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友会】如果我能穿越回初中

2025-01-11 来源:东饰资讯网

如果我能穿越回初中

2018届(初中) 唐菲雨

简介:唐菲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初中毕业生,高中就读于广州市第六中学,现就读于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也许总觉得会有一些“遗憾”,能够在幻想的世界中给予弥补吧,我一直挺想写一本穿越回初中时期的网文小说。

之所以会“遗憾”,主要是处在一个相隔比较远的时空,回望之前时空的事情发出的感叹——早知道当时怎么怎么样了。其实是处在过去时空的我与处在当前时空的我,各方面尤其是观念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从逻辑上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扩大,因为我们读的书越来越多,见过的人越来越多,知识与阅历也随之增长。这让我意识到——原来还可以这样——现在时空的我用另一种视角去看过去时空的我,自然会觉得遗憾。这也是此文的价值所在。

我的穿越小说不知何时才会动笔,但是肯定会有以下内容。

首先涌上心头的是很多温馨的场景。有学习与成长路上相伴的老师:班主任杨婷婷老师在初三时考试考差后的谈心,数学曾萱老师在自己心情低落时的陪伴与鼓励,英语Iverson老师的“语法意思逻辑”,物理李华润老师的“表面不正经”,化学方贵贤老师的“总是会带着点情绪性的话语”,政治祁军磊老师中气很足的声音,以及体育老师兼当时的级长马风华老师——总是十分正经 (笑)。当然还有打打闹闹、互相学习的同学,尽管已经过了五年的时间,相处的情境依然历历在目,可惜囿于篇幅,不能把45位同学的特点一一写下。同样也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经历:参加管乐团、去日本新泻县游学、发现中大、校运会……可以写的内容实在太多太多。但既然是“穿越”,总要找些遗憾来弥补。

初一新生入学军训(上图左一是唐菲雨)

第一件遗憾是在日语班学习日语的经历。因为我妈选择了日语 (我自己是想选德语的),便阴差阳错地来到了日语班。一开始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兴趣不是很大,所以自己的日语学习甚至连马马虎虎也谈不上,只能说是惨不忍睹。但处在日语班的环境下,总归免不了与日本文化接触,无论是到新泻县的游学,还是班级组织的日本文化体验,都慢慢让我对日语和日本文化产生了兴趣。当然,对日本文化产生极大兴趣是在观看了一些日本动漫后,尤其喜欢京阿尼旗下的动漫,比如《声之形》《轻音少女》《紫罗兰永恒花园》《吹响吧,上低音号!》……而许多动漫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轻音少女》伴我度过大学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强风吹拂》让我重拾了跑步的热情,而《吹响吧,上低音号》则让我重拾起了乐器。是的,你没有看错,是“重拾”,之后会说到。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不是有一段在日语班学习的经历,之后也不太可能接触到这些吧。

▼唐菲雨初中阅读时的圈点批注

▼唐菲雨初中时自己定的小目标

如果我穿越回初中,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日语,不把自己的目光局限在课内的学习和分数上,然后一定要从初中的时候追《吹响吧,上低音号!》。有些内容,看似在当时无用,但是你永远不知道它在未来的什么时候发挥作用。

虽然我选择的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但是我真正想要改变的不是一个事件的走向,而是自己的观念。在上大学之后,我才慢慢意识到学习其实可以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在过去,我说我喜欢学习,是因为学习能够带来很好的结果,并不是说我喜欢学习本身。因此,这种“喜欢”自然也会随着结果的消失而消失,比如说高考成绩不理想时,其实我还难过了好久……总之,在我看来,这种“喜欢”是不那么可靠的,甚至说有转变为“厌学”情绪的可能。我想要改变的观念,是将聚焦于成绩和排名的学习态度,转变为关注学习本身,去学习一切你感兴趣的内容。语文,不妨走近一位诗人词人;英语,不妨学下语言学的理论;数学,不妨了解下微积分;物理,不妨看看量子力学;化学,可以看下热点、常温超导;历史,历史哲学难道不比叙述历史更有意思吗?此外,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文学……学习的天地远比想象的开阔。

初中时期的唐菲雨

初二参加陶艺活动(左一)

和击剑奥运冠军在一起(左一)

校运会接力赛上(前排)

班级秋游

考试下的成绩和排名,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想法——学习是应试的。而这种应试又会导致学习功利性心理的加强。我初一初二都拿过附中的奖学金,我觉得“奖学金”的设立有利有弊。而且,在我看来,利的阴影就是弊,即你享受了它带来的利也就要承受它带来的弊。当你的学习以分数和排名的进步为目标,你就会花很多心思放在提高自己的分数和排名上面——如果这个内容不考,就不学习,而把时间花在要考试的内容上面;然后也会格外关注身边的人——他们在学习吗?他们在进步吗?他们会对自己的排名有威胁吗?诚然,功利性的学习是当前环境下催生的最小阻力路径,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学习可以不那么功利,学习就是为了学习本身,这是因为学习的过程是有趣的,学到知识也有成就感。而学习的目标就相应转变为知识的获得。我是在大学经历了一些事情和教训后才认识到这一点的 (我在高中的时候也算比较“卷”吧,呵呵)。所以,如果让我穿越回初中,我可能就不会那么纠结于分数和排名,多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钻研一些问题。

此外,正如我特别喜欢的一位选手说过的那样:“我必须考虑这会不会是我此生仅有的机会”,尽管中高考完我都尝试捡起日语,但都因为一些其他事情作罢,至于说现在,大概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太大吧。如果学弟学妹们现在是在日语班或者是德语班,就好好“享受”与“珍惜”这样的机会吧。

唐菲雨在浙大

第二件遗憾就是管乐团的经历了。概括我的管乐团经历,甚至不能用“混”字来总结,只能说是“摆”。记得每天下午要求到音乐室练习,因为图书馆刚好在音乐室楼下,所以总会“鬼使神差”地来到图书馆看书,看《模型世界》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但是那些树脂模型是真酷啊)。后来也是以学习为理由退出了管乐团,但是现在的我可后悔了,特别是看了《吹响吧,上低音号!》之后。为什么当初不好好学习管乐啊?如果我穿越回初中,我一定按时下午放学后去练习,然后周末继续练习。但是也怪不了那时的自己吧,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认识到吹奏乐的魅力,再加上比较贪玩 (学习是借口,因为我既要玩,也要学习,所以就牺牲管乐了呗,玩的话就是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而且还有一些其他个人经历,篇幅原因,不赘述了)。除了休闲,我觉得音乐能给人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体验,无论是朋克音乐对沉闷生活的反抗,还是古典音乐给人带来的秩序与宁静,都是典例。

这个遗憾反映的依然是本人观念的转变,而这个观念的转变在我看来是建立丰富的心理结构,去让生活看起来不那么单调枯燥。我想学弟学妹们初中英语作文里肯定会用add colors to our school life或者是make our school life colorful,从根本上来说是怎么回事呢?我举两个人物的例子大家很快就可以理解了。一个是《范进中举》里的范进,另一个是我们熟知的苏轼。《范进中举》最大的问题,当初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都知道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黑暗与腐朽,但我觉得还是可以在范进身上找到一些问题。他不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人,典型的中国文人是“儒道”相结合的,“用舍行藏”其实概括得就很准确,被任用自不必多说,但还留有退的空间。那在这退的空间里做什么,其实看苏轼就可以明白:诗词、书法、厨艺……凡此种种,构成了他丰富的生活。反观范进,幸运的是尚且中举,倘若不中举呢?单一的心理结构崩溃后,剩下的是什么呢?不中举的范进不是范进,但是被贬谪的苏轼还是苏轼。当然,浅显地说,其实就是能够养成一两项终身爱好,自娱自乐也。

就写到这里吧,日语班和管乐团是两件让我颇为“意难平”的事情。但穿越终归是不太可能,一言以蔽之的话,不禁让我想起我在初中时经常听到我身边的人说的一句话“你的生活不只有学习”。当时的自己只想着怎么把自己的分数和排名提高,所以对这样一句话也不甚认同,而且也觉得这句话只是老生常谈,不就是要注重“劳逸结合”嘛。而那时的想法是“逸”是为了更好地“劳”,这样看来,又何尝不是一个小范进呢?当然,学校的成绩是主位的,但我们为此放弃的那些东西也值得审视。

初中毕业典礼(左四是唐菲雨)

祝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万事胜意!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母校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