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35
共10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1:33
一,“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是一句古代俗语,指的是人在年少的时候不应该读《水浒传》,年老的时候则不应该读《三国演义》。
二,“少不读水浒”一方面是因为水浒里面主要是江湖义气,兄弟感情,一言不合就造反,水浒传中一味好勇斗狠,少年人读之无益,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徒增长其好勇斗狠的毛病。
另一方面是因为《水浒》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反映出的故事发生和创作时代的苦难,带有一定的灰暗色调,少年读了可能会感到前途的渺茫,产生悲观情绪。
三,“老不读三国”是因为三国是权谋之术,老年人人生经历多,只能进一步使其心机深沉、贪得无厌。深谙世故的人读《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所以老不读三国。
“老读《三国》泪空垂”,上了年纪的人读《三国》,常常会唤起当年纵横四海、气吞八荒的豪情壮志,产生英雄迟暮的感慨,无奈一把辛酸老泪,所以老不读三国。
“犹言年纪到了这地步,经历颇多,不宜再看三国——看到各种图人的计谋,不免缅怀自己的遭遇,吃了别人不少亏,猛然觉醒,徒增愤恨而已;或因学习了那一套,用以对人,甚至进行报复,都非美事,所以认为不如废卷。
扩展资料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说白了就是营造一个适合各自成长时期的的精神环境。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因为少读水浒容易学梁山好汉的义气,不好好学习去混*,老不读三国怕老了读起来感慨壮志未酬,英雄迟暮。
李渔有言曰:“演义一书之奇,足以使学士读之而快,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亦快;英雄豪杰读之而快,凡夫俗子读之而亦快。”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2:51
金圣叹曾经说过,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呢?
因为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也因为水浒里多打打杀杀,意气用事,怕年轻人学坏,三国多杜撰,读过正史的人觉得夸张太过。
中国自古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
这前句话好懂: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而《水浒》呢,又专以攻城破狱为能事,以打家劫舍为豪举,如果年轻人看了《水浒》,领悟了其中津津乐道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那一套,碰了镇关西就打,遇了潘金莲就杀,那还不天下大乱?安定团结的*局面还要不要?虽然也有伟人说过“天下大乱,形势大好”,可那前提是“乱了别人,好了自己”,如果乱的就是自己、好的又是别人,那还是不乱的为好——此所谓“少不读水浒”。
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呢?照孔子的说法“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欲耳不逾规矩”,年纪大了就是随心所欲都会不逾规矩,看看三国有什么要紧的?难道老头子看了三国,就会像钱锺书在《围城》里形容老头子谈恋爱如老房子着火一样烧起来没救?还是老头子看了三国,就会个个变成曹操?曹操也不老呀,再说要变曹操早变了,何至于到老了看了三国后再变?
“老不读三国”这种说法看似振振有辞,其实却不耐推敲:首先,说老头子本来就坏,有些一篙子打落一船人的扩大化嫌疑——老头子中固然有康生、林彪等坏蛋,不还有孔夫子、海青天这样的好人么?其次,年轻人看了三国,使起坏来,不更可怕么?他们比起老头子来有精力,有野心,又有机会。
于是,又有人说,之所以“老不读三国”,是因为三国时代的权谋相争勾心斗角,对于一个阅历毕生的老者来说,会增添过多的利益计较,而减少其作为迟暮之年应有的豁达恬淡。
还有个叫石昌渝的老先生讲得更有意思:“老不读三国”,是因为古时候老的概念跟现在不一样,现在老一般认为60岁以上,西方发达国家65岁以上才算初老,中国古代什么时候算老呢?因为古人的寿命比较短,所谓“老不读三国”,是指30岁以上成年人、有*头脑的人,不让读三国。为什么?怕你推翻他统治。
杂文家高旅另有说法,他认为“老不读三国”是:“犹言年纪到了这地步,经历颇多,不宜再看三国——看到各种图人的计谋,不免缅怀自己的遭遇,吃了别人不少亏,猛然觉醒,突然愤恨而已;或因学习了那一套,用以对人,甚至进行报复,都非美事,所以认为不如废卷。”这种说法较为平和折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4:26
古代俗语,意为少年不应读水浒,老年不应读三国。指年少的时候不读《水浒》,上年纪后不应该读《三国》的俗语
少不读水浒 解析
解释一: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学里面的英雄好汉,形成不良的习性,所以少不读水浒。
解释二:因为《水浒》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反映出的故事发生和创作时代的苦难,带有一定的灰暗色调,少年读了可能会感到前途的渺茫,产生悲观情绪。
老不读三国 解析
原因一:“老读《三国》是为贼”,“贼”,奸诈之义。深谙世故的人读《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所以老不读三国。
原因二:“老读《三国》泪空垂”,上了年纪的人读《三国》,常常会唤起当年纵横四海、气吞八荒的豪情壮志,产生英雄迟暮的感慨,无奈一把辛酸老泪,所以老不读三国。
原因三:“犹言年纪到了这地步,经历颇多,不宜再看三国——看到各种图人的计谋,不免缅怀自己的遭遇,吃了别人不少亏,猛然觉醒,突然愤恨而已;或因学习了那一套,用以对人,甚至进行报复,都非美事,所以认为不如废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6:17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这句话中的不看并不是说不要去看,而是指你的心态
少年人血气方刚,好勇斗狠,而水浒恰恰就是对侠义对热血对快意恩仇的一种描写,因此所谓少不看水浒是怕少年人在看了水浒后冲动行事,凡事不考虑后果.
老不看三国,是因为一直都说老谋深算,人活的老自然经历的多,在人生历练的辅助下老年人本就进入了一种大智慧的状态,然而三国描写的正是一种智慧的较量,互相算计,因此怕老年人看过后把大智慧用来与人算计
其实这种说法本无什么意义,就是教导人们要正确的看待问题,看水浒也好,三国也好,我们应该看的是书中正面的意义以及对古文化的膜拜
另外,在现在的社会,因为文化环境的差异变化,水浒对当今少年人的影响已经没有想像那么大了
与其说少不看水浒不如说让现在的孩子少看一些好勇斗狠的偶像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8:25
古代俗语,意为少年不应读水浒,老年不应读三国。指年少的时候不读《水浒》,上年纪后不应该读《三国》的俗语。
解释一: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学里面的英雄好汉,形成不良的习性,所以少不读水浒。
解释二:因为《水浒》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反映出的故事发生和创作时代的苦难,带有一定的灰暗色调,少年读了可能会感到前途的渺茫,产生悲观情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20:50
水浒传尽是兄弟重义,打打杀杀,少年性子未定,看了容易学习模仿,不利于他们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故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是因为三国历史风云诡异,沧桑悲怆,老来读三国如同回顾人生苦悲,再增伤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23:31
年轻人不要读水浒,因为读了容易冲动;
老年人不要读三国,因为各种计谋费脑筋,读了容易头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0 02:29
少年时期不要打打杀杀,老年时期不要勾心斗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0 05:44
老了不读三国:因为年纪大了经历比较多读三国明白很多道理再结合自己失败往事发现自己错了、每每想起总是痛不欲生、然后余生又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去重来去改变过去、所以还是不要去看除非看完立马信佛🙏、意思是应该年轻的时候读三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0 09:15
这是一句俗语,也就是民间人们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适宜阅读对象的基本评价。
《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也就是说人在壮年的时候,精力旺盛,有激进的进步热情,这个时候最要注意的是戒除争斗。而《水浒传》中多是一些行侠仗义、勇猛好斗的人,如果血气方刚的少年人读它,更容易跟人争斗,所以说:“少不读《水浒》”。
同样是《论语·季氏》说:“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这是儒家修身的说法,从一个更现实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经历了大半辈子风风雨雨,大多深谙世事,如果这时候再去阅读处处阴谋暗算、勾心斗角的《三国演义》未免更加工于心计,贻害于人。所以说:“老不读《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