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泰的人物生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0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47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年)七月初八日,尚泰生于琉球国首里城御内原,他是尚育王与王妃向元贞之次子,童名思次良金,名乘朝宪。他的长兄尚濬在尚泰出生第二年就以十三岁的寿命夭折了,有一弟名尚弼。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九月十七日,尚育王薨,琉球依例派向大模(摩文仁按司朝健)前往“御国元”(祖国)——萨摩请求尚泰袭封,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四月十一日完成使命返回琉球。 同年五月初八日,尚泰即位,以琉球国中山王世子之名义视事。那时他才六岁,故由浦添王子尚元鲁摄政(四年后改由大里王子尚惇出任摄政)。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十三日,尚泰元服,意味着他可以处理政事。 咸丰八年(1858年)十一月十九日,尚泰迎娶前三司官章鸿勋(佐久真亲方正孟)之女章氏为妃。 尚泰时期的琉球处于内忧外患的深重危机之中,琉球国财政困难、自然灾害频仍,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舰队不时出现于琉球海面,令琉球人感到严重不安。咸丰三年(1853年),美国马休·佩里提督率领舰队叩关琉球,次年强迫琉球签订了《琉美修好条约》,这是琉球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琉球打开国门。咸丰五年(1855年),格冉提督(Guerlain)率领法国舰队至琉球,以武力胁迫琉球签订《琉法修好条约》。咸丰九年(1859年),昉·卡佩莱尔提督(van Kappeler)率荷兰舰队至琉球,签订《琉兰修好条约》。在此期间,精通多种西方语言的向永功(牧志亲云上朝忠)受到重用,并不断被提拔。
西方列强势力进入琉球之后,琉球*就对待西方国家的态度产生分歧并互相攻击,暗潮涌动的政局矛盾集中爆发于咸丰九年(1859年)的牧志恩河事件,在这次*风暴中,日帐主取向永功、物奉行向汝霖(恩河亲方朝恒)、三司官马克承(小禄亲方良忠)等大批琉球*受到牵连。 尚泰是琉球历代国王中册封时间拖延最久的一个,到了他即位第十九个年头的同治五年(1866年)才获得宗主国中国清朝的册封。这是因为当时中琉两国都不具备进行册封的条件。册封仪式对琉球国来说是靡费巨大的盛典,而当时琉球的财政非常困难,史载“近年以来,公费接踵,国课极乏,将来册封之需难以调备” ,加上欧美国家频频叩关,到了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才决定于四年后遣使请封。 于是琉球开始增加百姓赋税,并号召富民捐款。就在琉球紧锣密鼓准备册封之时,正是清朝与太平天国交战正酣之际,外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时册封琉球国王显然不现实,于是琉球国又将请封时间推后四年。但是琉球国的财政状况仍不容乐观,除了增加赋税之外只能依靠富民捐款,并继续推迟册封。据《球阳》等史料记载,其时共收到捐款416万贯,至少有17人因向王府捐款而获赐家谱,列入士族。
准备得差不多了以后,琉球国于同治三年(18年)以东国兴(津波古亲方政正)、毛发荣(屋嘉比亲云上)为进贡兼请封使,出使中国。但由于中国局势未稳,东国兴一行到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十八日才抵达北京。清*乃任命翰林院检讨赵新、翰林院编修于光甲为正副册封使;另一方面,琉球国任命郑秉衡(真荣里亲方)为接封大夫,前往福州迎接册封使。琉球国还将萨摩监视琉球的“在番奉行”官吏全部隐匿于浦添城间村,萨摩船只通通从那霸港转移到北部运天港,避免萨琉关系暴露,这也是沿袭琉球两百多年来迎接中国册封使的惯例。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二十二日,赵新、于新甲率人数达434名的册封使团登陆琉球那霸,还是琉球国世子的尚泰率百官前往迎恩亭恭迎。七月二十日,册封使前往崇元寺谕祭尚育王,八月二十七日,在首里城百浦添举行册封大典,宣读清朝皇帝的诏书,封尚泰为琉球国中山王。十一月十日,册封使一行回国。 这也是琉球历史上最后一次册封。 此时的日本正陷入幕末的剧变期之中,琉球的“御国元”萨摩藩为了应付萨英战争、征伐长州、戊辰战争等一系列战乱,大肆扩充军备,迫使琉球国卷入。萨摩原本在咸丰二年(1852年)应琉球请求而中止贡糖制度,却在8年后予以恢复,征收琉球在过去8年间所应贡的75万斤糖,5年后又征收22万斤糖。而后萨摩欲派人去琉球搜集硝土,琉球王府表示反对,向在番奉行提出由琉球人搜集再献上,得到批准;接着,萨摩又要求琉球将制造*炮用的铜金属材料无偿献给它,此外还在琉球境内颁布了“文替令”。萨摩接二连三的榨取令本来已十分凋敝的琉球经济混乱达到极点,不仅王府财政极度窘迫,百姓也穷困潦倒。萨摩藩为了怀柔琉球,“开恩”蠲免琉球于同治七年(1868年)所应缴的贡米。 但对琉球来说仅是杯水车薪而已。
不久后,德川幕府被推翻,明治*建立,日本进入了明治维新的新时期。琉球国在同治七年(1868年)十一月收到了明治天皇改年号“庆应”为“明治”的诏书,这是日本**的诏令首次直接传达琉球,但并未引起琉球方面足够重视。 随后萨摩等4藩提出奉还版籍,到同治十年(1871年)时,明治*推出废藩置县之举,琉球的“御国元”萨摩藩一夜间变成明治*的鹿儿岛县。这时琉球方面才真正感受到了变动,尚泰于当年九月召集百官会议,商讨如何应对时代剧变。商议的结果是争取维持琉球为萨摩附庸的现状,避免被明治*直接统治,同时还幻想向明治*请求归还琉球在庆长琉球之役时割让给萨摩的奄美群岛。 而日本内部也在围绕如何处置琉球展开议论,大藏大辅井上馨主张直接吞并琉球,左院(明治初年的立法咨询机构)则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将琉球看作日清两属,但强调要将琉球隶属日本的事实明确化。 明治*最终采纳了外务卿副岛种臣的“封尚泰藩王,列华族,遏其外交” 的建议,着手展开吞并琉球国的进程。 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鹿儿岛县派奈良幸五郎、伊地知壮之丞来琉球,正式向琉球王府通报萨摩藩改为鹿儿岛县,并宣布豁免琉球拖欠萨摩的一切债务,他们在给三司官的信中说琉球国体不予变革,仅劝告实行内政改革,同时又大谈琉球的祖先是日本人源为朝,与日本同文同种,而中国皇帝却是满洲蛮夷,非孔孟所许,又渲染英国的野心,暗示琉球及早有并入日本的自觉。 就在琉球为保全国体而庆幸时,同年六月,鹿儿岛县又派人来催促琉球派庆贺使到东京祝贺明治*建立。此时琉球仍未察觉日本的真实意图,以为仍像过去“上江户”一样。于是任命尚健(伊江王子朝直)为庆贺正使、向有恒(宜野湾亲方朝保)为庆贺副使,向维新(喜屋武亲云上朝扶)为赞议官,率团出使日本。这次庆贺使团与过去“上江户”使团有诸多变化,如日本派人去琉球接使团上蒸汽船并做好周到安排、琉球使臣没有像过去穿明朝官服而是穿本国常服、拜谒日本天皇而非幕府将军等。但最大的震动是在谒见天皇之时。在谒见前,日本外务省把琉球贺表中的“琉球国中山王尚泰“强行修改为“琉球尚泰”,将干支纪年“壬申”改为“明治五年壬申”,还去掉了“伊江王子尚健”中的“王子”二字。九月十四日,尚健等正式谒见明治天皇,没想到日本方面却突然宣读了天皇册封尚泰为琉球藩王的诏书,内容是:
朕膺上天之景命,绍万世一系之帝祚,奄有四海,君临八荒。今琉球近在南服,气类相同,言文无殊,世世为萨摩之附庸。而尔尚泰能致勤诚,宜予显爵,升为琉球藩王,叙列华族。咨尔尚泰,其重藩屏之任,立众庶之上,切体朕意,永辅皇室,钦哉!
听到这封诏书时,尚健等人如梦初醒,据说正使尚健胸中狂乱,不知是接受还是辞谢;就连以亲日著称的副使向有恒也为之一惊。 但最后琉球使臣还是接受了这道诏书,从此琉球成为了日本的一个藩,并开启了日本吞并琉球的第一步。在日本期间,尚健等曾提出归还奄美群岛的请求,但明治*的外务卿副岛种臣以经商议后才能决定的言辞来敷衍。 接着,副岛开始处理琉球藩的债务问题,虽然琉球拖欠萨摩藩的债务已被豁免,但仍有折合20多万日元的欠款,主要是萨摩琉球馆向日本商人所借的银两。明治*本欲帮其还债,但琉球使臣坚持要自己还债,于是明治*以大藏省为担保,从刚成立的东京国立银行以极低利息向琉球贷款20万元。 同年十二月琉球使臣离开东京经过鹿儿岛时,还清了琉球馆的债务。与此同时,琉球事务收归日本外务省管辖,伊地知贞馨(即伊地知壮之丞)被派驻琉球,过去萨摩藩设在琉球的在番奉行所被撤废,为那霸士族所垄断的大和横目、别当、侧用闻等职务也一并革除,大量那霸士族失业,琉球处分首先冲击了那霸。 当时,琉球将自己定位为两属之国,即唐土为父、日本为母,因此虽然遭日本“处分”为琉球藩而有所不满,但并没有特别大的影响。琉球更注重自己与中国的关系是否受影响。同治十年(1871年)十一月,发生八瑶湾事件,琉球国宫古岛向首里王府的进贡船漂流到,船上人员66人中有54人被原住民杀害,剩下12名幸存者被中国清*接到福州,并护送到琉球。日本得知后,以此事向清*交涉,声称事发地为无主番地,将兴兵问罪,而其真实目的则是要取得将琉球收入囊中的名分。琉球方面知道日本要出兵后,极为惊恐,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致函在番奉行,称“清国断不会置之不理,已有奏文上奏朝廷,观其结果,或申饬*者,或以礼部咨文询查之……敬希转圜,停止征讨”。 当时又有中国船只漂到八重山群岛,琉球主张自己解决,与派驻琉球的日本外务省*伊地知贞馨发生意见对立,次年外务省命令琉球交出与美、法、荷的条约,又发生纠纷。尚泰派马兼才等前往东京*,日本决定暂不采取过激方针,于是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八月由外务大丞花房义质和伊地知贞馨两人以外务卿副岛种臣觉书的名义保证“若非抗衡朝廷,或因残暴之举而使庶民离散,固不作废藩处置,国体政体如旧,与支那之通交亦可一如既往”。
日本不顾琉球的劝阻,仍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悍然出兵,又令琉球为八瑶湾事件中的遇害者举行祭奠仪式,琉球*东国兴以举行祭奠仪式可能会“酿成国难”为由,请日本收回成命。 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中日北京专约订立,清*确认日本出兵为“保民义举”,并赔偿给日本55万两白银,其中10万两给遇难琉球人,日本就此取得了领有琉球的名分。就在中日两国为日本出兵一事在北京唇*舌战时,尚泰所派的进贡使毛精长(国头亲云上盛乘)出现在北京,令日本人甚是尴尬,愈发感到尽快撕毁承诺、断绝中琉关系的必要。同年冬,清朝同治帝驾崩,光绪帝登基,按惯例琉球又该向中国派出庆贺使。日本实权人物大久保利通遂决定阻止琉球遣使中国,趁机断绝中琉关系。光绪元年(1875年)六月,内务大丞松田道之(日本已在上年将琉球事务由外务省移归内务省)出使琉球,要求琉球断绝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停用清朝年号,废福州琉球馆,改用日本法律,由日本驻军,并谕尚泰入朝谢恩。尚泰忧虑成疾,借病谢绝去东京,令摄政尚健、三司官向居谦(浦添亲方朝昭)、毛有斐(池城亲方安规)、毛凤来(富川亲方盛奎)与松田道之周旋。他本人致松田一封长信,其中写道:
“本藩往昔之时,政体诸礼式不成立,诸篇不自由,隶属皇国、支那,蒙两国指挥,渐渐得成。藩用之物件,亦需两国调办。其外,不断承蒙恩恤,皇国、支那之恩,诚难举而尽言。两国实为父母之国,举藩奉戴,几万世不相替,笃志忠义。自今欲赴支那进贡、庆贺并请册封,如被禁止,不啻断绝父子之道,而忘却累世厚恩,必至失去信义之境。每虑及此,心痛不已。”
尚泰的这段话表达了琉球国的基本立场,即希望维持中日两属的状态,高举信义的大旗,抵制日本的绝贡要求。其后三司官与松田道之展开辩论,在面临松田以若英国进攻中国则琉球不保的威胁时,三司官强调:
“皇国于各国讲究交邻之道,本藩于支那则为父子之道、君臣之义。其情义之所系,至大至重,此乃无上之条理,与交邻之情义不可同日而语。守信义,乃万国所同好;失信义,乃万国所共恶。全万国同好之信义,岂非(明治)*之盛典?且各国交际之际,应以信义处置。本藩以坚守信义为保国之要具。至于英支战争之事,乃未来之变故,必不可为。本藩坚信,只要不失信义,则无烦前途之忧虑。”
在谈判过程中,松田道之的态度极其蛮横,他“怒声喝叱,极度苛责,宛如对待三尺小儿,众官因被松田叱责,夜不能寝,昼不能休,每日从早到晚,协议嚣然,胸燎肝碎,食不能咽,遂精神困倦,身体疲敝,如醉如狂,面色悉青,唯有叹息”。 此时琉球内部一片风声鹤唳,人心惶惶。汀志良次村的部分士人主张接受日本的要求,以免重蹈尚宁王的覆辙,但更多的琉球士族则强烈反对。前三司官毛允良(龟川亲方盛武)聚集百官,坚决抵制日本的要求,对尚泰及摄政、三司官施加很大的压力(这些人被称为“龟川党”)。 琉球*与松田道之僵持两个月,松田见谈判一筹莫展,便中止谈判,于八月十二日启程返回日本,同时毛有斐等人也跟着去日本*。 尽管琉球*与松田道之全力争辩,尚泰实际上还是部分服从了日本的要求。整装待发的庆贺使被取消了,接贡船也无法派出,因而进贡使毛精长一行*滞留福州。琉球士族群情激奋,他们认为尚泰懦弱,联名上书强调中华对琉球的恩德,呼吁尚泰坚定信念,决不接受日本要求,等待中国的救援。 又有数百人在首里城伏阙上书,称尚健、向有恒从东京领受了封王的诏书,酿成今日之国难,宜将其明正典刑,又要求日本*返还琉球国中山王爵位。 龟川党人传檄各村,引起*动,亲日派的家宅被打砸。 这样的混乱局面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整个琉球笼罩在亡国的阴影下。
光绪二年(1876年)十月二十五日(12月10日),尚泰在与三司官向居谦商议后,派姐夫向德宏(幸地亲方朝常)、蔡大鼎(伊计亲云上)、林世功(名城里之子亲云上)*中国,向清廷解释因日本强迫绝贡而无法排遣庆贺使与接贡船之事。直到这时,清*才知道了日本对琉球的所作所为。光绪三年(1877年)十一月,在日本*的琉球*马兼才(与那原亲方良杰)又向刚来日本的中国驻日公使何如璋、参赞黄遵宪求救。但是清*对此反应冷淡,认为对日本只能“以情理二字相驳诘” ,不肯采取积极措施,惟提出*。而日本则对清*的*置若罔闻,步步为营地吞并琉球。光绪四年(1878年)十二月四日(12月27日),日本命令琉球滞日*毛凤来、马兼才、向维新等通通回藩,不再受理他们的*。同时,松田道之也出台了“琉球处分方略”,呈给内务卿伊藤博文,主张正式实行“废藩置县”之举。 光绪五年(1879年)正月初四(1月25日),松田道之第二次来到琉球,责问其派向德宏去清朝求救、马兼才等在日本长期*不返、乞求欧美驻日使馆援助等行为,并要求立即呈上遵奉誓约书(即遵奉日本断绝中琉关系的指令)。 琉球*认为清朝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必会出兵相救,因此抱定拒日态度,答复日本不能从命。 正月十四日(2月4日),松田愤然离开琉球,再次要求日本*对琉球实行废藩置县。正月二十八日(2月18日),日本*决定“处分”琉球,由松田道之负责。琉球亡国的命运也就降临到尚泰头上了。
光绪五年(1879年)三月初三日(3月25日),琉球处分官松田道之率熊本镇台分遣队400人、警官160人、内务省*41人抵达那霸,两天后接管首里城。尚泰以生病为由,派王弟今归仁王子尚弼迎接,松田当场宣布“废藩”。琉球*不知所措,摄政尚健率50余名琉球士族向松田*,希望日本和中国协商后再定夺废藩之举,松田拒不受理,并命令尚泰搬出王府。尚泰没有反抗,接受日本要求,于明治十二年(1879年)3月29日晚率宫人眷属搬出王府,移居中城王子(世子)尚典宅邸,据记载当时“士族官吏数百人围着驾舆,妇女和众人哀号者不知几许,实在目不忍睹”。 4月4日,日本*正式宣布设立冲绳县。自尚巴志王统一三山以来,立国四百五十一年的琉球国寿终正寝,尚泰就是琉球的亡国之君。 琉球处分以后,日本要求尚泰移居东京,尚泰称病推迟。天皇派遣敕使富小路敬直前去催促,琉球士民又不断*延期,最后由世子尚典先行赴东京。明治十二年(1879年)5月2日,尚典抵达东京,日本*不但没有批准尚泰延期的请求,反而就此把尚典留在东京。5月27日,尚泰*乘“东海丸”去东京,王子尚寅、尚顺、王弟尚弼、王叔尚健等100余人随行。6月9日,尚泰抵达东京,6月17日与尚典一同谒见明治天皇,叙从三位,开始了被软禁的生活。
此时向德宏等滞留中国的琉球人(脱清人)受尚典指令,进一步展开救国运动,呼吁清朝“复我国土,还我君王”,清*不能不重视琉球问题。恰逢美国前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访问中国和日本,调停琉球问题,暗示以分割方式解决。中方依美国建议,提出“三分方案”,即冲绳群岛(中岛)归琉球、先岛群岛(南岛)归中国、奄美群岛(北岛)归日本,但被日本断然拒绝。随即日本也提出了“两分方案”,将先岛群岛割给中国,交换条件是修改《中日修好条规》,日本获得内地通商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是为“分岛改约案”。明治十三年(1880年)8月至10月,中日两国在北京就该案展开谈判,清廷表示同意,并且企图在日本割给中国的南岛恢复琉球国,希望日本能释放尚泰。但是,日方拒绝引渡尚泰。中国驻日公使何如璋奉命询问尚泰的意见,尚泰并不愿意在南岛复国。 明治十三年(1880年)11月20日,林世功自杀于北京,清*也对分岛改约案转为反对态度。日本驻华公使宍户玑便以中方毁约为由拒绝谈判并归国,分岛改约案流产。
当时,在尚泰周围的琉球旧官吏分为两派,一派反对在贫瘠的南岛立国,应恢复琉球全境;一派支持在南岛复国,暂立他王,并认为他日如清国出现如乾隆皇帝一般的英明之主时,伐日而取琉球全境,便可中兴国家。尚泰表示不喜后议,并斥责他们说:“事(指恢复全境之事)成则奉我,事不成则弃我而另立他王乎?”
明治十五年(1882年)春,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驻天津领事竹添进一郎再次谈判分岛改约案,李鸿章有意接受,日本也作出了释放尚泰或尚典的让步。 此时尚泰的家令马兼才让毛凤来*清朝,向清**恢复琉球全境,故清*最后还是否决了这一方案。明治十六年(1883年)以后,中日之间便没有再就琉球问题展开协商。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不再提琉球归属,琉球问题这才尘埃落定。 尚泰也不再对复国抱希望了。明治十六年(1883年),日本商船株式会社创立之后,尚泰委托日本商人以日本*支付的10%利息的公债证书20万日元为本金入股,成为该公司的大股东。他后来也成为是日本铁道株式会社的大股东之一。
明治十七年(1884年)7月,日本*为笼络人心,允许尚泰回冲绳祭祖,尚泰亦发誓返乡后决不煽动旧士族。 当年8月23日,尚泰抵达那霸,开始了为期5个月的返乡之旅。他上岸后,琉球士民欢天喜地,云集雀跃,又在那霸举行盛大的篝火宴会,山海如涌,彻夜狂欢。 此时的尚泰对琉球复国持否定态度,在琉球期间,他戒谕琉球士民顺从日本统治,甚至斥责前往中国求救的行为是“添乱”。 明治十八年(1885年)5月2日,尚泰获封侯爵。
在这次返乡之后,尚泰再未踏上故国的土地,但他的第二子尚寅、第四子尚顺于明治二十年(1887年)回到琉球定居。二人试图在琉球经营铜矿,但没有成功。后来,尚泰在大坂设立了丸一商店,将琉球的商品贩卖到日本本土,赚取大量利润。
明治二十三年(10年),尚泰当选日本贵族院议员。翌年加入东邦协会。明治二十八年(1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尚泰之子尚寅、尚顺发起“公同会运动”,要求冲绳县令一职由尚家世袭并使琉球拥有高度自主权,获得不少士族的响应,在短时间内就收集到七万三千多人的签名,并向日本*递交《特别自治*书》 ;而另一部分士族则依然坚持复国主张,推选向志礼(义村按司朝明)为代表,以反对公同会之事赴东京谒见尚泰,但尚泰称病不予接见。 册封尚泰为冲绳县令或冲绳岛司其实在中日谈判琉球问题时曾作为妥协方案被日本考虑过,但这时中国已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日本在琉球完全予取予求,更没必要顾及琉球人的意愿了,所以自治*被拒绝。明治三十年(17年),公同会运动失败。
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8月19日,尚泰因急性黏膜炎死于东京,享年59岁。他的灵柩被“球阳丸”送回琉球,按照琉球历代国王的习惯,葬于玉陵,灵位奉安于圆觉寺。两年以后,尚典等琉球王族为了融入日本华族阶层,开始放弃琉球的传统,语言也从琉球语改为日本语。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