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3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7:39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医学家们认为,彻底消灭幽门螺杆菌并非难事,90%的细菌感染者经过1~2周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能被消灭殆尽。
如果自己或家人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意防护,最好跟家人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杜绝用嘴喂孩子,碗筷注意清洗干净,高温消毒。
扩展资料
避免幽门螺杆菌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咖啡及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另外,饮食要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等,可避免发生胃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幽门螺杆菌
人民网-幽门螺杆菌防治靠分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7:40
幽门螺杆菌其实不是病,是一种生存在人们体内的细菌,医学上把幽门螺杆菌定了一个指标,超过指标,即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多种胃部疾病,如胃酸、胃痛、消化不良、胃粘膜糜烂等,严重致胃癌,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一类致癌因子。
也有医生指出幽门螺杆菌是可以和人体内益菌共存的,只要没有症状是可以补治疗的,定期食用“卫之幽益生菌”,可预制防止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幽门螺杄菌感染处理共识意见,仅有下列情况需要根除幽门螺杄菌
需要根除的情况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幽门螺杄菌阳性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切除术;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7、有胃癌家族史
8、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9、一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外疾病,如贫血;
10、个人要求治疗,需要经医生评估后进行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7:40
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据此,专家们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7:41
幽门螺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
它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
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主要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反酸、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因此,感染者出现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正规治疗。
如果出现这几类情况,需及时就医:
1. 胃部疼痛:胃部出现绞痛、烧灼痛,或伴烧心、反酸等症状,部分患者进食后有食物刺激痛,提示可能存在胃部的糜烂、溃疡等。
2. 腹胀:经常感到腹部胀满,即使未进食也会有腹胀不适感。
3. 频繁打嗝:频繁地打嗝、嗳气,提示胃动力不足。
4. 食欲不振:主要表现为食欲欠佳,没胃口,并常伴消化不良的症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7:42
这不是什么病,这是一种细菌,一般在胃里发现,会传染,这种细菌已证实和很多胃病有关系,包括胃癌和溃疡,如果患有胃病,到医院检查,医生会让你做呼气实验来检查有无感染,一般来说,无溃疡或者其他特殊症状无需治疗,即便治疗也是很简单的,只是吃药的时间有点长追问谢谢!幽门螺杆菌阳性是不是已经很严重了,我感觉喉咙舌跟都有点麻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