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9:4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9:50
古代的楼与阁在层数、建筑平面形式、地位上犹区别。
1、层数。
楼是古建筑中两层以上的房屋 。
阁在室内是一层天花与二层楼板间的结构层,也就是通常说的暗层。
2、建筑平面形式。
楼平面多狭而修曲。
阁的外立面中腰处有平座和腰檐。
3、地位。
楼在建筑群中常居次要地位。
阁大都是主要建筑,使用广泛。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的楼阁多为木结构,构架形式多样,有重屋式、平坐式、井干式、通柱式等等。
供游息远眺的楼阁较著名的有滕王阁、黄鹤楼、颐和园的佛香阁、独乐寺的观音阁、大同善化寺的普贤阁等。
楼阁式佛塔中的应县木塔是供佛的,天一阁、石渠阁为著名的藏书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建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9:51
1、早期时候楼与阁在有区别。早期时候楼是指重屋,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具体区别如下:
形态区别:阁一般平面近方形,两层,有平坐,楼则多狭而修曲。
在建筑群中的位置区别:阁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以阁为主体的独乐寺观音阁即为一例。楼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经楼、王府中的后楼、厢楼等,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
2、后世楼阁二字互通,无严格区分。不过在建筑组群中给建筑物命名仍有保持这种区分原则的。如清代皇家的几处大戏园,主体舞台建筑平面近方形的均称阁,观戏扮戏的狭长形重屋均称楼。
扩展资料:
1、楼阁的建筑形式和用途
城楼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阙楼、市楼、望楼等都是汉代应用较多的楼阁形式。汉代皇帝崇信神仙方术之说,认为建造高峻楼阁可以会仙人。武帝时建造的井干楼高达“五十丈”。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筑也是一种楼阁。北魏洛阳永宁寺木塔,高“四十余丈”,百里之外,即可遥见。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仍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历史上有些用于庋藏的建筑物也称为阁,但不一定是高大的建筑,如石渠阁、天一阁(见藏书楼)等。可以登高望远的风景游览建筑往往也用楼阁为名,如黄鹤楼、滕王阁等。
2、楼阁的构架形式
中国古代楼阁多为木结构,有多种构架形式。以方木相交叠垒成井栏形状所构成的高楼,称井干式;将单层建筑逐层重叠而构成整座建筑的,称重屋式。
唐宋以来,在层间增设平台结构层,其内檐形成暗层和楼面,其外檐挑出成为挑台,这种形式宋代称为平坐。各层上下柱之间不相通,构造交接方式较复杂。明清以来的楼阁构架,将各层木柱相续成为通长的柱材,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称之为通柱式。此外,尚有其他变异的楼阁构架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楼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9:51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楼和阁的区别是结构不同:
楼是指重屋,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经楼、王府中的后楼、厢楼等,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
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一般平面近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有以阁为主体的。
中国古代楼阁多为木结构,有多种构架形式,以方木相交叠垒成井栏形状所构成的高楼,称井干式,将单层建筑逐层重叠而构成整座建筑的,称重屋式。
唐宋以来,在层间增设平台结构层,其内檐形成暗层和楼面,其外檐挑出成为挑台,这种形式宋代称为平坐,各层上下柱之间不相通,构造交接方式较复杂。
明清以来的楼阁构架,将各层木柱相续成为通长的柱材,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称之为通柱式,此外尚有其他变异的楼阁构架形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9:52
说文解字》载:“楼,重屋也。”由此可 见楼也就是重屋。先秦习俗里面重屋是不 能住人的,因此先秦典籍中很少有“楼”字。 此俗至今在一些农村还盛行,楼下住人,楼 上堆放粮食杂物。而楼房大约在战国后期才出现,到了 汉代才盛行起来。我国古代的楼房一般多 为二层,形成传统的固定形式,南方有些地方的竹楼也是二层。阁原为“阁板”之意,为厨房贮藏食物 的地方,汉代又指堂序外的两个夹室,即东 夹西夹。阁的平面可为方形、长方形或多边 形,一般四周设木桶扇。但随着楼房的兴起,阁遂演变成供佛、藏 书、游息、远眺之用的建筑物。其中,北京颐和 园的佛香阁、故宫的文渊阁、大同善化寺的普 贤阁、宁波的天一阁是比较有名的阁。此外,阁也可指古代女子的卧房,女子 出嫁被称为“出阁”,即源于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9:53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楼与阁在早期是有区别的。楼是古建筑中两层以上的房屋,亦称重屋。楼平面多狭而修曲,与阁原有明显区别,但后来因其均为复层建筑,故常通称为楼阁。楼在建筑群中常居次要地位,如佛寺藏经楼、王公府第中的后楼、厢楼等。楼在战国时就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3层。如后世发掘的汉代陶楼,高至9层此与汉代高台风尚有关。楼的出现,增室,和房屋立面以楼板隔出的上层部分。但亦有一般楼房用“阁”这个名称的,如故宫文渊阁和宁波天一阁等。现存留较著名的阁有文昌阁、蓬莱阁、文溯阁、五皇阁、紫光阁、万佛阁等。总之,楼阁是中国古代建筑品种,是用以游憩、远眺、供佛或藏书用的。我国古代的楼阁多为木结构,构架形式多样,有重屋式、平坐式、井干式、通柱式等等。供游息远眺的楼阁较著名的有滕王阁、黄鹤楼、颐和园的佛香阁、独乐寺的观音阁、大同善化寺的普贤阁等。楼阁式佛塔中的应县木塔是供佛的,天一阁、石渠阁为著名的藏书阁。
楼《说文解字》中说;“楼,重屋也。”楼在古代城市或建筑群中多是很重要的建筑,如城市中的城楼、箭楼、钟楼、鼓楼、过街楼,供登临远眺的黄鹤楼、望江楼、烟雨楼,供演戏的戏楼,在宅院、王府中的后楼、配楼、绣楼等.
阁 阁由起源于巢居的干阑式建筑,经过进一步发展而成。阁的外立面中腰处有平座和腰檐,沿平座设上层的外走廊,在室内是一层天花与二层楼板间的结构层,也就是通常说的暗层。暗层是区分阁与楼的重要特征。在建筑群体中,阁也大都是主要建筑,如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北京故宫内的体仁阁、宏义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