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6:3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38
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政体,建立国民*,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旧三民主义的内涵: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个土地*纲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39
三民主义的要点如下:
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孙中山在多次讲演和宣言中指出:他所领导的政党和运动须达到三个目的:进行民族*以实现民族主义,进行**以实现民权主义,进行社会*以实现民生主义,他又认为最后一个目的,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实现,而避免一次*。
孙中山在1924年6月16日于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以三民主义为纲,对该校师生之训词,后来成为中华*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40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反对帝百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政体,建立国民*,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度,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旧三民主义的内涵:
(1)民族主知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障碍,道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民专国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属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个土地*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