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06:40
宝琳:随侍沈阳草·丁丑岁暮随侍兴京,归路作众山歌以记之
满族诗人宝琳的一首歌行体的长诗《随侍沈阳草》也是颇有特色的吟哦沈阳的诗作。
宝琳,马佳氏,字梦莲,号梦迹山人。他祖籍长白,生长在北京,约十岁时随为官的父亲来沈阳,在沈居住十年,约二十岁,后返京任户部主事。至道光二十三年,任职水军,翌年补赵州知州。后“谢病归京,日侍慈颜”。他将平生写的诗作编成《知足知不足斋诗存》,分六集,其第一集即为《随侍沈阳草》,此集的第一首歌行体长诗云——
望山如望道,未见不知妙。
既见未遍历,犹未得其趣。
我性酷爱山,望影开心颜。
去京东来二千里,奇山饱看艰登攀。
计程历尽兴京路,路绕千山破云雾。
奇离变化百态生,苍翠纵横不知数。
烟台渐觉山抑扬,崩堤半面成危岗。
下临清流数十里,水石一色凝青苍。
天作高山萨尔浒,峥嵘作镇如踞虎。
铁背独耸出其东,北望营盘到行伍。
百折千盘路欲穷,天桥一岭横长虹。
经还山岭侧足上,一峰未尽头千峰。
古径深且寂,古木幽复清。
蜿蜒走地无停歇,万山奔赴朝兴京。
兴京气象甲寰宇,伏处龙翔起风舞。
东南山势更雄森,远岫近峰相吞吐。
应接不暇缓途行,至此山众多无名。
询之樵牧皆不识,但以青黄为品评。
青山多树尽松柏,黄山瘦石嵌雪白。
土人爱树夸青山,游人自爱黄山石。
爱石爱树人往还,青山黄山意自闲。
高山妙道两无异,仁见谓仁智谓智。
山似有灵知我意,归路依然送苍翠。
这首诗是《随侍沈阳草》中的第一首诗,写于嘉庆二十二年,当时宝琳约十八岁,是岁暮之际陪同父亲去满族与清王朝的发祥地兴京拜谒葬有努尔哈赤先祖的永陵,往返沈阳时一路看山放歌之作。选这首诗为开卷之作,足以证明作者对此诗的喜爱,也可当做宝琳青年时代的代表作。诗为歌行体,五言七言交错使用,运用自由,节奏也富于变化。全诗流畅自然,雄浑大气,尽写出年轻的诗人看山的兴致和由此而生的丰富的联想。
全诗虽然是写在自兴京归盛京路上,但诗中走向却是自盛京到兴京,所以诗中有“计程历尽兴京路”句。诗中写到的“烟台”“萨尔浒”“铁背”“营盘”“天桥”等,都是路上所经的沈阳至新宾的要地。
一路走过来,到了目的地,接着写兴京的气势:“兴京气象甲寰宇”。
最后一部分,诗人抒发对“青山”“黄山”的感喟,他虽然说“爱石爱树人往还,青山黄山意自闲”,实际内心是有倾向性的,所以结句直言:“山似有灵知我意,归路依然送青翠。”我选这首长歌行,不仅在于这首歌写得有特色,还在于它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历史上的沈阳的一个新视角。以前我们选读的许多吟咏沈阳的诗作,都是从关内来盛京这个角度写的,经山海关、广宁,过辽河(巨流河) 或过永安石桥,再在永安桥边或大西门外万寿寺住宿,最后抵达盛京城。而这次是从反方向写,出东门一步步向东部山区长白山余脉环绕的兴京走去。犹如把读者带上直升机鸟瞰历史上的盛京城,展开一幅盛京立体的景观,恰似平敏郡王福彭在《盛京》一诗中所描绘:“山环水绕雄关立,虎踞龙盘帝业成。”诚然,我们相信唯物史观,不会像风水先生那样去诠释历史。但我们了解山川形胜,会帮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去探寻历史的足印,聆听古人的脉搏,会在前人的吟哦中感悟世事的轨迹,发思古之幽情,瞻观前路的辉煌……
路,是脚踏出来的。
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让我们接下来翻开历史新的一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