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50
共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6 01:03
大家都知道,元旦是个国际性的重要节日,它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在我国,欢庆元旦佳节的习俗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挂灯笼。那么灯笼有什么美好的寓意呢?元旦为什么要挂灯笼?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也教大家灯笼的简易做法,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制作哦。
元旦为什么要挂灯笼
众所周知,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寓意着一切美好的开始,而灯笼可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早在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逢佳节,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每逢过年时都要准备上一盏红红的灯笼悬挂在门庭或屋中。红红的灯笼在夜里点燃悬挂于门庭或屋中既照亮了黑夜又照亮了全家人的祥和幸福。这是多年来的一种习俗,也是儿时的一种童趣。
灯笼的美好寓意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着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兴盛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红灯笼不仅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而且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与富贵。灯笼还有其他意义,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学校)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徵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
灯笼的简易做法
首先多准备一些彩色的圆形纸张,将彩纸对折几次,并沿折痕粘贴在一起,将所有的圆形彩纸都按照同样的方式粘贴起来,再做出流苏,将彩纸展开,底部挂上流苏,简单好看的灯笼就做好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7 13:00
古代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是为了纪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堆火等庆祝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把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庆祝的习俗大都是类似春节的习俗,比如放烟花、拜祭先祖等。
元旦:
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辛亥*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