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经济区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6:24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6:18

西西伯利亚经济区包括:克麦罗沃州、阿尔泰边疆区、秋明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和托木斯克州等6个行政区。面积约242.72万平方公里,仅占西伯利亚地区总面积的37%,而人口、工业总产值均占西伯利亚地区的60%以上,农业总产值占70%左右。
西西伯利亚经济区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第二大煤炭基地、第三大黑色冶金工业中心,机械工业、化学工业也很发达,同时也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地,养牛业也很发达。
总投资600多亿卢布,以石油、天然气、煤炭、木材开发为基础的西西伯利亚区域性生产综合体的建立,对西西伯利亚的经济发展作用巨大。原苏联*对该综合体的组建非常重视,其建设费用比战前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对东西伯利亚和乌拉尔经济建设的投资总额还高许多倍。
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发展迅速,产量不断增长。目前不仅向西伯利亚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学工业提供原油,而且向其它地区供应石油和提供出口。
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工业也是西西伯利亚区域性生产综合体的重要经济部门,主要集中在秋明州和托木斯克州。
农业在西西伯利亚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西西伯利亚区是俄罗斯主要的粮食产地和畜牧业基地之一。
根据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西西伯利亚又分为南部区和北部区。北部区的采掘、采伐工业发达,丰富的矿物资源和森林资源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南部区则以燃料工业、黑色冶金、机器制造、电力、石油化学、轻工、食品工业和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
东西伯利亚经济区
东西伯利亚地区包括:克拉*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赤塔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和图瓦共和国等5个行政区。面积412.3万平方公里,占西伯利亚地区总面积的63%。
东西伯利亚经济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煤炭储量约占原苏联的50%,木材蓄积量占30%以上,可利用的水能资源占30%左右,铜、镍和其它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
工业是东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结构中的主导部门,形成了采掘工业和有色金属、木材初加工工业等专业化生产部门。东西伯利亚的镍、铜、钨、铝、锌、锡、金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业大规模发展,成为俄罗斯的重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铜、镍工业分布在克拉*亚尔斯克边疆区,炼铅工业在克拉*亚尔斯克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炼镍和炼钼工业在布里亚特共和国、赤塔州和克拉*亚尔斯克边疆区,采锡工业集中在赤塔州,采金业则以赤塔州和伊尔库茨克州较为发达。
煤炭开采和电力工业是东西伯利亚另一个专业化部门。东西伯利亚的煤炭主要集中在克拉*亚尔斯克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年产量为5000万吨,其中一部分运往西西伯利亚、乌拉尔和远东地区。东西伯利亚煤矿多数为露天矿,煤炭成本低廉,因而其电力工业也很发达,除满足日益增多的生产部门的用电外,东西伯利亚的电力还向外地区输送。
森林工业和木材加工业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北部的支柱工业。目前,东西伯利亚的木材采伐量仅次于远东经济区,占全俄第二位,制材业、森林化学工业、木材水解工业、制浆造纸业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东西伯利亚的农业由于人口稀少、劳动力严重不足、气候条件恶劣等原因不十分发达,但其饲料、土豆和蔬菜播种面积大于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的畜牧业比较发达,养羊业是其畜牧业主要部门,羊只数目在俄罗斯联邦中居第三位。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过程
历史过程
十月*前,**对西伯利亚地区奉行掠夺性的经济*,没有采取多少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该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非常低下,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全俄水平。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农业占绝对优势。1913年,西伯利亚农业总产值占本地区工农业总产值的78%,同年西伯利亚工业总产值仅为*的1.5%。当时,除采矿工业外,西伯利亚地区的其他工业部门都是极端落后的。黑色冶金业几乎没有,重工业生产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特别是加工工业部门产品所占比重微不足道,轻工业产品几乎全部都要从*的欧洲部分输入。沙皇的殖民*阻碍了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工业化进程。十月*以后,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十月*以后,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开发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西伯利亚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在大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西伯利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铺设,这里的生产力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17~1917年的20年间,铁路沿线地区的城市从40座增加到63座,各城市居民数增加了2倍、4倍甚至8倍不等。
三十年代,原苏联第二个煤炭冶金基地在乌拉尔——库兹巴斯地区建成。乌拉尔——库兹涅茨克煤炭冶金联合企业成了乌拉尔、西伯利亚地区实现工业化的基础。组建综合体的目的是为有计划地将工业重心逐步向东部地区推移,并为消除新开发地区经济上的落后状态创造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西伯利亚地区是原苏联的大后方,经济发展的速度高其于其他地区。1941~1945年这里的基建投资额几乎占苏联的1/4。1942年西伯利亚生产原苏联1/4以上的钢和钢材、1/3的生铁和近一半的煤炭和焦炭。
五十年代,开发东西伯利亚的安加拉——叶尼塞地区自然资源的计划开始实施。这是生产力进一步向东推移的标志。这个项目比乌拉尔——库兹涅克联合企业建设规模更大、所用时间更长。安加拉——叶尼塞开发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克拉*亚尔斯克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生产力发展。西伯利亚经济因此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更加广泛地开发西伯利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若干个生产结构复杂的大型区域性生产组织。
六十年代,原苏联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基地——秋明油气田的开发,使西西伯利亚变成了吸引资金和劳动力最多的地区。秋明油气田的开发按其规模来说,大大超过了乌拉尔——库兹巴斯煤炭冶金基地和安加拉——叶尼塞综合体体系。开发秋明油田,使原苏联在不到 20年的时间内,在原油生产方面赶上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原油最多的国家。
七十年代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铺设通向太平洋的第二条交通大动脉—贝阿铁路。横贯西伯利亚与远东近北地区全长达3145公里的贝阿铁路的建设,是原苏联加速西伯利亚与远东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步骤。随着这条铁路的建设,资源开发重点逐步推向近北的广大地区。这里储量丰富的煤、铁、铜、锌、镍、石棉、云母、磷灰石和森林资源等,有可能在近期内被大量开发。未来铁路沿线地区的人口将不断增加,并逐渐在这里建成若干个工业中心和新城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6:19

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伯利亚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潜力巨大。得天独厚的天然财富是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并决定着该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及在全国统一经济综合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30—80年代,苏联实施的国家“生产力东移”战略使西伯利亚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燃料动力供应基地、耗能量多的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商品基地,在国家经济及对外经贸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强。几十年有计划、分阶段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形成了西伯利亚经济的原料、资源型生产结构特点。实际上,该地区整个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发展。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实行激进经济转轨*。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地区同联邦*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经济联系断裂。西伯利亚从国家实施“生产力东移”*,转向“自我发展”模式。由于过去长时期的片面发展,西伯利亚经济结构严重畸形。当疾风暴雨般的改革袭来之时,该地区经济如“雪崩”般坍塌,陷入全面、深刻的社会经济危机之中。从1992年到1998年西伯利亚经济持续衰退。随着经济持续危机,西伯利亚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社会状况恶化,地区分立情绪滋长蔓延。但是,在90年代国家最困难的岁月里,西伯利亚在自救的同时,以其巨大的自然资源潜力和生产实力支撑着整个俄罗斯的经济生存。该地区在全国统一经济综合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和繁荣仍将有赖于西伯利亚。

一、行政区划与自然资源潜力

(一)行政区划

西伯利亚地区被划分为两个经济区,即西西伯利亚经济区和东西伯利亚经济区。西西伯利亚经济区面积为242.72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国土总面积的14.2%;东西伯利亚经济区面积为412.3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国土总面积的24.1%。西西伯利亚包括阿尔泰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克麦罗沃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托木斯克州、秋明州、汉特—曼西自治区和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等9个联邦主体;东西伯利亚包括布里亚特共和国、特瓦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克拉*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次克州、赤塔州、泰梅尔自治区、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和埃文克自治区等10个联邦主体。西西伯
利亚经济区划分为205个区、87个城市、42个市区、146个城镇和2446个农村管理机构;东西伯利亚经济区划分为157个区、73个城市、20个市区、194个城镇和1675个农村管理机构。西西伯利亚经济区人口1511.4万人,东西伯利亚经济区人口903万人(1999年1月1日)。整个西伯利亚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人。

(二)自然资源潜力

西伯利亚地区是当今世界仅有的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其自然资源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储量极其丰富,潜力巨大。

俄罗斯的矿产储量潜在价值约30万亿美元,其中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占25万亿美元,蕴藏着全俄80%以上已探明的各种矿物资源。这首先是燃料动力资源。据1994年统计,西伯利亚占全俄天然气探明储量(49.5万亿立方米)的85%,石油储量的65%,仅秋明州就储有130.8亿吨;煤储量的79.8%,为1597.18亿吨(1998年数字)。它们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38%、4%和16%。俄有关部门1993年估计,西伯利亚地台有碳氢化合物开采前景的土地为300多万平方公里,可提取591.6亿吨标准碳氢化合物。近几年在拉普帖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架发现了大型油气资源蕴藏地。

在西伯利亚蕴藏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以及非金属矿,资源储量巨大。90年代,西伯利亚地区铂类矿可采储量占全俄的99.3%、铅占86.3%、钼占82.0%、锌占76.6%、铜占70.3%、镍占68.2%。仅东西伯利亚北部诺里尔斯克就集中了世界镍储量的35.8%、钴的14.5%、铜的9.7%、铂类矿的40%,以及大部分的钯矿。1998年西伯利亚的白云石储量4.45亿吨、石灰石21.27亿吨,耐火粘土1334.99亿吨。

森林资源是西伯利亚的宝贵财富之一。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森林覆盖面积2.75亿公顷(其中东西伯利亚2.01亿公顷),占全俄罗斯41.96%;森林覆盖率西西伯利亚为36.7%,东西伯利亚为54.8%;木材蓄积量西西伯利亚为95.19亿立方米,东西伯利亚为261.16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整个西伯利亚的木材蓄积量为全俄总蓄积量的48.8%,占世界的12%。其中4/5以上属贵重的针叶树种,3/5是成熟林和过熟林。此外,在西伯利亚的莽莽林海中栖息着各种飞禽走兽,生长着各种药材等。

西伯利亚江河、湖泊众多,拥有鄂毕河、叶尼塞河这样的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河。鄂毕河与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与安加拉河水力资源最丰富,据估计可发电约4000亿千瓦时。西伯利亚的水电资源占全俄的50%。它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该地区的水产资源也很丰富。

目前,西伯利亚大量的矿产资源沉睡地下。自60年代中期开始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以来,30多年过去了,共开采石油约70亿吨、天然气约8万亿立方米。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开采程度以及森林资源利用率较低,同时,地质勘探程度大大低于全俄平均水平。随着该地区勘探工作的进行,还将会有新的发现,巨大的自然资源潜力是西伯利亚及整个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90年代西伯利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及特点

(一)社会经济状况

进入90年代,西伯利亚地区经济从80年代后期的停滞开始下滑,1990年西伯利亚的工业产值为19年的98.55%。1992年初,俄罗斯开始实施的“休克疗法”导致西伯利亚陷入旷日持久的社会经济危机之中。1992—1998年该地区经济持续衰退,地区总产值不及改革前的一半。

1.生产持续下降西伯利亚各经济部门生产均程度不同地连年下降。工业产值1997年为1990年的50%,1998年为1997年的97%。工业各部门中燃料动力综合体危机程度相对较低,但也只是天然气工业生产相对稳定,而石油和煤炭工业危机程度很深。

1990—1998年,天然气产量基本保持在5500亿立方米上下,1999年为5410亿立方米;石油产量1999年为2.06亿吨,比1988年下降了50%以上;煤产量1994年比1990年下降了34%,1995—1998年产量为1.65亿—1.7亿吨。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98年主要林业和木材加工业除伊尔库次克州出现增长外,克拉*亚尔斯克边疆区和秋明州降幅仍很大。该部门产值在1998年西伯利亚地区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仅为4.5%。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在地区工业产值中的比重降到6.6%。西伯利亚的机器制造业中军工企业占很大比重。该地区有80多家军工综合体企业,约占全俄军工企业的11%,生产全俄该部门产值的15%。军工企业转产过程中,生产不断下降,1995年比1992年下降33%,1997年和1998年仍保持下降趋势。食品工业和轻工业生产下滑程度超过西伯利亚整个工业生产降幅。1998年食品工业产值占西伯利亚工业产值的6.7%,该部门多数产品产量仅为1990年水平的1/3,甚至更低。轻工业产值仅占西伯利亚工业产值的0.65%,该部门主要产品产量基本上比1990年下降90%以上。在西伯利亚,食品工业和轻工业发展长期落后,导致消费品供应缺乏。90年代这两个部门生产大幅度下降,使得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问题更加突出。

西伯利亚农业发展长期落后。90年代生产持续下滑,并且从1993年开始下滑速度超过全俄平均水平。1991—1996年年均下降6%。1998年农业产值551.亿卢布,比1997年下降12%。从1991年至1998年粮食持续减产,1998年粮食产量(1121.2万吨)比1986—1990年年均水平下降40%。马铃薯产量1991—1997年年均超过1986—1990年年均水平,1998年产量542.93万吨,比1997年减产215.45万吨。蔬菜产量1998年为142.68万吨比1986—1990年年均水平增长11.37%。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形势更加严峻。1999年初牛的存栏数594.37万头,比1991年初减少了48.2%,猪的存栏数347.47万头,减少了40.86%。1998年肉产量92.18万吨,奶产量6.73万吨,蛋产量55.72亿个,与1986—1990年年均水平相比分别减产44.22%、37.9%和27.26%。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6:19

经济支柱,*天然气石油矿产开采西伯利亚地区。不过西伯利亚很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不能耕种矿产石油很丰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