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5 07: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4分钟前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时常会留意一些在别人看上去习以为常的现象或行为,有时就会发现其中与精神疾病或心理健康相关联的信息和意义。本文就想谈一下我对父母们称呼孩子“小名儿”的看法和认识。
中国人在孩子出生时和出生后一个重要的程序就是给孩子取名字。一般,一个新生命的名字往往是两个,一个用于户籍登记,并在他们长大后作为在其社会圈子里的指代符号,是大名儿或学名;另一个则是家人特别是父母长辈们用作口头上称呼的乳名或小名儿。历史上,由于中国广阔的农村地区一直以来医疗卫生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和兵祸匪患猖獗,儿童的夭折率出奇地高,人们往往认为是超自然力量起作用,要么认为是命中注定,要么认为是鬼怪作祟。为此,很多人就认为给孩子取个不讨喜的的小名儿,就可以免得被鬼怪“惦记”而易于夭折。如在北方农村,不少男孩子就叫狗剩子、狗蛋、二蛋、狗子、铁蛋等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名儿,并自幼就被人们不分场合地呼叫着,有的孩子甚至到正式上学时父母才想起了要给儿子取个“大名儿”。当然,除了这层防夭折的含义,父母们对孩子们的这些小名儿叫着叫着也渐渐透出亲昵甚至是疼爱的味儿。而且,有些父母自从给孩子取了小名儿之后,习惯于一直叫着这个小名儿,有时只有当孩子淘气“惹是生非”后,气头儿上的父母才会在家中郑重其事地呼喊着孩子的大名儿训斥一顿。有的父母即便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也呼叫他们的小名儿,既可能是习惯,也可能是疼爱,构成了可能是中国家庭所独有的亲情氛围。
尽管中国在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着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旧有的农业文化日渐式微,但给小孩子取小名儿这样的传统却并未成为尘封的历史。在5很多地方,人们仍习惯于给孩子取小名儿,只是这些小名儿已全无以往防夭折的意义,只剩下表达亲昵和疼爱的成分。也正因为如此,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狗剩儿”也演变成“宝宝”、“贝贝”、“乖乖”、“小妞妞”之类满是疼爱意味的小名儿。而且,不少给孩子取了这样小名儿的父母,在孩子长大后也仍然习惯于用这样的小名儿称呼他们,甚至不分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在外人面前还是在亲属中间这些不同场合,一概以这些甜腻的小名儿呼唤自己的孩子,以致于孩子们为此在外人面前满面羞涩,一副窘态。显然,此时父母用这种甜腻的小名儿称呼孩子们伤害了他们的自尊,有时会成为同伴们取笑他们的笑料,有时会成为同伴们鄙视他们的理由。甚至,父母对于年龄渐长的孩子一直使用这样甜腻的小名儿,还隐含着对孩子成熟程度的不信任、不认可的态度,也使他们觉得不舒服。
我认为,在孩子幼年阶段,取小名儿、叫小名儿都不是大问题,但对小名儿的使用要设一个“有效期”,即只限于幼年阶段。既然是“乳名”、“小名儿”,随着孩子长大到不吃奶了,至少有了相对于父母亲的生存能力和社交活动后(至迟不能晚于学龄期),作为父母就要主动停用孩子的小名儿,而改用称呼他的学名、大名儿。这样做的意义首先是间接地表达了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对孩子社会成熟程度的肯定,同时也避免因在不合适的场合称呼孩子的小名儿,给其带来与同伴交往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称呼孩子的大名,也隐隐传递了同样使用大名的成年人的责任:你和我们一样,在社会上有平等的身份,也要承担起与你个人能力相称的那份责任。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见过很多患者的父母,对已经成年的子女仍然不分场合地使用“甜腻的”小名儿称呼他们。我常听到家长们这样说:“宝宝,你要告诉医生你怎么不舒服啊,听到了吧?”或者,“妞妞,这个医生伯伯可好了,你要告诉伯伯你有什么要求啊,知道吗?”每当此时,我都会提醒这样的父母,学会用大名称呼孩子,以表达对他们人格和社会成员身份的尊重。
与此相似的是,我还看到,那些习惯于在我面前称呼孩子小名儿的父母,对已经长大的孩子做出一些类似抚慰幼儿的行为和动作。例如,一个母亲在看到自己那已近成年、满脸“青春痘”、两鬓和上唇已有毛茸茸胡须的儿子在向医生诉述抑郁体验潸然泪下时,毫无顾忌地站在他身边,把他的头搂在自己胸前。更有很多父母从不顾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自己性别的差异,不分场合地抚摸着孩子的脸颊、头部,仿佛他们还是幼儿一样。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也往往会提醒患者的父母,他们的做法有害无益。因为,这样的行为同样传递了对孩子人格和社会成员身份的不尊重、不信任、不认可。
试问,一个人格不被父母尊重、社会成员身份不被父母认可、行为能力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能够形成良好的自尊、充分的自信和健全的人格吗?如果他们的人格和能力连生他养他、知之甚深、爱之甚切的父母的尊重和信任都得不到,他们还敢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吗?所以,对父母们而言,给予子女们这样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疼爱既无助于增加其社会适应能力,还损害了他们的自尊自信,或许也是使他们罹患精神疾病的心理基础之一。
在此,我只想大声疾呼:为人父母的人们啊,请节制你们对孩子们使用导致过度亲昵关系的小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