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满监视居住的期限是多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3:2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21:28

取保候审到期后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是6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是12个月,监视居住的期限不能超过6个月,而且,并没有明确规定取保候审到期后不能对嫌疑人继续监视居住。

一、取保候审期满监视居住的期限是多久?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是6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人民和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监视居住期间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七条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第七十八条 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的工作没有结束,取保候审到期以后,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再继续对嫌疑人监视居住,可如果6个月监视居住期也到了,案件还没有办理完毕,就应该解除监视居住措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21:30

取保候审到期后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是6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是12个月,监视居住的期限不能超过6个月,而且,并没有明确规定取保候审到期后不能对嫌疑人继续监视居住。

一、取保候审期满监视居住的期限是多久?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是6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人民和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监视居住期间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七条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第七十八条 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的工作没有结束,取保候审到期以后,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再继续对嫌疑人监视居住,可如果6个月监视居住期也到了,案件还没有办理完毕,就应该解除监视居住措施。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