏叶,解表,子又称苏子、黑苏子、赤苏子,是苏子降气汤的重要成分。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我们做平菇拟菌实验时,发现紫苏拟菌效果很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长江以南各省有野生,见于村边或路旁。 植物特性 紫苏高60~180厘米,有特异芳香。茎四棱形,紫色、绿紫色或绿色,有长柔毛,以茎节部较密。单叶对生;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长7~21厘米,宽4.5~16厘米,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先端渐尖或尾状尖,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或两面绿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脉上被贴生柔毛;叶辆长2.5~12厘米,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2花,组成项生和腋生的假总状花序;每花有1苞片,苞片卵圆形,先端渐尖;花萼钟状,2唇形,具5裂,下部被长柔毛,果时等膨大和加长,内面喉部具疏柔毛;花冠紫红色成粉红色至白色,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眩恍廴?枚,2强;子房4裂,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棕褐色或灰白色。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 的嫩叶,又称白苏。一年 生草本植物,嫩叶凉拌或作汤。 紫苏嫩叶每百克含水分85.7 克,蛋白质3.8 克,脂肪1.3 克,碳水化合 物6.4 克,磷44 毫克,铁2.3 毫克,胡萝卜素9.09 克,维生素B10.02 毫克, 维生素B20.35 毫克,尼克酸1.3 毫克,维生素C47 毫克,还有挥发油等物质 具有特异芳香。 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治感冒风寒、 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本草纲目》载“行气宽中,清痰利 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注意: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食。 紫苏子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种子。种子出油率高达45 %左右,油中亚麻 酸占62.73 %,亚油酸占15.43 %,油酸占12.01 %。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高达 25 %,还含有谷维素、维生素E 、B1 、甾醇、磷脂等。 紫苏子性味辛温,具有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效。治咳逆、痰喘、 气滞、便秘。气虚、阴虚久咳、脾虚便搪者忌食。 【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 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紫苏 (一)概述 紫苏,别名荏、赤苏、白苏、香苏等,学名 Perillafrutescens L.,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中国,如今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 紫苏在我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 (苏叶)、梗 (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近些年来,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