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5分钟前
《晶珠本草》中描述了棱子芹的药用价值。它分为两种类型,上品产于南部和尼泊尔,呈黑色茎,果实为墨绿色,口感类似花椒,常被称为“雅合”或“苟土的次品”。下品则产自,其根状似迷果芹根,叶深裂,花朵与葛缕子相似,但气味有所差异。下品容易与裂叶独活混淆,民间俗称“责巴皂巴”。上品具有雌性特征,而下品为雄性。《形态比喻》中指出,棱子芹为草药之王,生长在阴山上,叶色青绿,茎直立,花朵白黄色,果实细小,常散发出檀香、麝香、冰片的香味,生长环境中的毒物无法侵害它。棱子芹味苦性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治疗热病,对宝石毒、蛋毒、毛毒、梅毒等均有奇效。该植物分为上、下两品,上品为《晶珠本草》汉译本中提到的紫堇属Corydalis DC.的多种植物,但原著指出其果实具有花椒味,这表明其内含有挥发油,不应该是紫堇属植物。根据叶形推测,可能是伞形科植物,有人认为是次苟土,但其原植物仍待考证。若尔盖藏医院介绍,上品藏医并不常用,常用的为下品,即棱子芹的次品。各地使用的主要是棱子芹属植物。《常用中草药》中记载上品使用紫茎棱子芹,下品使用岩川芎。根据附图对照,应为美丽棱子芹Pleurospermum amabile Craib ex W.W.Smith。云南迪庆地区则使用宝兴棱子芹Pleurospermum davidii Franch.和心叶梭子芹Pleurospermum rivulorum(Diels) K.T.Fu et Y.C.Ho。《藏汉大辞典》中将其翻译为中药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但藏医并不使用此药。
棱子芹(学名:Pleurospermum hookeri var. thomsonii)为伞形科棱子芹属的变种。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地,生长于海拔3500米至45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梁草坡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