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吴氏族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3:0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5 20:38

吴氏远祖世系表: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后稷-婺玺-叔望-不窋-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辟方-高圉-候牟-亚圉-云都-太公-组绀-诸盩-公叔祖类-古公亶父

始祖讳泰伯

又泰伯(古泰通太),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正月初九生,立国“勾吴”,以国为氏,在位49年,卒于殷帝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享年91岁,娶卜氏,吴氏开氏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长子。 葬今江苏无锡鸿山。止

【古迹】泰伯墓: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高2米,直径3米,墓顶填黄土,墓碑四方形,正面刻“泰伯墓”,墓前矗立两根高大华表,华表上雕威武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的享堂,建于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有齐彦槐书的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同天辟一杯万古江南”;泰伯庙:又名至德寺,为纪念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大殿前有明代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唐代诗人陆龟蒙《和泰伯庙》一诗“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事迹】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太伯携弟仲雍逃到荆蛮句吴,建立吴国。

【考证】《诗经·皇矣》曰:“帝邦作对,自泰伯、王季”。孔子:“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下天让,民无得而称焉。”刘昭云:“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冢,去墓十界上坪有旧宅,其井犹存。”

中华吴氏新编统一字辈:从泰佰一百零一世起:泰让文传宗,雍敦维景崇,开基百世继,务本千家从。章嗣国斯永, 寿承名始雄,季贤其见博,友善观光中。至德启公同,海东表大风,高祖树典范,远孙锦程通。棠棣真毓秀,兰桂胜劲松,俊杰英豪汉,安邦智谋勇。好学期上进,览月步九重,历代人才济,富贵久兴隆。

一世讳仲雍

吴氏传代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次子。生于殷高宗武丁四十四年庚子,与兄泰伯同奔吴,在位5年,卒于殷小乙九年辛未,享寿92岁,娶万氏,葬虞山。子二:季简、居简

【古迹】仲雍墓:在江苏常熟西北的虞山,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是清乾隆年间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第二 道正面是江南督学使曹先题的四字牌“南国恭友”,第三道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两侧石柱上刻一楹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牌坊之后,墓上有四块墓碑,正间一块是明代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

【事迹】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太伯携弟仲雍逃到荆蛮句吴,易服毁容,完全改从吴人文身断发习俗,以江苏无锡东南梅里(今梅村乡)为都城,建立吴国。

一世讳季厯,周太王古公亶父三子。周文王之父,嗣父太王之位为王传国于周修古公遗道子孙而有天下。子一:姬昌

二世讳季简

传代始祖:仲雍长子,太伯嗣子(过继给太伯为子)。生于殷祖甲十五年丁丑,在位十年,卒葬江苏常熟,娶高氏。子二:叔达、叔夏

二世讳居简,传代始祖仲雍次子有贤行。后裔不详

二世讳姬昌,季历公之子嗣位即文王也享年九十九岁。子一:姬发

三世讳叔达

季简长子。生于殷庚丁十三年甲寅,在位十八年,娶黄氏。子二:周章、虞仲

三世讳叔夏 ,季简次子。后裔不详

三世讳姬发 ,姬昌之子,打败了纣王,建立周朝,派人到江南找泰伯的后代,封*孙周章为吴候。子:

四世讳周章

叔达长子。生于殷商帝乙二十二年辛卯,在位22年,娶林氏。 子二:熊遂、赟

【事迹】周武王寻找仲雍后裔时,周章已继承父位,担任荆蛮句吴的首领,武王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

四世讳虞仲 ,叔达次子。传十二世,至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仲为虞氏、樊氏始祖。

【事迹】周武王寻找仲雍后裔后,封仲于周原之北夏墟,仲以国得姓,是为虞仲。虞仲所封之国因在周北,称北吴或北虞。虞国介于晋国和虢国之间,晋人借道虞国改打虢国,虞国忠臣宫之奇向虞君进谏:唇亡齿寒。虞君不听,这年十二月,虞被晋灭。

【考证】《史记·吴太伯世家》曰:“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春秋》:“僖人执虞公”

四世讳仲奕,未详。阎氏开氏始祖
【事迹】周武王寻找仲雍后裔后,封仲雍曾孙仲奕至阎乡(今江苏苏州言桥下塘),其后代以阎为姓氏。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