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0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5:39
没有明确的官阶,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统称,始于战国。他们既是国家*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
*是绝大多数“士大夫”人生的第一要务;但同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从内涵上考察,士大夫主要包含如下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
指居官的人。
《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用现代话说,士大夫是职能官。
《墨子·三辩》批评“士大夫倦于听治”。这里泛指一切官吏。
《战国策·秦策二》载:“诸士大夫皆贺。”这里的士大夫指楚朝廷之臣与王之左右。
《荀子·王霸》云:“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这里的士大夫指一切居官在职之人。
《君道》又讲:“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行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是所以显设之也。”士大夫指诸侯以下的官吏。文官称士大夫,武官也称士大夫,《荀子·议兵》载:“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
《吴子·励士》:“于是(魏)武侯设座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
《荀子·君子》讲:“圣王在上,分义行乎下,则士大夫无流淫之行,百吏官人无怠慢之事,众庶百姓无奸怪之俗。”这里把士大夫置于百吏官人之上。
《君道》把士大夫列于“官师”之前。官师,百吏之长。
《强国》篇讲:“大功已立,则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禄。”
《正论》讲:“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以上材料都说明士大夫在官僚层次中是比较高的。因士大夫是比较高级的官吏,所以享有不同的田邑。
《荀子·荣辱》说:“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
《礼论》中记载士大夫占有的田邑多寡不同,“有五乘之地者”,“有三乘之地者”。有些士大夫似乎还有私兵。
《战国策·齐策五》:“甲兵之具,官之所私也,士大夫之所匿……”
其二
指社会上的文人。齐孟尝君失势之后,门客纷纷离去,这些门客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称为“士”,在《战国策·齐策四》记述同一事件时则称之为“士大夫”。
《韩非子·诡使》载:“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意思是士大夫无德行而任官。在这里,士大夫与官宦是两个含义,士大夫指文化人。可见,士大夫可以指在位的官僚,可以指不在位的文人,也可兼指。士大夫从此时起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是两者的胶着体。
扩展资料
起源
形成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他们往往出身于贫寒之家,靠自己的才能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春秋战国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各国有名有钱的诸侯贵族,如春申君、孟尝君等,都以“养士”为时尚,最多时可达数千人,还互相攀比炫耀。
“毛遂自荐”的典故说明,当时的“士”并没有特别的标准,甚至是自称有才,也可以说服贵族,成为“士族”之列。
只要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就能称为“士”。“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时基本上是重叠的,若细分,则“士”的德行修养要比“君子”略低,也可以说“士”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
如刺杀秦王嬴政失败的荆轲,在出发前就立下豪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为了君王托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豪迈气概和高洁品质被作为一种精神典范。也有隐居深山,关心朝政但并不插手,“坐山观虎斗”的“隐士”,隐士在老百姓眼里是值得尊敬但又是神秘的。
汉代的*选拔制度还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王室贵族推荐一些品德高尚的人进入*。比如,以“孝”出名,被选拔为*就很常见。考试不是必须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既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又有高洁的道德操守,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羁,放浪形骸。他们中的许多人情愿醉酒而死,也不在*的朝廷中工作。
这种精神气质对“士”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即如果*黑暗,那么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而远离*,醉心于文学艺术,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
发展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文人画”,由于宋徽宗个人的爱好而大力提倡士大夫投入绘画创作。这进一步提高了绘画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性。
宋代以后,一般历代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绝大多数也都是曾在*中担任要职的*,如苏轼、米芾、蔡京等等。像唐朝的李白那样,没有太多*经历,全凭诗文著名的“自由知识分子”几乎绝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
衰落
科举消亡
清末以来,社会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士大夫”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清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内忧外患中已经面临全面崩溃。科举在西学东渐的风潮中也越发显得落后,成了束缚人才的瓶颈。而开放,却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知识和新的获得知识的方式。
1905年9月2日,慈禧上谕明告:“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不仅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千年绝唱,更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产生了重大改变。“士大夫”从此也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了。“士大夫”对知识、文化、艺术的垄断也不复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士大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6:57
大夫这官一直再变,如果就这句话来说,用现在的话说差不多就是*这样的省厅级干部,有地盘,相当于土皇帝
您说的这个,不是的,士大夫大部分是没有封地的。少部分有。
天子的儿子是诸侯,有封地,可以建“国”,比如七国,不过部分功臣,虽然不是天子的血脉,但是在上古也是可以做诸侯的,但是汉代刘邦的白马盟誓之后,就把这条路断了,之后皇帝的血脉才可以做王建国。
以前士大夫的梦想就是封疆建国,而平头百姓,可以通过战功,裂土封侯,这是韩信的梦想,可惜没有实现。
而诸侯的儿子,除了继位的,是士大夫,可以有“家”,有时候会在国里面,封比如1000户的食邑,就是说1000户人家,向这个士大夫纳税,而其实大部分士大夫是没有这个福利的。
所以士大夫的口号是,齐家(帮助父辈料理家务),治国(帮助诸侯料理国事),平天下(帮助天子料理天下)。
而国家兴亡,的国家,是指诸侯和士大夫的国,和家,匹夫有责,这个匹夫,开始其实是指士大夫,后来才引申成平头百姓。
其实,无论国和家是谁的,平头百姓都是被征用,被纳税,甚至被杀戮的命,他们好坏,有个P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8:32
差不多相当于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