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柳永词在过程中的变革和特点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2:3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8 15:03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
他以一落魄文人的形象,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有一句话叫“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充分说明了,当时柳永词的流传之广。
而要了解柳永词的变革过程及特点,我们就需要从一开始的柳永去了解。
柳永最初流连与青楼之地,因此对于柳永形象的认识,传统的观点多是根据一些词话的记载还有他的《鹤冲天》以及以《木兰花》为题的描写青楼歌姫的一类。
这些作品把柳永定格为潇洒不羁的“浪子词
人”形象。
当时词人们是带着一定的文学意识进行创作的并在词作中会融入自己的文学个性,甚至是传统的
诗歌意绪。
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知,年少时的柳永才华横溢,并且词作传唱之广,在个人经历以及处境,这时候他为了让词作适应市井生活和歌台舞榭的题材,他把漂泊的生涯、旅中的愁绪和颓废纵欲的享乐,都大胆而赤裸裸的写进词中,这就突破了五代以来,保守而拘谨的词风,而创出旖旎抒情的作风。
他不仅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扩大了词曲的内容,而且
他发展了词的长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
而到了后期,柳永词中已经有其怀才不遇、郁结不平的一面。并且在柳永的后期词作中发生了以往人们忽视的重要変化。柳永后期的羁旅行役词历
来被词论家和文学史家们褒奖,被认为是不同于柳永前期的艳俗词作的雅词。
这就是柳永词的大致变化过程。
学习诗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人问世”,想要研究柳永词的变革过程,自然就要理解柳永这个人的生平经历。
以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8 15:04

一.柳词在形式上的革新 
柳永在词史上的一个贡献就是开慢词之先河。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并首创了很多词调,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词调由短变长,也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需要。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慢词篇幅*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拓宽了词的题材范围。慢词曲折多变的音乐节奏也适合表现更为复杂的生活内容,更有助于词人直抒胸臆,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柳永还自创了不少的词调。柳永之所以要创制新调,目的就是为了把流行在民间的“新声”通过歌词的创作推广,并且通过文字使它固定下来。他现存的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词至柳永,*始备”。
二.柳词在艺术上的革新 
词的形式和内容的革新,要求词人在艺术上的表现手法亦应作相应的变革。柳词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上述的重大突破,自然会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所企及,甚至是革新。以下即是笔者对柳词艺术手法革新的探讨。 
(一)用语俗白化 
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炼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二)铺叙与白描手法之运用 
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综上所述,柳永词作在题材内容上的革新,开拓了词的领域,引进了新的题材;其次是艺术形式的革新,长调的大量创作,语言上的通俗晓畅,铺叙和白描的手法,通俗化、自我化的革新等等,使柳永词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和艺术上都独具风格,别开生面。摘录于《论柳永词在形式与艺术上的革新》作者 :  朱志祥 吴宁
受字数*,供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8 15:04

一开始应该也是想通过读书做官的,但是怀才不遇,所以去柳巷寻求安慰,后面可能是彻底沉沦的吧,随着时间的逝去,留给他的从一开始的不甘心到后来只是感叹自身命运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