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10-21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其中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早已为人所熟知。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等人的研究,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问题”。

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也就是说,故而略过不论。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东夷及苗蛮三集团。但对于三集团之间文化演进的先后与对比,二人的认识又有明显差异。徐旭生认为北部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文化要先于南部的苗蛮集团,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异,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到后来的“满天星斗说”的发展历程。

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帝喾)和帝颛顼”,“很多国家和历史人物都被认为是帝俊或帝颂顼的后代”,也被“认为是帝俊所生”,而非中原传统说法所认为的黄帝后裔。该书“从不以黄河中游地区作为天下之‘中’”

(摘编自尹玲玲《“洪水”新解——兼及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学术史梳理》)

材料二:

本文所谓“边缘”,是指人类文化适应上存在边缘效应的地方。边缘效应的说法来自生态学,如森林的边缘存在更加多样的生态空间,也存在类似现象,尤其是在文化发展的转型期,用以考察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相关问题,可以丰富我们考察这些问题的维度。

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的现象,在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于边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以此为基础

边缘地带带来了人类的发展与扩散。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进化成更方便生存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曝晒的面积,更高效地散热。同时,早时为了利用死亡的动物与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当气候潮湿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随着气候的日益干燥,他们又被迫离开。如此反复,于是向北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

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与中心群体较多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不同,生活在边缘地带的是从中心群体中分裂出来的人群,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旧的文化系统往往对发展存在巨大阻力,对于文明化的进程,传统等级不明显的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阻力小的地方更有可能获得突破,此时边缘地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边缘效应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成本的,由于边缘地带容易发生变化甚至战争,迫使物种不得不频繁迁徙,不得不在适应上保持更高的弹性,环境条件的内涵从完全指自然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并重,这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此,边缘的含义也随之扩充

总之,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界已普遍认识到,其中可能存在多样的模式。边缘发展模式是其中的一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舒铁梳理、回顾了关于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认为蒙文通等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B.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没有可观之处,因此可以忽略不论。

C.进入边缘地带的人群广泛利用资源,驯化潜力物种,其谋生方式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

D.热带雨林因气候的变化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人类祖先只好改变体质,否则无法适应环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山海经》对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的记载与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说法不同,这与该书对天下之“中”的认知不同有关。

B.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代替了早期的“中原中心说”,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逐渐发展、由浅入深的。

C.根据“撒哈拉泵”假说可知,撒哈拉地区干旱气候和潮湿气候交替,前者将人类祖先一次又一次地“泵”出了非洲。

D.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生活在“边缘地带”的人群也是如此,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边缘效应收益”观点的一项是 B

A.末次冰期结束之后,海陆边缘作为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为文明化进程提供了舞台。

B.红山文化因环境的制约而崩溃,为更重视狩猎采集的小河沿、哈民等文化所取代。

C.尼古拉斯 斯皮克曼认为,世界上最具权力潜质的场所,就是欧亚大陆边缘地区。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本位于西方边缘的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新的西方中心。

(4)在古史起源问题上,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三位学者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5)荆楚文化是一种与中原文化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请根据材料二谈谈其形成自身特色的原因。

【解答】(1)D.“热带雨林因气候的变化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三段“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可知。

故选:D。

(2)B.“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逐渐发展、由浅入深的”错误,并不代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逐渐发展。

故选:B。

(3)“边缘效应收益”是说边缘地带能够促使人类扩散,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A.由“海陆边缘作为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为文明化进程提供了舞台”可知,符合观点。

B.从选项的表述中看不出“红山”或“小河沿、哈民”处于“边缘”地带,不能支撑材料二关于“边缘效应收益”的观点。

C.由“世界上最具权力潜质的场所,就是欧亚大陆边缘地区”可知,符合观点。

D.由“原本位于西方边缘的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新的西方中心”可知。

故选:B。

(4)同:

由“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早已为人所熟知、傅斯年,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三位学者都认为中国古史起源是多元而非一元的。

异:

由“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由部落到帝国、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广大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尚无足观,傅斯年认为古史起源的重心在北方的河、济,南方无足轻重;

由“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徐旭生认为可分华夏,北部华夏;

由“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而不是先后或优劣”可知、海岱与江汉三个集团,差异较大。

(5)由“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可知,且在当时属于边缘地带,因此会吸收与传承中原地区的道德思想和理性精神;

由“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在农业起源进程中,生活在边缘地带的是从中心群体中分裂出来的人群,荆楚地区属边缘地带,所以它更容易打破主流文化的制约。

答案:

(1)D

(2)B

(3)B

(4)同:三位学者都认为中国古史起源是多元而非一元的。

异:①傅斯年认为古史起源的重心在北方的河、济、淮流域。

②徐旭生认为可分华夏、东夷及苗蛮三个集团、东夷集团的文化领先于南部苗蛮集团的文化。

③蒙文通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个集团,差异较大。

(5)①荆楚地区在文化演进上要晚于中原地区,且在当时属于边缘地带,因此会吸收与传承中原地区的道德思想和理性精神。

②荆楚地区属边缘地带,内部阻力更小,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区委连夜召集附近几个村庄的支部书记和武委会主任开会,布置了配合军队作战的任务。高四海担任了侦察组的组长,组员里面有一个女的

“你要我去干什么呀?”从会场出来,春儿问高四海,“给你们添累赘吗?”

“快到家里打扮一下,我们一块儿去出探,”高四海笑着说

一老一少,在堤坡小屋里打扮好出来,天刚发亮儿,穿着件破夹袄,系着白搭包。春儿举着红缨大鞭,就奔着崔家老坟去。春儿赶着羊在道沟里,老头儿走在道坡沿上

四月初,小麦正扬花儿。早晨野外的风很凉,春儿的身上却是燥热,前边有动静吗?”

“什么也没有,夜里开了会,连路上行人都断绝了!”

“你眼花不眼花?”春儿笑着说,“别叫我和敌人走个碰头儿呀?”

“我眼花你给我去配花镜?”老头儿不高兴地说,“年少别笑白头人!”

到了崔家老坟,老头儿站住说:“我们就在这里安营扎寨,把羊轰上来!”

一丈多高的沟墙,就是山羊也爬不上去,春儿一个个把它们抱起来,拉了上去。羊们抖抖身上的土,就跑到坟坎里去吃草了。

老头儿把春儿拉上来。

这是一片大坟地。临道边,有两个老虎样儿的石兽,半截身子埋进土里,密密的芦草有半人高,一排排高大的杨树,也在“哗哗”地响。春儿摇动着大鞭,把羊们赶到芦草深处去。

高四海把草筐放在道沿上,割起芦草来,不断直起身子

春儿有些着急,一有风吹草动,她就侧着耳朵听。她听见“咚咚”的响声,有一只啄木鸟儿,展开华丽的翅膀。春儿脱了鞋,坐在树杈上瞭望。

“有人来了!”她小声对高四海说,把身子紧贴着树干。

从东边来了一个骑车子的,他在道沟上面,走走站站,又看看后面。

路过坟边,他从车子兜儿里掏出一支手枪来。

高四海还是弯着身子割芦草,整整齐齐地放到筐里去。

“老头儿!”骑车子的人下来走到他跟前说,“你是哪村的?”

“你问我呀?”高四海直起身子来说,“小村庄,五龙堂的

“你不要问!”骑车子的人把手里的枪一扬。

高四海就又弯腰割草。

“你们村里驻着军队没有?”骑车子的人问。

高四海不言一声。

“喂!”骑车子的人喊,“你聋了吗?”

“我不聋。”高四海一边割草一边说,“鸡叫狗咬我全听得见。你不叫我问你,你就也别问我!”

“这老头儿很倔!”骑车子的人把枪又一扬说,“你不怕这个玩意儿!”

“我不怕,”高四海说,“在我们这一带,除非是那些汉奸们,可我看着你又不像!”

“我不像吧?我不像一个汉奸吧?”骑车子的人笑着,把枪放在车兜儿里,把车子靠在石兽上。

“不要靠在那上边,那上边有油。”高四海说。

“可不是!你不说,我还没看见哩,”推车子的人把车子往前推了推,转过身来坐在一铺芦草上说,“你们这里的人,这样一挖道沟,汽车坦克都不好走,都是这么深的沟吗?”

“到处都一样,”高四海说,“咱这里哪有汽车呀?”

“你们没有,日本人有呀!”骑车子的人说,“一边走一边填沟

“他别扭他的吧,用不着替他们发愁。”高四海把烟袋递给骑车子的人说,“谁叫他侵略咱们呀!抽袋烟吧!”

骑车子的人接过烟袋来,低头打火,他没有使惯火镰,坐在屁股底下,说:“来,你是使自来火儿的手!”

“你算猜着了!”骑车子的人说,“我平常抽的是烟卷儿,可是这两天

“一看你就不像咱乡下人!”高四海又说,“你一定生在大地方!”

“唔!”骑车子的人说,“我是保定府人!”

“你是出来给日本人带路的?你一定是个汉奸!”高四海说着站起来。

骑车子的人立起来,就去车子兜儿里抓枪。

高四海把枪一举说:

“在这里呢!”

汉奸扑过来要夺,高四海一闪身子,顺劲儿一推,亲了个嘴儿,沾了满脸油泥。高四海把他的手背过来说:“你先不用回去给日本报信

他把汉奸的裤带解下来,把汉奸的脑袋硬折过去塞到裤裆里,像打蒲包儿一样,推到芦草深处一个狐狸洞口上。

“大爷,你不要活埋我呀!”汉奸在裤裆里说。

“谁家的坟地叫埋汉奸呀?”高四海说,“这叫看瓜园。说实话,你出来干什么?”

“日本人叫我来打探这里有没有八路军,道路儿好走不好走。”汉奸说。

“日本人到了哪里?有多少人马?”高四海问。

“到了新营,”汉奸说,“两辆汽车

“走哪条路?奔哪里来?”高四海问。

“就打算走这条路,奔子午镇来。”汉奸说。

“你在树上猴着吧,我去给你姐夫送个信儿,”高四海望着春儿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高四海让春儿加入了侦察组,但从春儿“给你们添累赘吗”等问话中,可以看出她心里很不情愿做这个工作。

B.高四海从骑车的人“走走站站,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就可以知晓他的身份。

C.为了阻止敌人的进攻,抗战军民挖掘了很深的道沟,敌人要想利用汽车和坦克

D.高四海把汉奸“推到芦草深处一个狐狸洞口上”,是在警告他,如果像狐狸一样狡猾不老实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中初次写到石老虎时,说它“嘴上涂满车油泥”,这一细节给下文相关情节做了铺垫。

B.骑车人路过坟边,“从车子兜儿里掏出一支手枪来”,这一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警觉的心理。

C.高四海说“谁家的坟地叫埋汉奸呀”,这简短的话语中,透露出人民对汉奸的鄙视与仇恨。

D.文章语言清新,用词生动形象,如最后一段中的“猴”字就将春儿的灵活表现得恰到好处。

(3)文本塑造“春儿”的形象,主要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4)孙犁在文章中曾多次称赞抗战军民的智慧,本文中高四海是怎样做到“智擒”汉奸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解答】(1)A.“可以看出她心里很不情愿做这个工作”错误。从下文相关情节来看,而不是“很不情愿”。

B.“就可以知晓他的身份”错误。高四海主要是通过和骑车人打交道,才确定他的汉奸身份的。

D.“是在警告他,如果像狐狸一样狡猾不老实。高四海将汉奸“推到芦草深处一个狐狸洞口上”,但地点与狐狸的“狡猾不老实”无关。

故选:C。

(2)D.“语言清新”错误。本文的语言风格主要是朴素自然,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故选:D。

(3)文中“春儿”是次要人物,其形象的塑造。

由“‘你要我去干什么呀?’从会场出来,‘给你们添累赘吗,“春儿”作为侦察组的一员;在去崔家老坟的路上,春儿的身上却是燥热;到了崔家老坟后,一有风吹草动,看见有人来了“把身子紧贴着树干”,有其生疏,这也就从侧面衬托了文章的主要人物高四海成熟老练。

(4)首先是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由“一老一少,天刚发亮儿,穿着件破夹袄。春儿举着红缨大鞭,高四海化装成放羊,让汉奸难以识别他的真实身份和真正目的;

然后是用语言麻痹敌人。由“‘我不怕,‘在我们这一带、工作人员,除非是那些汉奸们!’”可知,让汉奸感到高兴,因而掉以轻心;

最后是巧取枪支。由“谁叫他侵略咱们呀!”“骑车子的人接过烟袋来,他没有使惯火镰。高四海伸手从他的车子兜儿里把枪摸出来,高四海跟汉奸套近乎,趁他低头打火时,若无其事地坐在自己的屁股底下。

答案:

(1)C

(2)D

(3)①侧面衬托高四海;

②春儿在去崔家老坟的路上身上“燥热”,担心“和敌人走个碰头儿”,看见有人来了就“把身子紧贴着树干”、紧张,这也就从侧面衬托了高四海的老练和稳重。

(4)①隐藏身份。高四海化装成放羊,让汉奸难以识别他的真实身份和真正目的。

②语言麻痹。高四海故意说骑车子的人不像汉奸,因而掉以轻心。

③巧取枪支。高四海跟汉奸套近乎,趁他低头打火时悄悄把车兜儿里的手枪摸了出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李林甫善刺上意,时帝春秋高,听断稍怠,重接对大臣,及得林甫,自是帝深居燕适,沈蛊衽席林甫每奏请必先饷遗左右审伺微旨以固恩信。至馨夫御婢皆所款厚,故天子动静必具得之。性阴密,忍诛杀,初若可亲,既崖阱深阻,必被罪徒;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以王鉷、吉温、罗希奭为爪牙,数兴大狱,号月堂。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之,思所以中伤者。若喜而出,即其家碎矣。子岫为将作监,见权势熏灼,尝从游后园,见辇重者①,跪涕曰:“大人居位久,枳棘满前,一旦祸至,可奈何?”

(节选自《新唐书 李林甫传》)

材料二:

人主当务好要②,而不当务无为。夫无为之言为妙矣,此羲、农、尧、舜得道之事也,而庸君昏主闻其说而乐之。深居奥处,是非过前而不察,奸臣愚弄而不悟存亡,若越人问秦人之疾痛者,曰:“我无为也。”耽乐饮酒,便嬖女色,游荡无度,亦曰:“无为也。”是故莫若好要。吾不治事;吾不吝权,分人以权而观其趋。事成而利则可,事成而害则必治其故,而赏罚行焉。分吾之权而志于公,则任之;盗吾之权而行其私,而用舍分焉。此之谓要。知好要则进乎无为矣。

唐明皇用李林甫十余年,尽失贤者之助,太宗之法度废革略尽,非聚敛奢侈以荡移人主之心意,即罗织刑狱以破灭人之家族也。国门之内绝,而间为神仙鬼神之说以动其心。而明皇恬不为虑,漫不知察,利器去手而不觉,没世不复。凡此者,其始好无为之说者也

(节选自张耒《又读唐书二首》)

【注】①辇重者:运输重物的人。②好要:抓住政务的要领。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林甫每奏A请B必先饷C遗D左右E审伺F微旨G以H固恩信。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刺,刺探、探询,与《屈原列传》“以刺世事”中的“刺”意思相同。

B.徙,贬谪、贬黜,与成语“流离转徙”中的“徙”意思不同。

C.存亡,偏义复词,指灭亡

D.绝,停止,与《劝学》“非能水也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李林甫阴险狠毒,而相温和喜悦,似乎很容易亲近,屡次制造大案,缙绅士大夫都为之战战兢兢。

B.李岫认为父子二人同朝为官而权势熏天,因而深感忧虑。他曾劝说父亲不要贪恋权位,树敌过多,没有办法。

C.昏庸之主深居宫中,闭目塞听,受到奸臣的蒙蔽玩弄而不醒悟,贪图享乐,还自以为这就是无为而治。

D.明君抓住了政务的要领,将权力下放。分权的人如果秉公办事,就受到重用,就会被斥逐。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之,思所以中伤者。

②事成而利则可,事成而害则必治其故,而赏罚行焉。

(5)唐明皇最后为何会“一败涂地”?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解答】(1)句意:李林甫每有上奏请示,一定先贿赂君王身边的人、窥伺君王隐而未露的意旨。“奏请”“饷遗”各是一个词;“左右”作“饷遣”的宾语,其后应该断开,至此语意完整;“固恩信”是“以”的目的。

故选BEG。

(2)A.“意思相同”有误,《屈原列传》中“以刺世事”的“刺”是讥刺的意思。句意:李林甫善于刺探皇帝的心意。

故选A。

(3)B.“李岫认为父子二人同朝为官而权势熏天,因而深感忧虑”错误,见权势熏灼,不是因为父子同朝为官而忧虑。

故选B。

(4)①构:构陷,陷害。译文:每次(他)想要排挤,就住到那里。

②故:原因,缘故,施以,事情做完了有害就要追究其原因。

(5)文中说到“李林甫善刺上意,时帝春秋高,厌绳检,及得林甫。唐明皇宠信奸臣李林甫,不可收拾,尽失贤者之助,贞观之风俗变坏无遗”“而明皇恬不为虑,利器去手而不觉,没世不复”,自以为可以“无为而治”。

答案:

(1)BEG

(2)A

(3)B

(4)①每次(他)想要排挤、陷害大臣,思索用来诬陷别人的方法。

②事情做完了有利就称赞,事情做完了有害就要追究其原因。

(5)①宠信奸臣李林甫,导致国事败坏。②晚年倦于政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忧国①

陆游

恩许还山已六年,誓凭耕稼饯华颠②。

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

议论孰能忘忌讳?人材正要越拘挛。

群公亦采刍荛③否?贞观开元在目前。

【注】①此诗绍熙五年(1194)作于故乡山阴。淳熙十六年(1189)诗人被劾罢官,后多用以指草野之人,此为作者自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诗人回故乡已六年,他发誓要在耕作中度过余年。

B.“冰将释”比喻心无挂碍,犹如冻冰融解毫无沾滞。

C.诗人虽然闲居家乡,但一念及国事便会忧心如焚。

D.诗人为国事而担忧,对国家能否中兴仍心存疑虑。

(2)本诗题为“忧国”,诗人是为国家的哪些事而忧虑?请简要分析。

【解答】(1)D.“对国家能否中兴仍心存疑虑”错误。尾联意为:各位大臣也肯采纳我这普通百姓的意见吗,那么贞观。由此可知,但仍然对国家中兴充满信心。

故选:D。

(2)诗句“议论孰能忘忌讳?人材正要越拘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材培养的期望,在讨论问题时,畅所欲言。

其中,“议论孰能忘忌讳”着眼点在“议论”上,正值太学生张观、葛用中等七十二人,乞斩汤思退、尹穑三奸臣,力诛奸臣。因此,让人们无所忌讳地议论国事。

“人材正要越拘挛”议论重点放在人才任用问题上。“人材衰靡方当虑。”人材的被抑应当引起重视。这是陆游的一惯主张,是有着切身体验的,而且一直是以战略家自许,但生活给予他的只有挫折和打击,所以他对统治者压抑人才更加悲愤和不平,不拘常规任用人才。

答案:

(1)D

(2)①言路不能畅通。诗人希望当权者广开言路,也听取一下普通百姓的意见。

②人才受到束缚。诗人希望朝廷能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思政课上,老师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 君子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 ”教导学生,做人要明白道义,不要唯利是图。

(2)小明暑假到成都旅游,特地去拜谒了武侯祠。他想到诸葛亮赍志以殁、壮志未酬的不幸遭遇,不禁深情地吟出了杜甫《蜀相》中的两句诗:“ 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3)用典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色之一,它能使得语言更为精练,同时也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 塞上长城空自许 , 镜中衰鬓已先斑 ”。

【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重点字:喻)

(2)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字:襟)

(3)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重点字: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森林不仅分布广泛,①_______。比如被称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它们是湿地木本植物群落,由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再如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榕树,接触土壤后形成支柱根,支撑榕树不断向外生长;热带雨林中,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树干、枝丫或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景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但能达到森林定义标准的竹林也是森林。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竹子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

③_______。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调节气候的碳库,还是很多陆地生物栖息的家园。让我们了解森林,守护好地球家园。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给“红树林”下一定义。要求:使用单句,不超过60个字。

【解答】(1)①处,下文列举红树林,说明森林不仅分布广泛,此处是概括性语句,故可填写“而且类型。

②处,后文提到“但能达到森林定义标准的竹林也是森林”以及“作为速生,竹子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但也可被视为森林的一种,可推断出此处应填写“竹子虽然不是树”。

③处,后文强调森林是水库、粮库,说明森林是非常重要资源,此处可填写“森林是陆地生态的重要资源”。

(2)首先确定被定义的对象是“红树林”。

然后找出红树林的属概念:从“它们是湿地木本植物群落”一句提取“湿地木本植物群落”作为属概念。

接着分析材料中关于红树林的描述,提取出关键信息:“生长在热带;“由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具体说明了“红树林”的组成。

最后按照“被定义对象+是+种差+属概念”的格式组织答案,形成一个长单句。

答案:

(1)①而且类型、景观多样

②竹子虽然不是树

③森林是陆地生态的重要资源

(2)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月,它泛爱众生,无一点儿私心它君临人间,宛如一只奇异的巨大的天灯,把清辉普洒。月光就是有这个脾气,无论是①_______,还是蓬牖茅椽,还是江河湖海,不管他是②_______,不管他是古人,抑或今人,千里共婵娟,都在同一个月亮的惠顾之下。它爱人间总是那样执着:“玉户帘中卷不去,还是③_______的深夜,它都默无声息地守护着人们。照遍各式各样楼阁草房,抚摩着安眠的人或有心事睡不着的人,无声无息最使人感动的是,它做这一切的时候,一点儿也不顾及自己有好处人们知道:它自己并没有光,而是借了太阳的光。人们看见:它把人间万物的影子留在地上,而把自己的倩影藏在水中。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以“池中的青荷”为对象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表达流畅

【解答】(1)第一处,此处的成语意思和“蓬牖茅椽”相对。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第二处,此处的成语意思与“平民百姓”相对。达官贵人: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禄厚、势大的贵族。

第三处,语境强调深夜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万籁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2)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一是“一点儿也不顾及自己有好处”错,不合逻辑,故应改为“是否有好处”、雁过留声的半点念头”语序不当、雁过留声”前。

修改后,正确的表述为:最使人感动的是,一点儿也不顾及自己是否有好处、雁过留声的念头。

(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它”是本体,“宛如”是比喻词。“青荷”和雨伞外形相似,用比喻词“像”“好像”等词连接本喻体。可以这样拟写:池中的清荷像一把把绿色的雨伞,为嬉戏的鱼虾送来了荫凉。

答案:

(1)①琼楼玉宇(高楼大厦)②达官贵人(王侯将相)③万籁俱寂(万籁无声)

(2)最使人感动的是,它做这一切的时候,也没有半点人过留名。

(3)池中的清荷像一把把绿色的雨伞,它们在微风中摇曳。

四、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奥运会的魅力之一,就在于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少运动员在看似没有获胜希望时却峰回路转,意外地赢得了胜利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本题的核心话题是围绕“奥运会上意外获胜”的现象展开思考。审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给出的材料内容,然后结合要求进行逐步分析。

材料解读:

奥运会的魅力在于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

不少运动员在看似没有获胜希望时意外地赢得了胜利。

提问这个现象是否仅仅是一种意外。

审题要点:

1.不确定性:奥运会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其魅力所在,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惊喜和期待。

2.意外获胜:在看似没有希望的情况下,运动员意外获胜的情况并不罕见。这种情况引发了对于“意外”背后原因的思考。

3.深入思考:题目要求对这种现象进行联想与思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参考立意:

1.努力与机遇的结合:意外获胜并非纯粹的运气,而是平时努力的积累与关键时刻机遇的完美结合。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付出的辛勤努力,为他们在比赛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奠定了基础。

2.心态与意志的力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一个运动员的心态和意志力往往能够决定比赛的走向。即使在看似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也可能创造奇迹。

3.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意外获胜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之一。它让观众感受到比赛的紧张刺激,也让运动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苦涩。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每一场比赛都充满了悬念和期待。

4.背后的付出与准备:每一次意外获胜背后,都隐藏着运动员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以及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这些不被看见的努力,正是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的关键。

5.偶然中的必然:虽然从表面上看,意外获胜似乎是一种偶然现象,但实际上,每一次偶然背后都隐藏着必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实力、准备情况、比赛策略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意外获胜的基础。

显示全文