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02:06
中国对联文化深远,据说早在东晋时,就已经有人写对联了,到唐宋时期,家家户户都要在过年贴对联了。王安石那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桃符就是对联。
但是对联一般都贴在门上,尤其是家中大门,也有的会贴在鸡圈、牛棚上,图个六畜平安,全家欢喜的兆头。可是,有人在厕所贴对联吗?
历史上还真有,而且这些才子的写的厕所对联,一个比一个高明。
清代人徐珂曾在他的书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个书生,多次考试却没有考中,又不会种地做生意,只好在路上盖了个建议的茅厕,打算收集粪便卖给一些人。
因为住在茅厕附近,所以经常闻到臭味。如果某人拉得多,不放屁,书生就很开心;如果光放屁不拉屎,书生就很愤怒,闻了半天臭味都没留点东西,谁也受不了!
于是书生在厕所上写了一副对联。
但愿你来我往;最恨屎少屁多。
这对联虽然有点粗俗,不过言外之意却是指责一些*:你是官我是民,咱俩有往来可以,但是别光放屁不办事。
其实可能你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画家徐悲鸿也曾写过厕所对对联。他见当时许多贪官上任,压根不做事,只知道中饱私囊,无论到哪,也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先喂饱自己,愤而写下此联。
到此方无中饱去;何人不为急公来。
对于当时状况,可谓一针见血。新中国成立后,有些人闲来无事,就给厕所写对联,读起来颇有点趣味。
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带;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不管是猛男还是烈女,只要进了厕所,必然要宽衣解带,弯下身子,这还真是应景。不过,这恐怕也有内涵:有些地方,只要进去了,肯定就由不得你了,只能乖乖就范。
最妙的是只有8个字的对联。
清代广东新会人李淡愚题某厕所的一副对联:
有小便宜,得大解脱。
之所以说高,是因为这个对联可以高雅,可以粗俗。
粗俗点是这样:有小便,宜;得大解,脱!就是说,想尿尿你可以尿,想大解你就得脱,语意浅显,无须解释。
高雅点是这样:有,小便宜;得,大解脱。“便宜”,读作“变咦”,是“方便合适”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领悟;“解脱”是佛家的话,意为超凡脱俗了,有点像成仙得道的感觉。这个意思就高明了。
一语双关,可以粗俗,可以高雅,你怎么读怎么理解,就看你是“高雅”还是“粗俗”了,妙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02:06
中国对联文化深远,据说早在东晋时,就已经有人写对联了,到唐宋时期,家家户户都要在过年贴对联了。王安石那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桃符就是对联。
但是对联一般都贴在门上,尤其是家中大门,也有的会贴在鸡圈、牛棚上,图个六畜平安,全家欢喜的兆头。可是,有人在厕所贴对联吗?
历史上还真有,而且这些才子的写的厕所对联,一个比一个高明。
清代人徐珂曾在他的书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个书生,多次考试却没有考中,又不会种地做生意,只好在路上盖了个建议的茅厕,打算收集粪便卖给一些人。
因为住在茅厕附近,所以经常闻到臭味。如果某人拉得多,不放屁,书生就很开心;如果光放屁不拉屎,书生就很愤怒,闻了半天臭味都没留点东西,谁也受不了!
于是书生在厕所上写了一副对联。
但愿你来我往;最恨屎少屁多。
这对联虽然有点粗俗,不过言外之意却是指责一些*:你是官我是民,咱俩有往来可以,但是别光放屁不办事。
其实可能你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画家徐悲鸿也曾写过厕所对对联。他见当时许多贪官上任,压根不做事,只知道中饱私囊,无论到哪,也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先喂饱自己,愤而写下此联。
到此方无中饱去;何人不为急公来。
对于当时状况,可谓一针见血。新中国成立后,有些人闲来无事,就给厕所写对联,读起来颇有点趣味。
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带;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不管是猛男还是烈女,只要进了厕所,必然要宽衣解带,弯下身子,这还真是应景。不过,这恐怕也有内涵:有些地方,只要进去了,肯定就由不得你了,只能乖乖就范。
最妙的是只有8个字的对联。
清代广东新会人李淡愚题某厕所的一副对联:
有小便宜,得大解脱。
之所以说高,是因为这个对联可以高雅,可以粗俗。
粗俗点是这样:有小便,宜;得大解,脱!就是说,想尿尿你可以尿,想大解你就得脱,语意浅显,无须解释。
高雅点是这样:有,小便宜;得,大解脱。“便宜”,读作“变咦”,是“方便合适”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领悟;“解脱”是佛家的话,意为超凡脱俗了,有点像成仙得道的感觉。这个意思就高明了。
一语双关,可以粗俗,可以高雅,你怎么读怎么理解,就看你是“高雅”还是“粗俗”了,妙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02:06
中国对联文化深远,据说早在东晋时,就已经有人写对联了,到唐宋时期,家家户户都要在过年贴对联了。王安石那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桃符就是对联。
但是对联一般都贴在门上,尤其是家中大门,也有的会贴在鸡圈、牛棚上,图个六畜平安,全家欢喜的兆头。可是,有人在厕所贴对联吗?
历史上还真有,而且这些才子的写的厕所对联,一个比一个高明。
清代人徐珂曾在他的书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个书生,多次考试却没有考中,又不会种地做生意,只好在路上盖了个建议的茅厕,打算收集粪便卖给一些人。
因为住在茅厕附近,所以经常闻到臭味。如果某人拉得多,不放屁,书生就很开心;如果光放屁不拉屎,书生就很愤怒,闻了半天臭味都没留点东西,谁也受不了!
于是书生在厕所上写了一副对联。
但愿你来我往;最恨屎少屁多。
这对联虽然有点粗俗,不过言外之意却是指责一些*:你是官我是民,咱俩有往来可以,但是别光放屁不办事。
其实可能你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画家徐悲鸿也曾写过厕所对对联。他见当时许多贪官上任,压根不做事,只知道中饱私囊,无论到哪,也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先喂饱自己,愤而写下此联。
到此方无中饱去;何人不为急公来。
对于当时状况,可谓一针见血。新中国成立后,有些人闲来无事,就给厕所写对联,读起来颇有点趣味。
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带;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不管是猛男还是烈女,只要进了厕所,必然要宽衣解带,弯下身子,这还真是应景。不过,这恐怕也有内涵:有些地方,只要进去了,肯定就由不得你了,只能乖乖就范。
最妙的是只有8个字的对联。
清代广东新会人李淡愚题某厕所的一副对联:
有小便宜,得大解脱。
之所以说高,是因为这个对联可以高雅,可以粗俗。
粗俗点是这样:有小便,宜;得大解,脱!就是说,想尿尿你可以尿,想大解你就得脱,语意浅显,无须解释。
高雅点是这样:有,小便宜;得,大解脱。“便宜”,读作“变咦”,是“方便合适”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领悟;“解脱”是佛家的话,意为超凡脱俗了,有点像成仙得道的感觉。这个意思就高明了。
一语双关,可以粗俗,可以高雅,你怎么读怎么理解,就看你是“高雅”还是“粗俗”了,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