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语文质量分析怎么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1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4:19

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2009~2010年度,我担任两个理科普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201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针对10年高考我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考试结果分析:

  高考语文成绩:高三(3)班均分98.1,高三(4)班均分99。两个班的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四班与平时教学情况及模拟情况相符,成绩相对稳定。这次仍保持普通班第一。原因分析:四班积极性高,三班最后略有浮躁,造成部分学生作文没能认真审题,有的甚至跑题。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与我们以往的模拟试卷形式上没有变化,内容上看似简单其实不好得分。社科文容易读懂,但选择时干扰项较多,不易得分。文言文阅读相对简单,据了解答题情况较好。难度较大的是表达题中的仿写和作文。仿写带有一定深度的理性思考,平时懒于思考的人就束手无策了。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作文。高考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寓言故事,故事的核心与责任有关,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材料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大,没有明确给出一个固定的话题,不过考生只要注意故事后面的提示,就不难作答。在构思方面,既可以从“继续奋斗”方面切入,亦可以从“执著”精神方面入手。不过对考生而言, 可以发表议论、可以描述一次创造的经历、可以叙写关于创造的情怀、可以编写故事等。 以及“在现实生活中, 生活优裕,条件改善,但仍要继续奋斗。”等稍深刻的主题,再加上准确而又形象的表达,相信会得高分的。

从总体情况上看,此试卷注重是对学生的知识面够不够广博的考核,注重的是能力应用的考核,注重的是对阅读能力的考查,是淡化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考核。所以平时阅读量少,阅读理解能力弱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 

(三)存在的问题

学生普遍反映今年的表达交流难度较大。因此在备考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或放开视野,关注形势发展;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要尽量减少非能力性考查的题目,逐步减少纯粹考记忆的题目,适当减少一些纯知识内容的考查;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媒体上、阅读材料中精心选择语用材料,进行语言表述训练,把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2010高考选考的两类现代文阅读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解读,答案灵活开放,贴近生活。但在平时考试中,学生普遍反映不知如何下手。新增的探究题型虽然没有很多现成的资料,但有关探究内容在教材中却有所体现,所以探究题型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依纲靠本”。可以把教材的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章)当作考点复习的例子,然后依据高考考点变成考题。也可以把课后练习题或根据“探究能力”层级的考查把平时在教学中依据教材进行的探究活动变成考题。教师要注意传递有关的探究基本知识,讲授解决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技巧。例如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探究题的答题,其实大致包括下列要素:自己对题目所表明的观点、人物性格特征、小说塑造人物所运用的手法、小说塑造人物的意义或作用(包括对主题所起的作用)。探究题是同理解、分析、鉴赏、评价等能力结合起来解答的。通过这些符合学生实际、具有代表性且学生熟悉的探究题目的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更好备战高考。

  (四)改进措施: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同时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三个目标同步发展。长期性目标重在习惯培养。如在词句的理解与运用、文章的朗读与背诵、工具书的运用等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方面,我们要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上下功夫。

二是能力性目标重在方法培养。如培养阅读能力时,加强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质疑、解疑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的语文学习能力。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读书时不知要注意什么、不知要做什么、不知从何做起的情况,应结合具体课文教给学生理清思路、领会内容、抓住重点、品评语言等读书方法。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具有相对的感受、理解、分析、欣赏、评价等能力。 

   三是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继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字要规规矩矩地写,字要规规矩矩地写,字要规规矩矩地写,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本质上说,“破”字指的是把书的感情、内容、结构、语言和写法等读通读懂了。

四是隐性目标重在兴趣培养。鼓励学生多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同时,加强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正视学困生的能力,从一点一滴做起,针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予以表扬,提高信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4:20

  高中语文成绩分析
  一、 试题简评
  本次语文试卷题型包括基础知识题、古诗文阅读题、阅读题、语言表达题、作文题等六大题,总分150分。考试题型与高考稍有不同,总体难度不高。
  二、成绩统计人数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是基础知识题,重点考了字音的考查,成语的运用,病句的辨别,句子衔接。涉及到的考试能力要求包括:识记、理解和表达、应用。这一大题难度不大,学生一般能答对2题以上,最好的是全部答对。
  
第二大题是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三部分。文言文阅读节选自《隋书》,考查对文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分析等综合能力。从答题情况看来,这一题也答得较理想,4道选择题中学生普遍能答对2—3题,还有同学拿到满分。8分的翻译与断句题最高拿了6分。诗歌鉴赏比较简单,考的是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学生能体会人物的情感,对画面的描述也比较到位,6分的题目较多同学能得5分。默写题都是出自课内要求背诵的诗文,学生基本能背出来,但错别字依然比较严重。
  
第三大题、第四大题是现代文阅读。第一篇阅读学生在选择题方面做得较好,但问答题基本没得分。本人认为这是这张试卷中最难的一道题,且出得不够理想,不是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而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第二篇阅读考的是新闻,这道题非常契合必修五的内容,但学生对专业术语把握不够,且不能很好理解题目要求,体现出理解能力偏低。
  
第五大题是语言表达题。这是一道非常好的题目,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趋向,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从答题情况来看并不理想。从中体现出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表达能力较差。
  
第六大题是作文题,要求学生以“寻找”为题写一篇文章。本以为这是学生比较容易写的一个话题,但实际情况却不断提醒我们,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任重道远。在写作中,离题、错别字、语言不通顺、立意不深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今后教学建议
  
1、针对学生答卷上出现的问题,要重视、要分析,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和学生一起制定改进提高的目标,要让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肯定会提高得分。
  
2、加强审题意识和答题的规范指导。课上和训练讲评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先要求把题目读懂,涉及的考点是什么,要回答哪些知识要点,分几步来回答,回答的规范语言应该怎样表达。
  
3、加强作文指导。试卷中反映出学生写作的基本功较差,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作文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作文指导,多进行一些升格作文的修改训练,减少或消灭错别字。
  
4、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告诉我,只有自己主动去学的东西才能掌握得更好,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4:20

高中学生语文这样分期的话,可以,主要从它的一个上课的态度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他对语文积累的一个状况来写他的一个分析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