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李白《清平乐三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7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7 04:22

清平乐三首一般指清平调词三首。

整体赏析:

在这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

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

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

“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根本及不到当前的花容人面。

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

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有人据此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

但这种说法遭到很多学者反对。这些学者认为: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有明显的抑古尊今之意。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

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烦恼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十分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扩展资料: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唐诗合选详解》:梅禹金云;萧(士赞)注谓神女刺明皇之聚麀,飞燕讥贵妃之微贱,亦太白醉中应诏,想不到此,但巫山妖梦、昭阳祸水,微文隐意,风人之旨。

2、创作背景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平调词三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7 04:22

[赏析]
此词为男女离别相思怀人之作。上阕直抒胸臆,表达深情难寄的相思之苦。“红笺”表明对爱情的慎重,“小字”暗示信上倾诉真情的文字多;“说尽”则用其反意。“鸿雁”两句进一步状写相思之苦,表达一腔深情无法向对方传递和表白的惆怅和郁闷。“鸿雁在云鱼在水”,没有信使只是托辞,或许是其它原因。但无论什么原因,结果是确定的,“惆怅此情难寄”。
下阕融情于景,寄情山水。既然相思之情难以用书信表达,那就登高远眺,遥寄深情于山水吧。“斜阳”两句,
第一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第二首: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第三首: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2010-5-27 09:16 回复 轻舞微伤 109位粉丝 2楼李白是唐代诗歌风流人物之表, 他是酒中仙,是诗之魂。他的许多诗词都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绝妙。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唐玄宗曾多次命人到民间去寻找其人, 因为李白喜欢四处游历,所以他们二人一直都无缘相见。直到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由于其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玄宗对李白那可是礼遇有佳。

这样, 李白就有了接近玄宗与杨贵妃的机会。他一口气为美艳倾国的杨玉环写了三首诗.
这第一首诗将杨贵妃的美夸到天上去了,他将花比人,这样超绝人寰的姿容恐怕只有在仙境里才能相见,他将杨妃比作娇艳的牡丹,又似天女下凡。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牡丹更是国之富贵花王,他也寓意杨贵妃是这三千后宫之首,可见此女深受皇帝宠爱。美人活色生香就由这第一首给表现地淋漓尽致。

而这第二首诗倒有些暗讽的意思在其中。虽然也是在赞美杨贵妃如同那艳红的牡丹花,叶满浓露,花凝清香。又描绘了她与君王无比欢爱。借喻楚王与神女一说。可他也引用了汉宫飞燕的例子,可怜后宫佳人花无百日红,争宠背后尽是凄惨余生,不得善终。李白写得大胆, 把帝王之家的情啊爱啊看得非常透彻。素来,从一而终就与帝王无缘。

而第三首就完全在写花又写人, 赏花的同时又赏美人。君王龙颜大悦。李白的诗歌多是以抒情为主, 他的诗读来给人以特别生动的印象,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难怪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流芳百世。传闻李白写诗,杨贵妃亲自为其托砚,高力士为其脱靴,看来不是没有可能。可惜他不是做官的料, 得罪了当权官吏, 只能被贬出宫。一代文豪的晚年还是很凄惨的。以“斜阳”,“遥山”等意象,通过“独倚”,“恰对”相映衬,暗示内心的凄凉孤苦。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