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史上出现的罕见团体双连冠为何会发生在满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2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0 18:40

万历《吉安府志》记载,庐陵地区“冠带衣履未逮中都,而山川醇灵之气含而未泄。人民敦庞质厚,鲜所凋残,犹有初古之遗焉。

自唐颜真卿从事吉州,铿訇大节,诵慕无穷。至欧阳修一代大儒,开宋三百年文章之盛,士相继起者,必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世行道为贤,以犯颜敢谏为忠。家诵诗书,人怀慷慨,文章节义遂甲天下。”王阳明任庐陵知县时,昌明理学,“一时游其门者数十余人,而王氏之学独传于吉安,至今称盛焉。”

一、三千进士冠华夏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自古以来人才辈出,进士数量居全国府州县之首,名冠天下,载誉华夏。元至正十年(1350)乡举、永新东里人陈宗舜在其编撰的(吉州科举录》中说:“道我吉州,科名甲天下。”宋代吉州考中进士925人,元*取进士43人,分别占江西总数的1/3或2/3。鉴于宋代吉州人才之盛,欧阳守道认为与颜真卿的教化有关,他说:“公(颜真卿)去五百年,人才辈出,文物彬彬矣,是岂无故。”“吉州人文蔚起,又远出西江上,则所以甲于天下者,又岂偶然哉!”

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湖广参政的永新人甘雨增补编成(吉州贡举考》4卷,辑录洪武开科至万历甲辰科举人姓名2800人、进士姓名900余人,注明科榜、乡籍、履迹等情况,首次将举人、进士名单并称列出。郭子章在该书序言中说:“吾吉安自欧阳文忠公以文起而科目盛,至我明益昌炽。”

庐陵人杰地灵,名士荟萃。据统计,从唐宋至明清,科举制正式废除之前,全国正式录取的进士共98万多人,其中江西1万多人,吉安科举进士近3000名,占江西进士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一个州府而言,进士数量居于全国首位,号称天下第一。


曾出现过“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科举盛事。南宋丞相周必大说:“江西多名士,吉为冠,自古言之,庐陵胡氏为大族,群从数首,多通经,工文章,守礼典。”‘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永乐大典》主纂解缙、宋代大文豪杨万里、南宋爱国名臣胡铨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知名学者先后孕育或诞生在这里。“三千进士冠华夏”的文化现象,既是庐陵史学兴盛的产物,也是庐陵史学发达的条件。

古城庐陵历史悠久,苏东坡诗云:“巍巍城廓阔,庐陵半苏州。”庐陵古城风光几乎可以与苏州媲美,这里文化发达,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吉安不但考取天下第一多的进士和数量众多的状元,而且,明建文二年(1400)科考,状元胡广、榜眼王良、探花李贯,均为吉安府人。明永乐二年(1404)科考,状元曾棨、榜眼周述 、探花周孟简;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都是吉安府人,前七名均被吉安人囊括,可见吉安人才之盛,其中不乏史学人才。


这种“团体双连冠”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是一个奇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吉安沉淀出了以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贾文化等为主要表征的庐陵文化,并成为赣文化(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

据《江西历代名人传》记载,历代庐陵(吉安)籍宰辅19名,即十国吴、南唐庐陵(今吉安县)的宋齐丘,南唐峡江人陈乔,十国楚庐陵(今吉安县)的刘言,北宋永新的刘沆,北宋永丰的欧阳修,南宋庐陵(今吉安县)的周必大,南宋庐陵(今吉安县)的袁说友,明朝吉水的解缙、胡广,明朝泰和的杨士奇、陈循、萧镃、尹直,明朝新淦(今属峡江西江徘山村)的金幼孜,明朝庐陵(今吉安县)的陈文,明朝永新的刘定之,明朝安福的彭华。

二、文章节义之邦

史志记载:古代吉安自欧阳永叔崛起,“节义文章揭日月而行之”。杨希稷(杨邦乂)、杨廷秀(杨万里)相继殉节国难,“清风高洁,转相慕尚”。“士多奇俊,而敦礼义”。在文献成就方面,《全宋词)收录江西词家158人,仅次于浙江,而庐陵则以29人高居江西词人榜首,占江西词人总数的1/6强,庐陵的诗人词家引人关注。在《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吉安人著述385种,7175卷。”

有学者指出,“吉安自古称文章节义之邦,这个节义就是崇尚气节,刚烈义正,这与吉安人的性格不无关系。吉安人的性格崇尚正义、刚烈义正,自古已然。”自颜真卿贬为吉州司马倡导节义精神以来,庐陵多忠臣烈士,涌现了许多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北宋庐陵爱国英雄欧阳珣反对割地求和,舍身抗旨,被金人浇油烧死。

欧阳殉的爱国警句是:“战败而失其地,它日取之直;不战而割其地,它日取之曲。”意思是说战败而失去城池,以后再夺取回来理所当然;不战而割让他人,将来收复时就不顺利了。南宋建康府通判、抗金英雄吉水人杨邦乂少年读书时就“每以节义自许,”他和族弟杨杞互相勉励:“爵禄不必力取,当力取名节耳!”,抗金失败被俘后,宁死不降,写下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从容就义。南宋爱国名臣胡铨挥笔写下《戊午上高宗封事》这份“斩奸书”,表示“义不与(秦)桧等共戴天”,使金人惊呼“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


2000年,江西新闻媒体评选本省千年十大历史名人,胡铨被评为“脖子最硬的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庐陵节义的集大成者,是千秋传颂的名相烈士,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成了家喻户晓的爱国格言。他和欧阳修、胡铨、杨邦又、杨万里、周必大一起被誉为庐陵“五忠一节”。

三、“理学之邦”

庐陵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理学家,包括王守仁的众多弟子。“自王阳明讲学虔州(今江西赣州),邹文庄北面首事之,一时受业之徒三十余人。故良知之学,先良知学说有别于王门其他后学的独到之处,其中包含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内容,与王守仁的优国优民之心相仿。他说“近来得见吾之一心,当以天下为己任。不论出与处(不论外出还是在家),莫不皆然。”立足于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他曾历年出游各地考察,用十年时间编绘了《广舆图》一书,成为我国第一部分省地图集。


安福王时槐、刘文敏、刘邦采,永丰聂豹、宋仪望,泰和欧阳德、胡直,吉水邹元标,永丰聂豹、宋仪望、刘霖,吉安县陈嘉漠等,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都有继承丰富和发展。例如,胡直曾经拜欧阳德、罗洪先为师,以王守仁为宗,人称“庐山先生”。郭子章、廖同春、邹元标等皆出其门。

由于王守仁任庐陵知县时经常讲授“心学”思想,加上他众多高足弟子的广泛传播,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在庐陵地区成为一门显学,庐陵因此成为“理学之邦”。嘉靖五年(1526),王守仁的亲传弟子邹守益和刘邦采在安福建立了讲会组织—惜阴会,作为传播王守仁心学的讲坛,在传播“王学”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讲会隔月举行一次,每次五天。


安福和吉安等地的王门弟子闻风而至,浙中学派的钱德洪、王徽等王门高足也从浙江赶来参加。嘉靖二十八年(1549),邹守益作(惜阴会申约),对会友提出严格的要求。王守仁作(惜阴说)一文,对“惜阴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写道:“同志之在安成者,间月为会五日,谓之惜阴’,其志笃矣!”“知良知之运无一息或停者,则知惜阴矣;知惜阴者,则知致其良知矣。”就是说邹守益、刘邦采等人,其传播王学之志专一不变,了解良知运行规律是不停息的人,便知道爱惜光阴,爱惜光阴的人便知道如何实现良知。

王守仁任庐陵知县期间,曾经在吉安青原山净居寺讲学,邹守益等人前往聆听。为了传播王学,嘉靖十五年(1526),邹守益等人在吉安青原山创建在庐陵地区传播王学的机构—青原会馆。春秋两季,集合五郡学者于青原山聚会讲学,时称“青原讲会”。邹守益、罗洪先、聂豹、欧阳德等相继主盟,会讲于此。浙江钱德洪、王徽等人也率弟子来会。王时槐、胡直、刘文敏、刘元卿等人也相继来此会盟讲学。当权者为此而兴建了“传心堂”。万历年间,邹守益、刘同升等迁“传心堂”于青原山谷口之北,旁建九邑会馆,供庐陵、吉水、永丰、泰和、龙泉、万安、安福、永新、永宁等九县学者居住。

尤为可贵的是,庐陵地区还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如吉水县杨万里,吉安县欧阳守道、文天祥,泰和县罗钦顺等,他们都主张“气”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的根本。杨万里认为,混沌的元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源,阴阳二气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使宇宙万物发生变化。他主张物质是不灭的,“火托于薪而有质,薪化而质不化”。他看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认为“天非和不立,物非和不立”。文天祥在宇宙论上,一方面继承朱熹的“理在气先”的思想,他说“未有物之先,而道具焉,道之体也;既有物之后,而道行焉,道之用也”。


另一方面,他把“元气”作为宇宙的本原,他说:“茫茫堪舆,块纪无垠,浑浑元气,变化无端。”文天祥认为这种气就是孟子听说的“浩然之气”,又叫“天地正气”,“况浩然者,乃天地正气”。它在天地间流行,便产生宇宙万物,人一旦察得这种“正气”或“浩然之气”,就能气贯日月,产生一种无比坚强的正义感和精神力量。因此其宇宙元气说,既具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文天祥还认为,道、天地、人都是变化不息的,他在《御试策》中说:“道之在天地间者,常久而不息”,“天地以此道而不息,圣人亦以此道而不息。”从而提出了“法天不息”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世界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人也应当自强不息,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天地之间而与天地并立。

庐陵地区人才辈出,史学名家众多。宋代是庐陵史学的繁荣时期,开宝五年至咸淳十年(972-1274),302年间共考中进士1207人。宋代吉州著名史学家有欧阳修、曾安止、杨万里、萧常、龙衰、罗泌等。明代是庐陵史学的鼎盛时期,有1115人考中进士,有13人高中状元。在这些进士与状元中,不少成为著名的史学家,如杨士奇、解解缙、曾桨等。庐陵被称为“江南望郡”,不仅因为山川灵秀,还在于杨邦乂、欧阳询、文天祥、刘球等忠节义士所表现的浩然正气。

庐陵人口大多是北方南迁的移民,具有开拓创新的传统。西晋的永嘉之乱、中唐“安史之乱”和唐末*、北宋靖康之难前后,是我国历史上社会*之际,为躲避战乱,北方士族百姓纷纷向江南地区迁移,处于赣中腹地的庐陵,不断吸纳各方的移民。此外,

不少在吉安担任州、府、县官的北方人士,卸任后不回战乱中的原籍,喜爱庐陵秀丽山川,留居繁衍子孙。现在吉安大部分姓氏的先民,多是上述原因到庐陵定居的。明末清初,一部分在秦汉时从北方南迁闽、粤东南山区的“客家”后裔,沿着先祖南下的途径,逆向返回在赣中南山区定居,保存并光大了中原流风遗俗。史载庐陵地区“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犬亩,流风遗俗盖庶几西京、成周之间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