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5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22:43
纳兰性德:盛京
沈阳在清代初期这些堪称巨大的变化,在清初居住于沈阳或路经沈阳的文化名人的诗文中自然得到反映。自17世纪以来,满汉各族的诗人,上至贵为国君的康熙、乾隆诸帝,下迄布衣平民,从清前期的大诗人纳兰性德到清末被誉为清代杜甫的魏燮均,从清初辽东三老之一的戴亨,到清末的辽东三才子之一的刘春烺等,吟咏沈阳的诗作层出不穷,数量以百千计。其中有许多是广为流传的名篇佳作。
拔地蛟龙宅,当关虎豹城。
山连长白秀,江入混同清。
庙社灵风肃,豪强右族更。
明明开创业,休拟作陪京。
这首《盛京》诗,写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三月,是清代大诗人纳兰性德随侍清圣祖康熙皇帝巡行奉天、吉林,到兴京永陵祭祖返程驻跸于盛京时所作。
诗的开篇就显出诗人高度概括的功力和诗作*人的气势。盛京是清代的第一个都城,也是清代首座皇宫之所在,龙廷之所在,自然是蛟龙之宅,而“拔地”二字突兀而起,盛京皇宫雄伟壮观的气魄油然而出。第二句写沈阳城的位置之险要,“当关”,是战略要冲。城如虎豹盘踞之险更显出努尔哈赤选其为都城的战略眼光。颔联写盛京自然环境之秀美,长白,即长白山,环盛京之天柱山、辉山等皆长白山余脉,混同,即混同江今松花江,此处意指盛京城外是蒲河等交流汇入浑河,浑河又与辽河汇合流入渤海,当时河水清澈。颈联写盛京人文环境,祭天地的堂子、祭祖先的太庙、努尔哈赤的陵寝福陵,皇太极的陵寝昭陵,构成一道风景线,庄严而肃穆,十余座王府及满洲贵族的宅第,显示盛京是满族兴旺的豪强族人聚居之所更不一般。结尾处,纳兰性德以反诘的语气写道:“明明开创业,休拟作陪京。”他盛赞盛京是大清王朝创业奠基的圣地,何谈只是陪京!这首诗虽只四十字,却把盛京的形胜特点与历史地位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出来,显示着时年二十八岁的纳兰性德诗艺的成熟。
德盛门(大南门,1905年摄)
沈阳城(1905年摄)
纳兰性德(1654—1685) 原名成德,后因避太子允礽(字保成) 而改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的始祖姓土默特,是蒙古人。
后来,土默特灭了纳兰部,因而改姓纳兰,举族迁至威远堡附近的叶赫河畔(即今辽宁开原市附近),所以纳兰性德祖籍为辽宁铁岭。纳兰性德的高祖即叶赫的部族首领金台石。后来,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叶赫大败而归于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纳娶了金台石的妹妹,纳兰氏也因此成为大清的核心势力之一,这也是明珠能成为康熙信任的重臣的重要因素。明珠在康熙执政时,累官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后又加封太子太保,十分得宠,这给纳兰性德进入仕途创造了条件。
纳兰性德生长在北京,自幼聪慧好学,长而博通经史,气质上受汉文化的影响,喜好填词,并以填词名世。他的词把原属于个人的哀怨融扩为带有普遍性的人性抒发,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直窥北宋堂奥”,认为他和女词人顾太清是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王国维更赞誉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最杰出的词人之一。
但是,纳兰性德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他二十二岁时考中进士,仅因是皇帝近亲,而被授予三等侍卫(后迁升至一等),此后一直到三十一岁早卒,他一直是康熙皇帝的侍卫。任侍卫期间,他曾多次随皇帝巡游各地。康熙二十一年,他随康熙帝东巡奉天吉林,一路上留下了许多反映关东风情的词与诗。如他伴康熙帝过山海关时写下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寥寥数语,就勾画出康熙帝东巡时的兴奋心境。他的诗《柳条边》《永平道中》《塞外七夕》等同样反映了辽河流域的社会生活。
纳兰性德:兴京陪祭·福陵
在陪伴康熙帝到兴京永陵祭祖路上,他先后写下几首描写龙兴之地胜景和歌颂大清开国帝王创业功勋的诗词,除已欣赏过的五律《盛京》外,还有七律《兴京陪祭·福陵》——
龙盘凤翥气佳哉,东指斋宫御辇来。
影入松楸仙仗远,香升俎豆晓云开。
盛仪备处千官肃,神贶承时万马回。
豹尾叨陪须献颂,小臣惭愧展微才。
福陵位于盛京东北二十里的天柱山巅,又被称为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孝慈皇后叶赫那拉氏孟古的合葬陵,也是清代在山海关外修建的第一座皇陵。皇太极即位后,于天聪三年(1629年) 开始兴建,至康熙年间臻于完善。
康熙十年(1671年) 至道光九年(1829年) 的一百五十年间,先后有四位皇帝十一次到福陵祭祖,史称“东巡”,这是盛京历史上的盛事。
内治门(小东门,*初年摄)
“东巡”祭祖,不仅是祭祖陵,而是祭三陵,即永陵(在新宾县,为清帝祖陵)、福陵、昭陵(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陵寝)。
“东巡”祭祖随驾后妃、王公贝勒、文武大臣及兵弁、使役等总数不下十万人,队伍浩浩荡荡,祭祖盛典分两天举行,第一天举行“展谒礼”,第二天举行“大飨礼”。皇帝献祭举哀时,往往“声随泪涌,瞻恋不思离去”,此时,百官肃穆,哀声大作,场面十分壮观。
康熙十年,玄烨还是“少年天子”时,便回盛京祭祖,开创一代“东巡”定制。十年后康熙二十一年纳兰性德随康熙帝第二次东巡祭祖时,康熙已俨然成诗书大家,在盛典之后留下“御制诗”《三月初六日告祭福陵恭述十韵》。康熙帝赋诗后,随驾百官亦纷纷和诗、献诗。以诗词绽露才华的纳兰性德不甘人后,于是有了《兴京陪祭·福陵》。
这首诗的题目含两部分内容,前半概括此次“东巡”是“兴京祭祖”,以到首站兴京永陵涵盖祭“盛京三陵”。后半冠本诗之名,即这首诗是写祭福陵的。
全诗首联写福陵“龙盘凤翥”气势之佳,康熙帝御驾东巡浩荡而至;颔联写数以万计的祭祀队伍来到这里拥满山林,祭坛上香烟袅袅牵引出片片“晓云”,颈联勾描了盛典进行时“千官”的神情,以及祭祖感召得神祇赐予后万马回程的壮景(贶,音kuàng 〈书〉,赠、赐);最后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读过康熙帝的御制诗,他觉得自己献诗也不过是“豹尾叨陪”而已,也只能“惭愧展微才”了。显然,这首诗是纳兰性德这位一代大诗人的“遵命文学”作品,*,写得实而平,倒是透露出他在皇帝面前的“诚惶诚恐”的真实心态。
福陵一百零八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22:44
诗人情怀-《长相思》纳兰性德[清]《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