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4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4:11
防止儿童肥胖症的方式:
1、平衡饮食搭配
吃荤还要吃蔬菜水果,肥胖症的孩子大多数都喜美味肉,而讨厌吃蔬菜水果,这促使肥胖症宝宝的一些营养成分欠缺很比较严重。
因而,父母应慢慢塑造孩子全都吃的良好的习惯。孩子的饮食结构非常少是先天性的,大多数在于后天父母的榜样。当你告知孩子某些食材既营养成分又美味可口,而自身每回都逃得远远地的,反倒会让孩子对它更为抵触,进而造成宝宝的挑食。
因而,父母在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的那时候,自身还要搞好楷模。
2、不必暴食暴饮
少吃多餐,在幼稚园,孩子们用餐有时候有点儿,并且妈妈不断向教师交代,孩子吃得类似了就无需给了。在家中,妈妈也应当留意,不要见到孩子喜爱吃啥就不限量地让孩子吃,以防把孩子的胃撑变大,那样会使孩子吃得越多。一般两餐饭的间距可以让孩子吃些新鲜水果,以防来到用餐时,孩子因为饥饿吃得过多。少看电视剧,加强锻炼,用餐的时候,电视机里放的大多数是动画片,因而,以便让孩子清静、顺利地用餐,父母就要孩子边看电视剧边喂饭,可是那样做并不太好,那样非常容易造成喂食过多。此外,父母可以发现生活中,爱看电视,少健身运动的孩子大多数较为胖。
患了儿童肥胖症的少年儿童要减肥,不倡导节食减肥,由于少年儿童处于发育过程,一定要确保充足的营养成分。在进餐层面少一些油腻感,多一点口味淡。除此之外,进餐的速度比较慢一些,尽可能少食多餐。
最先父母要让孩子了解到肥胖的危害,肯定不能岐视肥胖症的孩子,更不可以在平常的言语和行为中伤害肥胖症孩子,让孩子了解肥胖的危害有多种多样方法,带她们去一些健身运动场地,试着让她们玩各种各样她们很感兴趣的手机游戏,为此来激起孩子自身减肥的心理状态。
4、父母、老人的建议要统一
最先,要获得全部家庭主要成员的建议统一,特别是在是父母亲辈的。要不然她们一优柔寡断,父母一边催促孩子减肥,父母亲在身后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多多的,乃至立即对父母的作法立即给予否认,那麼,减肥之途必然摩擦阻力重重的。
多喝水果汁和水,少喝甜饮品,肥胖症的孩子大多数喜欢喝可乐、可乐等汽水,这种饮品含糖量多、含发热量高,喝醉了,宝宝不长胖才怪。
因而,操纵宝宝喝汽水是防止小儿肥胖的有效途径。平常,妈妈应尽可能用不含糖量的水果汁和冷水来替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5:29
儿童体重控制的重点是防止体重增加,而不是积极减轻体重。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儿童肥胖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肥胖症的预防必须从婴幼儿做起,最好是从妊娠末期就开始。
孕妇在妊娠末期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营养咨询,既要保证母婴的营养需要,又不能造成营养过剩。否则,容易产生超重儿。幼儿出生后到1 岁间,为脂肪细胞增生的敏感期,在这一阶段脂肪细胞迅速增生。5 岁以内营养过剩最易引起脂肪细胞过度增生肥大而导致肥胖。在婴儿期,尽量做到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以满足小儿正常需要,不要因追求高营养过分添加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填鸭式”
的喂养方法会造成小儿营养过剩,后患无穷。儿童肥胖症的预防重点在于培养正确的进食习惯,避免糖果、糕点、含糖饮料和干果类零食摄入过多。家长切勿迁就孩子经常到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就餐。快餐多为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类食品,加上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烹调油,这些都是导致肥胖的因素。儿童成长到青春期,脂肪细胞的增生又到了相对敏感的时期,发生肥胖的机会增高,转为*肥胖的机会也增多,因此也是预防肥胖症的重点时期。及时纠正孩子只吃荤菜、不吃蔬菜的偏食习惯,适当*高脂肪、高糖类的食品,使儿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睡前不吃高热量的点心或巧克力等食品。家长应以身作则,营造一个合理膳食的家庭环境,这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预防肥胖症。
(2)鼓励儿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因为许多肥胖儿童,并不比正常儿童吃得多,而主要是运动比其他孩子少的缘故。而且,单纯通过*食量来预防儿童肥胖症可能会造成儿童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加强体育活动是预防儿童肥胖症的关键。体育锻炼贵在养成习惯,长期坚持不懈。
为预防儿童肥胖症,家长应督促孩子锻炼身体,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强的特点,选择儿童喜爱的安全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打球、做操等,激发孩子的锻炼热情。而家长、老师与儿童一起锻炼,经常给予鼓励和赞扬,使孩子乐在其中,是使孩子养成持之以恒锻炼习惯的好方法。
(3)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儿童从小做到作息有规律,早晨不赖床,看电视有节制。看电视太多,沉迷于电子游戏都会对健康不利,容易引起儿童肥胖症。长时间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处于消耗热量最少的静态,导致体内脂肪积聚。
总之,肥胖不是儿童健康的象征,肥胖儿童到成年时患肥胖症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正常体重的儿童。而儿童一旦患上肥胖症,其治疗难度也大于成年肥胖者。因此,积极预防儿童肥胖症就显得极其重要。家长应了解儿童肥胖症的科学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肥胖的发生。不要等孩子患上肥胖症再去减肥,那样将会事倍功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7:20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5%~18%,女性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关于肥胖的评估方法,包括人体测量学、双能X线吸收法、超声、CT、红外线感应法等多种。如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外因以饮食过多而活动过少为主。热量摄入多于热量消耗,使脂肪合成增加是肥胖的物质基础。内因为脂肪代谢紊乱而致肥胖。
1.遗传因素
人类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有研究认为,双亲中一方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约为50%;双亲中双方均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上升至80%。人类肥胖一般认为属多基因遗传,遗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个易发的作用。肥胖的形成还与生活行为方式、摄食行为、嗜好、气候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2.神经精神因素
已知人类和多种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对侧核,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二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当下丘脑发生病变时,不论是炎症的后遗症(如脑膜炎、脑炎后),还是发生创伤、肿瘤及其他病理变化,如果腹内侧核破坏,则腹外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贪食无厌,引起肥胖。反之,当腹外侧核破坏,则腹内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厌食,引起消瘦。
3.内分泌因素
许多激素如甲状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等可调节摄食,因此推想这些激素可能参与了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机制。肥胖者对胰岛素抵抗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使胰岛素受体降调节而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胰岛素分泌增多,可刺激摄食增多,同时抑制脂肪分解,因此引起体内脂肪堆积。性激素在单纯性肥胖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作用。
进食过多可通过对小肠的刺激产生过多的肠抑胃肽(GIP),GIP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在垂体功能低下,特别是生长激素减少、促性腺及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引起的性腺、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可发生特殊类型的肥胖症,可能与脂肪动员减少,合成相对增多有关。临床上肥胖以女性为多,特别是经产妇或经绝期妇女或口服女性避孕药者易发生,提示雌激素与脂肪合成代谢有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皮质醇分泌增多,促进糖原异生,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于是脂肪合成增多,而皮质醇促进脂肪分解。
4.棕色脂肪组织异常
棕色脂肪组织是近几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与主要分布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白色脂肪组织相对应。棕色脂肪组织分布范围有限,仅分布于肩胛间、颈背部、腋窝部、纵隔及肾周围,其组织外观呈浅褐色,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白色脂肪组织是一种贮能形式,机体将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形式贮藏于间,机体需能时,脂肪细胞内中性脂肪水解动用。白色脂肪细胞体积随释能和贮能变化较大。棕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棕色脂肪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上两种情况分别称之为摄食诱导产热和寒冷诱导产热。当然,此特殊蛋白质的功能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棕色脂肪组织这一产热组织直接参与体内热量的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
5.其他
如环境因素等。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单纯性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约1/2成年肥胖者有幼年肥胖史,一般呈体重缓慢增加(女性分娩后除外)。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地增加,应考虑继发性肥胖。男性脂肪分布以颈项部、躯干部和头部为主,而女性则以腹部、下腹部、*乳房及臀部为主。
肥胖者的特征是身材外型显得矮胖、浑圆,脸部上窄下宽,双下颏,颈粗短,向后仰头枕部皮褶明显增厚。胸圆,肋间隙不显,双乳因皮下脂肪厚而增大。站立时腹部向前凸出而高于*平面,脐孔深凹。短时间明显肥胖者在下腹部两侧、双大腿和上臂内侧上部和臀部外侧可见细碎紫纹或白纹。儿童肥胖者外生殖器埋于会阴皮下脂肪中而使*显得细小而短。手指、足趾粗短,手背因脂肪增厚而使掌指关节突出处皮肤凹陷,骨突不明显。
轻至中度原发性肥胖可无任何自觉症状,重度肥胖者则多有怕热,活动能力降低,甚至活动时有轻度气促,睡眠时打鼾。可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临床表现。
2.其他表现
(1)肥胖症与心血管系统肥胖症患者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的几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其发生率一般5~10倍于非肥胖者,尤其腰围粗(男性>90cm,女性>85cm)的中心型肥胖患者。肥胖可致心脏肥大,后壁和室间隔增厚,心脏肥厚同时伴血容量、细胞内和细胞间液增加,心室舒张末压、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均增高,部分肥胖者存在左室功能受损和肥胖性心肌病变。肥胖患者猝死发生率明显升高,可能与心肌的肥厚、心脏传导系统的脂肪浸润造成的心律失常及心脏缺血有关。高血压在肥胖患者中非常常见,也是加重心、肾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体重减轻后血压会有所恢复。
(2)肥胖症的呼吸功能改变肥胖患者肺活量降低且肺的顺应性下降,可导致多种肺功能异常,如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临床以嗜睡、肥胖、肺泡性低通气为特征,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肺心综合征,由于腹腔和胸壁脂肪组织堆积增厚,膈肌升高而降低肺活量,肺通气不良,引起活动后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低氧、发绀、高碳酸血症,甚至出现肺动脉高压导致心力衰竭,此种心衰往往对强心剂、利尿剂反应差。此外,重度肥胖者尚可引起睡眠窒息,偶见猝死。
(3)肥胖症的糖、脂代谢进食过多的热量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肥胖症的脂代谢表现得更加活跃,相对糖代谢受到抑制,这种代谢改变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肥胖症脂代谢活跃的同时多伴有代谢的紊乱,会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等。糖代谢紊乱表现为糖耐量的异常和糖尿病,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范围20%者,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1倍以上。当BMI>35kg/m时,死亡率约为正常体重的8倍。
(4)肥胖与肌肉骨骼病变①关节炎: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由于长期负重造成,使关节软骨面结构发生改变,膝关节的病变最多见。②痛风:肥胖患者中大约有10%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容易发生痛风。③骨质疏松:以往的观点认为肥胖者骨质疏松并不多见,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肥胖者脂肪细胞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和炎性因子,可能会加重肥胖者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
(5)肥胖的内分泌系统改变①生长激素:肥胖者生长激素释放是降低的,特别是对刺激生长激素释放因子不敏感。②垂体-肾上腺轴:肥胖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是增加的,分泌节律正常,但峰值增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也有轻微的增加。③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肥胖者多伴有性腺功能减退,垂体促性腺激素减少,睾酮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降低。男性肥胖者,其血总睾酮(T)水平降低,但轻中度肥胖者,游离睾酮(FT)尚正常,可能是由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减少所致。而重度肥胖者FT也可下降。另外,脂肪组织可以促进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所以肥胖男性部分会出现乳腺发育,肥胖女孩,月经初潮提前。成年女性肥胖者常有月经紊乱,无排卵性月经,甚至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率高。④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肥胖者甲状腺对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反应性降低,垂体对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的反应性也降低。
治疗
治疗的两个主要环节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继发性肥胖症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各种并发症及伴随病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1.行为治疗
通过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肥胖症及其危害性有正确的认识,从而配合治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自觉地长期坚持是肥胖症治疗首位及最重要的措施。
2.控制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
轻度肥胖者,控制进食总量,采用低热卡、低脂肪饮食,避免摄入高糖高脂类食物,使每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多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如能使体重每月减轻500~1000g而渐渐达到正常标准体重,则不必用药物治疗。
中度以上肥胖更须严格控制总热量,女性患者要求*进食量在5~6.3MJ(1200~1500kcal)/d,如超过6.3MJ/d者,则无效。男性应控制在6.3~7.6MJ(1500~1800kcal)/d,以此标准每周可望减重1~2磅。食物中宜保证含适量必需氨基酸的动物性蛋白(占总蛋白量的三分之一较为合适),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不少于1g。脂肪摄入量应严格*,同时应*钠的摄入,以免体重减轻时发生水钠潴留,并对降低血压及减少食欲也有好处。此外*甜食、啤酒等。如经以上饮食控制数周体重仍不能降低者,可将每日总热量减至3.4~5MJ(800~1200kcal)/d,但热量过少,患者易感疲乏软弱、畏寒乏力、精神萎顿等,必须严密观察。据研究,饮食治疗早期蛋白质消耗较多,以致体重下降较快而呈负氮平衡,当持续低热卡饮食时,发生保护性氮质贮留反应,逐渐重建氮平衡,于是脂肪消耗渐增多。但脂肪产热量约10倍于蛋白质,故脂肪组织消失量明显少于蛋白质组织量,而蛋白质相反合成较多时,反可使体重回升,这是人体对*热卡后的调节过程。因此饮食治疗往往效果不显著,在此情况下,宜鼓励运动疗法以增加热量消耗。
关于活动量或运动量的制定应该因人而异,原则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3.药物治疗
对严重肥胖患者可应用药物减轻体重,然后继续维持。但临床上如何更好地应用这类药物仍有待探讨。用药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因而选择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必须十分慎重,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衡量可能得到的益处和潜在的危险作出决定。
4.外科治疗
空回肠短路手术、胆管胰腺短路手术、胃短路手术、胃成形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及胃气囊术等,可供选择。手术有效(指体重降低>20%)率可达95%,死亡率<1%。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术前并发症可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或治愈。但手术可能并发吸收不良、贫血、管道狭窄等,有一定的危险性,仅用于重度肥胖、减肥失败又有严重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有可能通过体重减轻而改善者。术前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作出充分估计,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肺功能等,给予相应的监测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