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如何进化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9:0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7:35

生物进化(或叫演化)的动力,来自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变异为进化提供材料,自然选择筛选合适的变异,淘汰不合适的。这个只是很笼统的原理。
另外,进化在外部表现形式上(即地球的生命历史)呈现明显的进步性的规律,也就是书本上说的“由低等到高等,简答到复杂”的规律性,而不是随意的无规律的“演化”。
现在很多人开始反对“进化”而提倡“演化”,因为他们认为,生命的进化没有表现出“由低等到高等,简答到复杂”的规律性(即所谓的进步性)。他们甚至认为,这种说法是恩格斯为了迎合他哲学思想而错误的理解了达尔文的观点。
实际上,有一点生物学常识的人,都会发现,地球生命的演化历史,存在非常明显的进步性,一句话归纳,主要表现在:繁盛的类群,总是那些比较年轻的类群,总是那些形态上离祖先比较远的类群。或者说,变化小的类群,其繁盛程度最后总是会被变化大的类群超过。生物总体上,向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的趋势发展,在现象上,体现为,进化程度最高的生物类群,出现最晚,却总是最繁荣的。
例子很多:现存的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是出现最晚(最年轻),离种子植物祖先差别最大,进化程度最高,且最繁盛的类群。而裸子植物相反。现存的维管植物中,种子植物是出现最晚,离维管植物祖先差别最大,进化程度最高,且最繁盛的类群。而蕨类相反。
动物中也很明显:有翅昆虫,是昆虫中是出现最晚(最年轻),离昆虫的共同祖先差别最大,进化程度最高,且最繁盛的类群。而无翅昆虫相反。羊膜卵动物是陆生四足动物中是出现最晚(最年轻),离陆生四足动物的共同祖先差别最大,进化程度最高,且最繁盛的类群。而两栖类相反。
更明显的例子:真核生物是生物中出现最晚(最年轻),离真核原核共同祖先差别最大,进化程度最高,且最繁盛的类群。而细菌相反(出现时间早的多,发展时间长的多,但是却没有真核生物繁荣,变化也比真核生物小得多)。
总之,例子不胜枚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7:35

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些恐龙生活在距今约1亿年前,当时的气候普遍比现在温暖,到处生长着茂盛的裸子植物森林,两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9℃,赤道附近约为28℃。

科学家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呢?秘密有两个,一个是从地下挖掘出的古生物化石,另一个是确定这些化石存续时间的地质年代表。

19世纪起,科学家通过考察地质构造、矿物的形成、岩石中的物质成分、沉积岩的层次及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逐渐了解到地球诞生至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演化过程。地下岩层是从远古到今天逐步累积的,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逐页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史。确定这本书前后顺序的“页码”就是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因为生物的进化是有序的过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多细胞的复杂生物一定是从单细胞的低级生物进化而来。

科学家以古生物化石为依据,划分代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单位和时间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能够反映地球相对年龄顺序的地质年代表。地球最古老的时代称为太古代,时间是从地球诞生后到距今24亿年前。当时地球表面已经形成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地壳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后来出现面积广大的原始海洋,从中诞生了原始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之类最低等微生物。

其次是距今24亿至5.6亿年前的元古代,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覆盖着,晚期出现了大片陆地,海洋中开始出现单细胞生命,并逐渐向无脊椎动物进化。

距今5.6亿至2.5亿年前是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是生物大进化时代。此时地球发生了强烈的板块构造运动,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并出现剧烈的造山运动。这一时期气候比较温暖,海水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寒武纪起,众多海洋无脊椎动物数目爆发性增多,以后又出现了鱼类和两栖类;其中一种鱼类用鳍爬行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原始藻类登陆后,以往光秃秃的陆地逐渐变绿。

石炭纪时代的地球环境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